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6.18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6|回复: 0

2022年新茶饮卷不动了?又有新赛道悄然起势

[复制链接]

1651

主题

713

回帖

709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098
发表于 2023-1-30 10: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南通
            
; E0 V) P7 h1 m+ ]$ a. _% c            《投资者网》侯书青
8 X+ w- l$ e% C5 t  V" L            茶饮行业在2022年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融资次数还是融资总额,上半年和下半年的表现都呈现出明显的分化。市场总量已经见顶,往年20%的复合增长率也成为了历史,行业的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存量时代。
" \' k6 h8 U8 e; Y% J9 g3 t6 I            2022年过去,企业的生存逻辑也变得清晰起来。采用加盟模式的企业,常常无需多轮融资就可以扩张出数千家门店,行业中门店数量排名前三的企业均为加盟品牌。且在更上游的供应链企业,大多盈利情况良好,今年有不少“奶茶店背后的企业”递交了招股书。9 f0 J7 J; I, l
            在茶饮行业增量见顶的背景下,不少企业正开始着手寻找新品类。蜜雪冰城的幸运咖在低线城市的扩张目前已经初见规模,Manner、Seesaw、M Stand三家精品品牌正在一线城市打得有来有回,果咖赛道上涌现出不少新选手,糖水铺在成都的发展也小有所成。存量时代已经到来,但机遇从未停止酝酿。& F9 v  K5 o; r- ]+ N" d9 ^. g+ d
            资本:兴致缺缺
+ T: g# A* m* @8 f# S            春江水暖鸭先知,行业的冷暖,要看钱的动向。2022年上下半年,资本对茶饮行业的态度差异明显。5 G8 u3 n7 n4 \& }0 a; q% q
            观研的报告显示,2019-2021年,茶饮行业的投资事件数量一直呈上升态势,分别有46、65、99起投资事件。2021年成为行业的“投资大年”,当年7月发生13笔投资,行业披露的投资金额达到40.84亿元。$ y4 e5 x# d1 c% }
            但高峰到此却戛然而止。到了8月,行业发生了11笔投资,披露的投资金额骤降至5.39亿元。截至2022年12月6日,行业投资事件仅41起,甚至低于2019年的水平。! j6 t  }& w, p' w$ u. f
                        
! y: ~' m( L" e/ I* ]            不难发现,2021年6月是一个明显的分水岭,时间上与奈雪的茶赴港上市的时间不谋而合。奈雪的茶用上市之后的业绩、股价表现,喝退了一众想要上市的同行,背后的投资机构也用实际行动,验证了茶饮行业投资的“正确打开方式”。
' `8 S, c/ y& H4 h- N* o            天图投资是奈雪的茶最早的金主,在B1轮融资及之前历次融资中均有现身,陪伴奈雪的茶估值从7亿元升至60亿元,在此之后便及时收手。C轮融资中入场的太盟投资、弘晖资本分别带来1亿美元和500万美元,算上弘晖资本在B2轮中投的500万美元,太盟投资目前的浮亏约为3.8亿港元,弘晖资本预计也浮亏2000万港元。
, r9 p+ D* ?9 d9 @' p            而及时收手的天图投资,却获得了将近4倍的浮盈。  w9 d# L( n# y4 b* Q3 _
            回顾天图投资收手的时间点可以发现,B1轮融资结束后奈雪的茶估值达到60亿元,2018年年末,其门店数量约为349家,单店估值约为1700万元。而在上市之后,奈雪的茶估值逐渐回归理性,经过市场检验的单店估值约在1200万元左右。" [$ S& C3 ^+ K  E( O( [
            天图投资在奈雪的茶单店估值1700万元的时候选择不再跟投,堪称及时。1 a+ @+ x' b" n1 @3 q2 D' H
            另一家经常会被与奈雪相提并论的品牌——喜茶,目前的估值也面临着同样的风险。最新一轮融资结束后喜茶的估值达到600亿元,最新的门店数量接近900家,单店估值仍超过6000万元。- k, N! S8 z8 E% g& i3 _
            结合历史估值可以发现,B+轮和C轮融资时,喜茶的单店估值均在2300万元左右。若喜茶于近期上市,至少B+轮之后入场的机构都很难赚到钱(此前融资的估值未披露)。
) u: R( {: {3 O4 [  H7 w3 M$ D; x            趋势:加盟+供应链9 d) l0 M( m- a9 P+ L
            尽管蜜雪冰城近期传出上市不利的消息,但它靓丽的财报却仍狠狠地伤到了同行们的心。2019-2022年前三个月(下称“报告期”),它的营收分别为25.66亿元、46.8亿元、103.51亿元和24.34亿元。三年时间过去,蜜雪冰城用一个季度赚到了接近三年前一年的营收。
1 {+ x% d2 n4 S: b9 q            招股书中提到蜜雪冰城超过9成的收入都来自加盟商购买的饮品原料,而在报告期内,蜜雪冰城的加盟商数量增长迅猛,历年新增加盟店2998家、6088家、7643家、1772家。与奈雪的茶、喜茶等同行“越扩张越亏损”不同,蜜雪冰城的净利润也随着门店数量的增长水涨船高,分别为4.42亿元、6.31亿元、19.12亿元和3.91亿元。0 j# ^9 r$ J: D
            蜜雪冰城的成绩,与“品牌+供应链”分不开。蜜雪冰城不参与门店日常经营,也不会参与加盟商的利润分配,它只提供原材料和品牌本身。加盟商是否能够盈利不会对蜜雪冰城造成直接影响,但在独家供货协议的限制下,加盟商只能从蜜雪冰城采购原材料,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利润非常稳定。总结下来,蜜雪冰城实际上处于行业的中上游。
  o7 P8 E( \. I; h9 a' n            当下茶饮行业最能赚到钱的位置,也正是中上游。在喜茶等直营品牌在行业下游陷入内卷焦虑、盈利焦虑、估值焦虑而对上市闭口不谈的时候,位于行业中上游的品牌正在加速扩张,甚至不少上游供应链企业已经在交易所门前跃跃欲试了。
: I1 B8 z: `6 G9 I; s* Y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2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底在业的茶饮门店总数约48.6万家,蜜雪冰城以23295家门店数量位居第一。古茗、书亦烧仙草分列二三位,门店数量均超过6000家,且这两家企业历史上分别只进行过2轮和1轮融资。3 e8 ?7 I/ d- C- I+ U: f3 W
            这类品牌位于行业中下游,虽然仍采用加盟制,但在原料制造方面的能力不及蜜雪冰城,主要采购自上游供应链企业,产品价格大多在15元左右,属中游水平。从扩张速度上看,这类企业可能具备一定的造血能力,能在保证盈利的同时扩张规模。
/ v$ G* v( Z& f1 {            创业板上市委2022年8月10日公告,福建南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南王科技”)首发申请过会。南王科技主要产品为环保纸袋和食品包装袋两大类,而喜茶正是其环保纸袋的主要用户之一,蜜雪冰城则是食品包装袋的主要用户。
' h  r$ U* L. R& X$ Y            2022年7月向深交所递交招股书的德馨食品,则主要生产饮品浓浆、风味糖浆和饮品小料,在主要客户名单中,奈雪的茶、蜜雪冰城、七分甜、书亦烧仙草等茶饮品牌赫然在列。
0 A+ ^: D' N0 _8 ^$ v/ k$ r2 |            主要生产原料果汁、速冻水果块的田野股份也在2022年6月交表,2019年之前,茶饮客户只为其带来了4.2%的营收,而到了2020年,奈雪的茶赫然成为其第一大客户,新茶饮客户营收占比升至24.44%,前5大客户中有4个茶饮品牌。
; d8 I  |* e9 v* {, P. p+ q            德馨食品、田野股份2021年的毛利率分别为36.97%、29.16%,与蜜雪冰城31.73%的毛利率相差不多。蜜雪冰城本质上和它们做着类似的上游生意,自然有着相近的毛利率。而奈雪的茶作为直营品牌,下游属性很强,虽然毛利率高达67.4%,但2018到2021年连亏4年,2022年上半年亏损2.54亿元。
5 S( a: Z4 w* U7 X7 g' V+ p            奈雪的茶财报显示,其产品均价约为26元,但其中成本占比超过80%,原材料费用在收入中的占比超过31.69%、人工成本占比34.82%、租金占比15.8%。可以看出,虽然奈雪的产品均价不低,但在成本结构中刚性支出占比仍然不低。8 t$ E* K6 o9 H# H$ R9 V4 R
            目前,喜茶已经于2022年11月宣布开放一线以下城市的加盟业务,这是一个清晰的信号:喜茶也想和蜜雪冰城一样,向中上游发展,以期获得一份稳赚不赔的收入。目前来看,“加盟+供应链”正在成为行业内的“版本答案”,越靠近上游的企业越有可能赚到钱。6 e0 ?, j$ }) B1 F- w
            咖啡、糖水要起势?: s3 A: s/ A+ b: ?+ e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2新茶饮研究报告》还指出,2017-2021年,新茶饮市场总量从422亿元增长至100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一直超过20%。但2022年市场规模为1040亿元,基本与2021年持平。
8 C0 W+ _2 ^" O$ V' t: ^; @0 {0 E            新茶饮的故事,已经讲到1000亿元以上,市场上存在的近50万家门店只会让竞争越发激烈。想要实现更多的增量,市场需要新的增长点。
6 E8 P: E/ {: f5 n7 B# O            2022年,咖啡作为一个单一的品类一直在悄悄积蓄力量。咖门联合美团发布的《2023中国咖啡市场洞察报告》显示,2022年5月,内地共有11.73万家咖啡门店,同比增长14.6%,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5万家。在疫情的影响下,咖啡门店在2022年整体呈现出逆势增长,上海咖啡店数量超过8000家,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区呈超高速增长,成都、长沙、杭州等增量明显。3 P3 k2 I) z" P0 F$ l
            目前国内头部咖啡品牌仍处于主导态势,星巴克中国门店数量在2022年突破6000家,瑞幸咖啡门店数量超过8000家。中小品牌的门店数量大多只有10-100家,正借着大品牌培养出的用户逐步扩张,Manner在2022年春季曾在短时间内在全国范围开出超过200家新店。) r8 t6 Y0 n7 U* f
            2022年咖啡赛道上共有31起融资事件,除了Seesaw、花田萃上等热门项目之外,熊爪咖啡、比星咖啡等品牌也拿到了天使轮融资。此外,智能咖啡机、咖啡餐饮服务商、咖啡网购平台等上下游业态也有所斩获。) M# d, g5 }8 S  c
            下沉市场也成为了咖啡品牌的必争之地。2022年12月,瑞幸咖啡宣布开启新一轮联营合伙人招募计划,将继续向更低线的市场下沉。蜜雪冰城也不甘落后,在茶饮行业夺魁之后,旗下的咖啡品牌幸运咖目前的门店数量已经从2022年初的500多家增至年末的1800家,大多数产品的单价不超过10元。甚至部分城市出现了地域性的平价咖啡品牌。, [1 N6 H; x( ~7 v- s% v( y  ]
            目前,咖啡品类仍处于起势阶段,刚拿到融资的品牌或多或少存在估值虚高的情况。参考2022年3月Tims中国的最新估值可知,一家连锁咖啡店的合理单店估值应该在341万元左右。, e6 w/ P; p1 {+ n$ J! d: s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品类是港式糖水,2021年,新港式糖水品牌简鹿糖水曾获得过一笔近千万元的A轮融资。这一品类在2022年曾一度在广州、南京街头掀起过一阵热潮,到2022年末,“肆季糖水”又在成都火了一把。该品牌采用无人售卖的模式,每家门店仅有8平米左右,只需要一个待在后厨的老板。目前已经开出18家门店,生意好的门店每天最多能卖出超过1000份。/ i) f3 |; L+ d  y5 |
            茶饮之后,谁会是下一个闹海的哪吒?(思维财经出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帖子地址: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9 04:07 , Processed in 0.03941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