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寰 设计- O6 i: d- F; d2 z) [ E
6 d$ @9 a8 r( Y& N2 N' O一年一版,不断升级,上海的营商环境政策文件发布6.0版。4 c" V5 }/ k N. }: Q3 I; a
1月28日,兔年首个工作日,上海推出新一轮行动方案,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这已是上海连续第六年在岁末年初就优化营商环境进行部署,足见恒心与决心。4 F6 n! F4 g& X* c
开局即决战,起跑即冲刺。
1 i' D% B% B' H. B6 g2 M8 `也是在开工首日,上海召开2023年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市委书记陈吉宁为上海优化营商环境“划重点”。
) w, s+ P% U; A2 j4 T* z他强调,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优化营商环境对于开好局、起好步意义重大。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市场化作为鲜明主线,把法治化作为基础保障,把国际化作为重要标准,扎实抓好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的落地落实,更好引导社会预期,大力提振发展信心,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p$ V3 |6 m4 v. ?" \" N5 p2 R如一" ~, o5 P! H9 }) s0 k
六年,六个版本。4 F0 C1 S# q; f3 a9 j, ^$ M. n) ]9 ~+ [
政策文本的不断升级迭代,背后是对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多年如一日的追求。7 U! k8 W* ^7 Y& W
1月15日,上海两会闭幕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提问上海吸引外资有什么“密码”?上海市市长龚正回答,如果说有“密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就是造就好环境的重要因素。9 @5 l9 m v, p5 o/ N4 C X
过去五年,上海就五版行动方案,围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提出了756项举措。
7 }% l1 f# F+ |! e* h其中,包括遵循市场规律,持续完善要素市场配置体制机制;出台全国首部外商投资法规,实施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持续加强外商企业和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率先实施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还陆续出台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重大举措,加快构建与国际规则相衔接的经济贸易制度体系。8 B2 k* B: s- _. J& Q- o
改革带来了成效。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中国的排名从2018年的全球第78位提升到了2020年的第31位。在该评测中,上海、北京为样本城市,其中上海权重占55%。
3 n- y. [! n& |0 ?8 j) m5 n) ?1 `市场,是营商环境的主体,更是营商环境最直接的体验者,过去五年上海累计新设各类市场主体225.1万户,比上个五年增长52.7%,足见其吸引力与活力。
- M! C/ K% v6 ^2 W) P减一
' p+ w: L+ d5 N; ^& c营商环境,落到最小的市场主体而言,或许最简单也最直观。少走几步路,少盖几个章,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才是实实在在的便利。/ e9 e0 `5 k, I' F2 g" b0 @
“一网通办”、“一业一证”、“一照多址”、“一件事”……上海始终走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前沿。
+ k) O- y% ]( E3 q$ H在上海实行“一业一证”改革后,5张许可证合并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企业只需要一套材料、一次申请。办理时间从原来的38个工作日减少到5个工作日。3 |7 e$ I) u8 y+ x& x
一网通办更是上海的金字招牌,数据显示,到今年初,“一网通办”总门户已累计接入近3600个服务事项,累计办件2.97亿件,网办率达84%,真正实现了群众少跑路,数据多跑路。
6 o: l) g3 [. Q4 H这一道道“减法”,不仅停留在市级层面,更是各区乃至于各个街道优化营商环境的共识。2 Y1 B/ J2 a" s: K# z7 c L
在上海松江,通过工业用地节余土地分割转让新政,创新“拿地即开工”机制,正泰智电港新项目从完成土地摘牌到拿到桩基施工许可证,只用了6个小时。+ v0 L. T& ~7 j8 ^% k1 X3 [
去年3月,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上海的发展按下了“暂停键”。为此,奉贤区委召开专题座谈会,研究推动疫情常态化下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在“云端”集成组合,创新推出“线上审批是常态、线下审批是例外”的“四个一”云审批工程。' S$ b* i- y! x7 u% M( Q9 F; X
通过“云审批”,奉贤区为欧莱雅量身定制国外法人电子签章先行受理方案,仅用半天时间就实现“云出照”,成功注册外资企业落户。
- c7 n+ |6 s5 q" h- j$ @8 z争一5 U2 F+ X4 d( P2 h8 U/ e( C* e
2023年是上海推进营商环境建设的第6年,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 Y) c0 x; s+ Z; ^" |& v7 G$ [" N8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S+ o) u* j1 `" a1 x1 U
国际上,世界银行正式启动新评估体系,评估范围更大、覆盖面更广、要求更高、难度更大。1 [, P) P/ c/ s. V k
在此前5版优化营商环境方案的基础上,上海在兔年开工首日正式发布《上海市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持续发力打造贸易投资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政府服务最规范、法治体系最完善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旨在将上海建设成为国内营商环境标杆城市,进一步提升上海营商环境国际影响力。
9 u0 {; m8 G. E% F2 S$ n, F6.0版行动方案保持延续性,与前5个版本相衔接,在任务安排上既做好指标领域改革深化,也做好营商环境整体提升。坚持市场主体获得感评价标准不变,践行“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服务理念不变。$ @ @9 G- l, z9 C
6.0版行动方案也在发力创新性,注重发挥好浦东、临港新片区、张江、虹桥、一体化示范区等重点区域先行先试作用,加强营商环境制度创新,进一步提升上海营商环境的影响力。
9 R& o* k) ?% ^! \2 ~% n- l6.0版行动方案同时突出集成性、巩固实效性,切实落实好综合竣工验收、区域评估、代办服务、免申即享、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高效监管一件事、轻微违法免罚等市场主体感受直接的改革举措,持续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
$ \) w c5 o) w* }在临港新片区,上海将打造营商环境制度创新高地:探索包括外商准入准营承诺即入制;深入开展“一业一证”+“证照联办”改革;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咨询服务试点;深化“窗口事务官”模式,新增一批“一网通办”创新应用场景;实施跨境人民币结算和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优质企业凭收付款指令即可完成跨境贸易和投融资结算等。, y# Y" i8 d k& t2 k0 U! g
依托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合力,上海此次发布的6.0方案提出要打造长三角高水平营商环境:更大范围推进跨省通办;统一示范区税务行政处罚标准,实现“一把标尺”规范执法;完善E企融·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信易贷服务平台功能;推进长三角区域行政许可事项同源、统一规范;强化长三角监管执法、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保护等领域合作共建等等。5 l# S& Q+ u/ Q2 C' E3 O
也就在1月28日,上海市召开2023年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市委书记陈吉宁为上海优化营商环境“划重点”。
1 x% @! n" {4 b0 `3 O6 k k“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境”,陈吉宁强调,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加强组织实施、形成工作合力,经常性换位思考,想企业所想、急群众所急,做到服务更热情、更周到、更贴心。
( i( e! B; b! v, `/ N. \7 z一个面向全球城市竞争的新版本已至,上海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在迭代更新中,站上了世界比拼的舞台,始终在进行时中大步迈进。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