|
原标题:上海这处非遗打卡点,传统年味满满,元宵花灯马上就来!
Y7 n) L3 i$ q) b! i
& S' U4 [7 F# I, v 癸卯兔年新春,长宁区非遗保护中心准备了一年一度的民俗文化“大餐”,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游园打卡,感受非遗年味。
) m) k3 r$ |2 |0 Y- v% N5 V 4 p/ c# L1 c* u; y. ?4 r- M2 D1 l
/ W1 A5 m+ Z# H2 M, _ 春节前夕,位于北渔路上的长宁非遗保护中心已经装饰一新。其中,非遗广场上的巨幅春联、大红灯笼以及南楼大厅的“全家福打卡点”,在节日期间引来不少市民合影留念。中心南二楼的博乐展堂里,“蹦跶蹦跶 兔子来了!”第十四届国际少儿生肖绘画作品展正火热展出。作品来自长宁对口帮扶县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以及上海虹桥国际外籍人员子女学校HQIS的小朋友,孩子们想象力丰富的作品,让观众在参观时仿佛掉进了五彩斑斓的“兔子洞”中。# i- t+ R, O y( R
北渔路民俗文化街上,“非遗快闪”小橱窗里也藏着大惊喜。长宁区非遗传承人李亚非的《红楼梦》主题叶雕作品正在展出,一片片梧桐叶都是一个个文化“大观园”。1 h- ?6 O5 @( T
5 k m3 L* l; [# s H$ k7 c8 O9 H! r# P
长宁非遗保护中心多年来坚持在正月初一开展民俗表演、行花街,让新的一年在热热闹闹的锣鼓声中开场。今年也不例外,大年初一下午,一年一度的“开门迎福”民俗表演在中心广场鸣锣开演,舞龙舞狮、大头娃娃、花伞、福禄寿等民俗节目轮番上场。按照春节传统习俗,初一早晨要“开门纳吉”,在爆竹声声中辞旧迎新。表演结束后,长宁非遗保护中心还准备了九字游戏等传统民俗活动,吸引市民踊跃参与。
4 b% |. ^* _) n% k* O- p% U7 o& X
+ A$ _5 S& b7 w$ N" } + o4 j) `0 X2 ?" W# P: ]
大年初五“迎财神”,每年正月初五,长宁非遗保护中心的民俗行街表演队都会来到长宁各大商圈演出,带领非遗文化走出场馆,让更多市民体验民宿年味。在长宁Art Park大融城,民俗行街队伍在广场上边走边演,来往市民游客共同沉浸在热闹的过年氛围中。不少参与此次行街表演的都是市民志愿者,经长宁非遗中心的精心培训,他们也成为了行街队伍里的“新鲜血液”。7 H, C7 Y& Q: M* M& A! v z9 h
* V! x2 v$ M" G% S
. [' Y( a- J+ g4 Y
8 x7 i+ O$ T; ~7 s( ~. }
从初三到初六,长宁非遗保护中心还精心准备了各类亲子手作体验项目,大家除了“逛吃”之外,还可亲自体验手作花环、剪纸装饰、新年插花、植物扎染等创意手作,增添与春节有关的温暖记忆。其中,大年初三举办的“新年花环手作”活动,是长宁非遗保护中心专门为外来务工人员设立的非遗体验专场,邀请工作者们携儿带女,与家人一起共度美好的春节时光。' b5 [, g l3 F6 e
记者了解到,自去年腊八节起,长宁非遗保护中心就开始策划今年的系列迎新非遗活动,各种民俗游园项目将一直持续至元宵节。其中最不容错过的当属2月3日(年初十三)晚的上灯仪式,缓缓上升的花灯将承载市民们的美好愿望,以非遗文化力量迎接新的一年。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