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 K+ E" x0 `% m! h4 v/ V: g5 Y* T 别人没技术的时候降成本,别人有技术的时候降售价,这是特斯拉简单却有效的生存之道。
& X" d p9 L1 w# W# d 文丨智驾网 王硕奇
" z& T: q" a' u3 q 编辑 | 满江冰
/ a* l1 j; U* R: @& e 100美元的特斯拉股票或许不会再有了,如果马斯克不再拆股的话。2 D8 P, M- Z. F8 D
在短短一个月内,特斯拉每股股价从100美元附近实现了接近翻倍,市值暴涨2403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634万亿元。5 O1 R; K7 w# W _: E0 w+ t7 _% w/ H
情绪的反转来的如此突然,这其中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特斯拉全球逆势降价带来的销量暴增。1 ?; h; O7 P. z6 |1 ~2 k8 |3 W9 l
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特斯拉未来还有继续降价的巨大间。! e9 X- E; ] E( B; t* }- G
) v4 k. n! p4 M+ Z3 [2 y, w
特斯拉为什么能把成本做到这样低?它的降价空间还多大?6 ^8 w! h* E- X1 A) _: P
01.# L5 `$ T5 J* N# p
特斯拉单车毛利率25.9%,仍有巨大降价空间
+ F. P8 ?2 i8 F( w! G5 L5 R9 } G6 N. d 在两天前(2023年1月26日),特斯拉刚刚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中给出了相对完整的答案。
" n2 E+ s7 ]# P! l$ x' g 在这份财报中,特斯拉对于自己去年的表现可以说还是相当满意。- A! l% B5 u7 D" n3 U
特斯拉表示:“2022年第四季度是打破纪录的一个季度,2022年也是创造纪录的一年”,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更是在电话会议上提到,2022年对特斯拉来说在各个层面上都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年。
: ?& y! P; N& v% }5 v' e2 U 0 n# d6 x# d$ e& j3 J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特斯拉实现16.8%的营业利润率,净利润翻番增长,131万辆的全新交付纪录更是在电动汽车领域无出其右。# h) c' l, P2 J* O$ [4 b, _
2022年第四季度是特斯拉连续盈利的第14个季度,实现了有史以来单季度最高收益、最高运营收入和最高的净利润。: k2 T: X% [; ~( B
数据来看,2022年全年,特斯拉总收入达815亿美元,同比增长51%;营业利润为137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为16.8%;净利润同比翻了一倍多,达到126亿美元;毛利率达到了25.9%。
" H4 I z2 }& W5 m0 b! G* O9 A 这也意味着特斯拉仍然有较大的降价空间来换取销量的提升。
3 T/ h+ e- p/ e: j 要知道去年一整年,整个行业都面临原材料、商品、物流、质保成本增加;而特斯拉自身也面临4680电池生产成本提高、两座新超级工厂产能爬坡等挑战,但特斯拉一方面实现了电动车交付量的大幅提升(距其年初设定的目标稍有不足,并丢掉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之座,但仍保持了纯电动汽车全球销量第一),一方面实现了新能源行业无人可及的营业利润率,在得势不得利的电动汽车市场中一枝独秀。* y" _+ f# P6 q5 ]$ }3 [2 S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国市场的蔚小理,销量没有完成年初设定的KPI,毛利率一直在低位徘徊,卖一辆亏一辆的状态还在持续,同时在资本市场表现同样欠佳,好在三家的现金流保持在400-500亿元左右。. {4 j0 z( U7 F1 H8 h3 b# [/ e- B
单就单车毛利率和营业利润来看,蔚小理三家2022财报尚未公布,我们选取这三家2022年三季报数据:小鹏毛利润率为12.2%,蔚来13.6%,理想最高18.9%;2022年前三季经营亏损蔚来89亿元、小鹏62亿元、理想35亿元。: B8 G% i- e4 Q! v& I& e
: i) t; h/ X) }4 O 为什么如此大热的电动汽车市场只有特斯拉赚钱赚得如此豪横?
" P- I( l; L; a8 j) a0 X 除了销量攀升带来的规模效应,更重要的是特斯拉的技术优势和在制造环节的创新。# _. o j$ R) q. ?7 }
特斯拉在技术研发和整车制造等创新方面一直不吝投入,单车研发费用约为行业平均水平的3倍。
; ~1 b0 v4 H2 Q5 z' J 研发投入的回报更是直接反映在了制造和运营成本的降低上,在特斯拉以创新制造工艺实现降本增效的带动下,2023年1月,特斯拉全新车型在中国大陆迎来历史新低价格。
' P! a* S7 ]5 e6 H# k 此外,特斯拉FSD在第四季度带来了3.24亿美元的收入,这代表着特斯拉在软件定义智能汽车商业模式方面取得了成功。; @& M9 ~8 V* R7 o8 F8 e+ n: O V
4 U- Z, l8 M- P( \
在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中,特斯拉表示,FSD Beta已部署到北美(美国和加拿大)约40万辆汽车上,而在此前的2022年9月底,特斯拉曾表示已在16万辆汽车上部署了FSD Beta,这意味着在三个月时间里,这一技术参与者增加了150%。. j1 k |! U- N! k4 I( a9 E
! I( x8 Y% u: K" k6 m8 U% ]' R 另外,有消息称将在今年3月1日举行的特斯拉投资者日活动上,马斯克或公布下一代车型平台的最新消息。
" I7 @' T- X0 g 此前在2022年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曾表示,下一代车型的尺寸将小于目前在售的Model 3/Model Y,而成本将会是现有平台的一半。
; h% m! ~" t9 }2 Y7 R2 h, W* ~
: w4 A/ q' C% g. T, `' | 3 i; k/ s& l" f d
▲国外媒体预计特斯拉将推出的经济型电动汽车和新车型5 `$ v# }3 @7 \/ g$ E# u
这意味着特斯拉有望推出10万元级别的电动汽车。1 _/ q% s/ u M" k1 m# Q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特斯拉单车利润高的结论并不是针对其电动汽车竞争对手,而是放在整个汽车产业都已是站在金字塔尖的存在。
7 K/ ^5 T. K& O- T- {- I 日本著名财经媒体日经新闻曾在去年11月份发布报道称,特斯拉单车利润已是世界销量第一的丰田汽车的8倍。 A" e' J7 h2 c3 i- \- C0 A7 P6 ?
3 [: ^& L0 {$ w. _& T 日经新闻对比了2022年7~9月的丰田与特斯拉的财报数据,丰田的合并净利润为4342亿日元,而特斯拉则达到了4542亿日元,按季度计算,特斯拉在金额上首次反超丰田。而丰田在销量上接近特斯拉的8倍。而特斯拉每辆车的净利润则是丰田的8倍。; L6 S& v+ j H
这样的对比虽然不太严谨,但特斯拉单车利润反超丰田已是事实。
8 ~: E8 d, X, w5 j! y8 {# o 但对于电动汽车行业而言,特斯拉依然有不小的降价空间。6 U- m8 i! M% G( h" [$ E) I2 @$ b
02.1 S. E) u$ V# M8 x* z! ] l. a- l1 }
特斯拉的成本杀手锏:4680
4 H) q2 s' S" A1 N! B9 r7 h
y; F- t2 C P& `; x+ ]9 B* O 近日,特斯拉在社交平台表示:4680大型圆柱电池的量产,取得了重大突破,上周加州弗里蒙特工厂生产了86.8万颗大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电芯,能够支持1000辆Model Y装车,接下来可能会迎来批量化生产装机。+ I7 Y) m, M+ u$ G/ q1 k0 }
4680电池有何特别之处?这种电池相比上一代的2170电池,能量密度提升了5倍,续航里程提升了16%,输出功率提升了6倍,但成本降低了14%。2 F9 q1 |' j2 C3 @5 }& W0 X
而根据去年三季度马斯克的说法,特斯拉汽车使用4680电池后,再结合材料与车辆设计的改进,生产成本最高可降低54%。
9 Y2 u2 `7 F! @" n; l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自身研发和生产的4680大圆柱锂离子电池在新的一年有望进入量产的快车道。9 p7 p0 W' Z0 w! `! X! Q1 M
一方面,特斯拉希望通过4680大圆柱电池的新技术,让电动汽车电池储存更多能量、续航时间更长、价格更便宜,并最终在包括电动卡车、电动跑车在内的特斯拉全系列电动汽车产品中使用。1 {" d2 Q' G( j( H
另一方面,特斯拉还希望通过使用磷酸铁锂材料,从而将4680大圆柱电池应用于市场前景广阔,未来有望超过汽车生产”的储能领域。
3 f: u" q' Z9 J! \; o& N 而为了将最终生产成本降低一半,特斯拉在每一个生产流程之中都加快了效率,而超级工厂是重中之重。3 o0 @: H& E2 @, Y8 T2 @% ]5 e
03.
2 @, Y9 n3 Y1 }3 j0 B 不得不说的超级工厂
" B: g* a, _( a1 a. R+ q 纵观特斯拉的降价历史,除了技术上的革新之外,降低成本主要依靠产业链和生产技术的成熟。! \5 u7 s: f; q* u( n1 \
9 m6 J4 {( X O
特斯拉在2017年生产每辆汽车的成本为84,000美元(约合人民58万元)。最近几个季度,这一数字已降至每辆汽车36,000美元(约合人民币25万元)。
# W% Y4 `5 d* Z$ {7 d 4 x( s8 M! [0 O9 ^9 d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相关成本的下降并非单纯因为电池成本降低,它们是特斯拉通过改进汽车设计,使制造尽可能简单的结果。9 Z: k' \/ U- Q6 I3 C) `' ^1 k
现在为大众所知的一体化压铸技术即是其中之一。. J+ t7 r/ _8 j! N# e! D
在推出Model Y时,特斯拉开始使用巨型铸件,这大大减少了生产一辆汽车所需的零部件数量。特斯拉对大型铸件的使用引发了业内的高度关注,沃尔沃等汽车制造商也暗示他们打算在不久的将来采用类似的策略。
& Y' |" K) n0 @8 R/ a
/ B; ~8 I( ?2 C: [/ p1 ` 另一方面,特斯拉的新工厂,如上海超级工厂、柏林超级工厂和德克萨斯超级工厂,都是专门为优化全电动汽车的生产而建造的。
1 W* @8 e9 `5 v+ i 近期上海超级工厂超过弗里蒙特工厂证明了特斯拉采用专业的电动汽车工厂理念是超前的。) p. c+ H) h, w8 \( L; f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即是特斯拉在中国本土的供应链正高度成熟。5 A" E, x) j* X* B! v! c
去年上海超级工厂第一百万辆整车下线时,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曾表示,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厂供应链本地化率已经超过95%,且上海工厂团队人员99.9%由中国人组成。" U5 u) c4 [: b
特斯拉的电池、整车冲压模具、车身钣件、内饰、电子设备等供应商基本都来自本土品牌,国产特斯拉的电池组由宁德时代、先导智能等提供。热管理系统来自三花智控、银轮股份凌云股份等。
0 {9 Z6 o2 O$ @. s( V6 j& d/ G 总的来说,国产特斯拉的车身主体部分,基本上都来自于本土供应商。
) V+ |4 @) I' q4 d1 ? / `) b" i2 I! ~, P3 g
而回到2019年年底,特斯拉零部件本土采购率仅为40%左右,这意味着在三年的时间内,特斯拉零部件本土采购率提升了50%以上。# n& P7 {( [) r, [, J; k" s
而零部件供应本土化率提高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整车的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
1 p3 }! e7 h3 l5 }% `1 U0 B 上海超级工厂选址极佳,位于长三角地区是国内核心汽车零部件企业密集地。: |; Y9 `2 \$ a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显示,发动机、变速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池控制系统、减速器等关键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中,长三角的企业占比均接近或超过50%。
! @8 o( ]8 }) m) Z9 D) [3 o 这意味着在材料生产成本、材料运输成本以及关税方面的成本,上海超级工厂都会大幅下降。
- q* G! h8 }: g$ v: O 值得一提的是,据马斯克的说法,特斯拉目前共有6个工厂,除去Giga Nevada or Gigafactory 1和Gigafactory 2,剩下的通常被称为四大超级工厂,其中就包括上海超级工厂。
6 q2 i9 k }3 L2 Z, m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特斯拉131万辆的交付数据中,上海超级工厂的交付量为71万辆,占比高达54.2%,意味着上海超级工厂已是当前特斯拉目前最大的生产基地。
% `0 Q7 L1 Q6 M$ s4 @& d' m 有了这些因素,中国成为全世界特斯拉最便宜的市场也就不足为奇了。
; e% X, j0 y9 S 03.
. b+ v3 U r1 ^4 q# R 2023年或许更恐怖 y) [6 r1 Z [& V, F8 C ~
2022年,特斯拉全球总交付量为131万辆,相比2021年增长40%,稳坐纯电动汽车行业第一。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仅Model Y一款车型交付量就已经超过45万辆,相当于“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之和,也几乎追平2021年特斯拉的全车型交付成绩。
" j2 \1 d2 O9 D: F % m- R* |" t! c9 i$ E
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表示:“尽管整体车市可能收缩,但(消费者对)特斯拉的需求仍将保持良好。”他指出,特斯拉电动车的市场需求很强劲,在价格调整后更是如此,订单量在2023年1月达到历史新高,几乎是工厂产能的两倍。这意味着特斯拉需要继续提升产能,以满足高速增长的需求。特斯拉在财报中表示,2023年预计交付量将达到180万辆。
* u$ `" K2 S8 u- x' Z 在这180万辆汽车之中,成本还有大幅降低的空间,更经济、售价更低的车型也将推出,大众、丰田紧张的日子已经到来。9 B5 p, a* w L+ `
/ F o& |" K& P R. P5 d% t5 P ▲2023年1月26日,丰田章男表示将辞去社长一职,取代内山田竹志担任会长,而雷克萨斯及赛车品牌总裁佐藤恒治将接替他出任社长/ k; r. C/ w B4 ~; G/ q" F
丰田章男的突然退位似乎也暗合了这一点。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