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监管总局网站1月31日发布2022年电动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电池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通报。. E+ G6 Q3 J6 O
本次抽查了262家企业生产的295批次电动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电池产品。其中2批次产品涉嫌假冒,已交由企业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处理。共对262家企业生产的295批次产品进行了检验,发现62批次产品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为21.0%。* n; o/ O) c0 d1 s
跟踪抽查方面,跟踪抽查到上次抽查不合格企业24家,有7家企业本次抽查仍不合格,17家企业合格。; h( e7 x6 E! ^0 m7 {( Y2 O
电动自行车抽查不合格率为20.5%。本次在流通领域抽查了13个省(区、市)195家企业生产的195批次产品,其中1批次产品涉嫌假冒,已交由企业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处理。检验的195家企业的195批次产品中,发现40批次产品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为20.5%,较上次抽查下降4.4个百分点。该产品近3年抽查不合格率分别为15.1%、24.9%、20.5%。
& u# i" T4 W* N' G/ p, c/ c2 X A电动自行车产品近3年国家监督抽查情况。7 z( Y& [$ w& O# y9 b/ s
1 N5 I0 v% x6 P! P9 z, u
本次抽查重点对车速限值,制动性能,整车质量,结构,车速提示音,防火性能等10个项目进行了检验。除制动性能项目外,其他项目均出现不合格。经技术机构分析,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生产企业质量控制不严格,出厂检验不到位,存在车速超标准要求、无提示音、少装错装零部件等现象;二是生产企业使用的零部件一致性不好,同一批次产品存在质量差异。0 r7 W, Y# z; C8 G7 c4 b
本次抽查主要涉及产业集聚区天津市、江苏省、广东省的生产企业,分别抽查检验了79批次、56批次、21批次产品,抽查不合格率分别为24.1%、10.7%、28.6%。& c# A# u" ]' E4 B+ e/ a. C" [
电动自行车电池抽查不合格率为22.0%。电动车电池是电动自行车上的动力来源,绝大多数为铅酸蓄电池或锂离子电池。本次在流通领域抽查了17个省(区、市)67家企业生产的100批次产品。其中1批次产品涉嫌假冒,已交由企业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处理。检验的67家企业的100批次产品中,发现22批次产品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为22.0%。2 y& Y9 c- L8 _1 G% J4 \1 e& U! g
本次抽查重点对2hr容量、大电流放电、能量密度、低温容量、快速充电能力、防爆能力、短路、过放电等19个项目进行了检验。铅酸蓄电池产品不合格项目涉及低温容量、2hr容量、大电流放电、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产品不合格项目涉及2hr容量、I2(A)放电、过充电、短路保护、低温放电、壳体阻燃性、放电过流保护。经技术机构分析,产生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产品实际容量达不到标称额定容量;二是关键生产工艺、关键原材料及关键部件质量控制不严格。) [) r$ s$ H- s; I' n
本次抽查主要涉及产业集聚区浙江省、江苏省、广东省的生产企业,分别抽查检验了22批次、11批次、15批次产品,抽查不合格率分别为9.1%、9.1%、73.3%。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