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r. N0 Y8 t: Z! ?
; Q# r0 h2 H. B- U+ K9 A虽然看起来多,只是仔细分辨就能发现,台军无人机水准实在差得太远了 ……- m. y( y* K0 R: W( P
按照台军发布的消息,台军当前已经列装了 " 红雀 2" 微型无人机、" 锐鸢 1" 型中型无人机、" 陆军战术近程无人机 " 和 " 剑翔 " 反辐射攻击无人机四种型号,同时公布研发中的 " 腾云 " 大型无人机、" 锐鸢 2" 型无人机、" 红雀 3" 型无人机与巡飞弹。0 `- T7 s D3 D! @
其中性能最先进、续航能力最强的是 " 腾云 " 大型无人机。台 " 中科院 " 透露,该无人机正进行作战测评,即将量产,至于未来的量产数量则被 " 列入机密 "。' T a; E9 y) @' m3 ]
不过关注台军动向的军迷应该都清楚 " 腾云 " 无人机的崎岖研制道路。该项目早在 2015 年就正式对外公开,主要技术指标与美军早期 " 捕食者 " 无人机看齐,具备长时间昼夜侦察能力。但鉴于 " 中科院 " 有限的研制能力,台军对其实际测试中表现出的性能并不满意。2021 年 9 月,一架 " 腾云 " 无人机在台东训练时因制导系统故障而坠毁,更加深了台军的疑虑。
2 P; c) J% f$ b+ ]( t, j
2 c4 w+ k( w! G/ Z. Q
0 ~: U9 x+ S/ |
2 P0 T7 [/ Z5 H5 U! h1 z
+ [! R9 q: Q3 m: ]) a! X5 i M, Y7 S( d: w) \& k- m
2019 年台军一架 " 腾云 " 无人机坠毁
/ ^8 K p9 F* U! I! ]7 h1 l此后台 " 中科院 " 不再出动该无人机升空测试,而是启动了新一代 " 腾云 " 无人机的研制。台军官员说,新一代 " 腾云 " 无人机使用的发动机与台湾向美国求购的 MQ-9B" 海上卫士 " 无人机是同一型号,可以滞空 24 小时、飞行距离超过 1000 公里,还可改装成武装型等。结果呢?在台湾去年的实际测试中,该机最长续航时间才 10 小时 ……( J! i8 A3 l# M8 K
7 l' F) I0 t1 x" R( c$ y! z6 L# q: F
' ]7 A, g _ r
已经有人嘲讽称,台军 " 腾云 " 无人机还比不上大陆快递公司使用的货运无人机。2017 年顺丰快递宣布引进 " 双尾蝎 " 大型无人机承担空中运输任务,该机载重 1.2 吨,巡航时间 35 小时,航程可达 3000 公里,主要性能皆超过 " 腾云 " 无人机。* {, N4 F& B1 l) |- `
老司机承认," 双尾蝎 " 大型无人机的性能在国际上也都是超一流的,拿它跟台军 " 腾云 " 无人机相比实在有点欺负人了。可再看看台军其他无人机,也都实在摆不上台面 ……4 g% @# _. B( E& [6 ?
6 f8 w2 b- F' o9 B
4 J2 S! R+ U# M6 K
3 v/ h6 w2 z9 r- q( Q
" 锐鸢 " 无人机坠毁是家常便饭. M$ x& D+ f% a! P+ d
例如台军现役最先进的量产无人机是 " 锐鸢 1" 型中型无人机。2010 年台湾陆军以 " 锐鸢项目 " 为名,采购 8 套共 32 架该型无人机。随后因为接收的第一批 4 架全部坠毁,迟至 2013 年才正式服役。由于 " 锐鸢 1" 无人机价格不菲、使用不便、事故频发,被台陆军嫌弃,于 2017 年 9 月全部转给了台海军。据统计,自服役以来,至少 11 架 " 锐鸢 1" 无人机因不同原因坠毁。6 r8 }) Z$ K. r4 d
台军另一种大量装备的无人机是 " 红雀 " 微型无人机。台湾海军陆战队总共只采购了 30 架 " 红雀 " 无人机,结果仅 2017 年就有 3 架坠毁。台军反馈称该机的故障率相当高,而且只能在 300 米以下高度才能侦察拍照,非常容易遭到对手反制,因此实际使用率很低。台湾 " 海巡署 " 原计划采购一批 " 红雀 " 无人机,但测试发现其续航力不足,巡航距离仅及于舰船上人员目视范围内,也无法在稍微恶劣的天气起飞,回收时更必须另派小艇,作业困难,最终因 " 性能不符合要求 " 而放弃采购计划。
& J3 z4 Y- S% U! w6 |; n! N$ W- O/ L" _# q3 d
' t' Z, G2 x$ X( m( R# ]6 d% R! O6 k: z* ~- M4 X, `* O, b: H
传闻在乌克兰参战的台湾民用无人机,主要性能低于国际水平
# A) l0 |& q+ L, i" M( Z或许是受到去年 "800 架台湾无人机在乌克兰参战 " 传闻的启发。这次台军还宣布将采购 3000 架 " 军用商规 " 无人机,也就是按照军用标准制造的商用 / 消费级无人机。或许台军认为这种无人机构造简易,生产没有问题,但台湾《联合报》8 日的评论称,可能事情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容易。0 V! |; H% h8 O5 A* R
. D/ M; H, o# E, a- W7 t
. ]4 F- S4 D8 m+ ^! q# Y3 P4 @
0 W: K1 z+ p8 Z' U, o5 o2 w! K报道举例说,去年大陆民用无人机一度 " 频繁骚扰外岛防区 ",台湾民间厂商认为防御无人机技术不难,因此主动要求承担研制任务。但台军在小金门进行的实际测试中,各家民间厂商搬来自行研发的各种装备,结果无一家系统能通过测试。" 有厂商认为是金门当地海岸地形崎岖,要求择地再次检测,结果在宜兰大福兵试场的测试结果仍然相同 "。据称,台湾民间公司研制的无人机预警系统,对于从海面 30 米高度接近的小型无人机,因海上杂波影响,根本没有任何反应,一直到将威胁目标飞行高度提高到 70 米,才有部分厂商系统能够发现目标。
" _ d6 v. D2 ]* ~3 `% P! f4 Q z2 o% H台媒还提到,尽管 " 中科院 " 生产的军用无人机性能 " 长年来不尽如人意 ",但从软件系统到硬件,好歹都是自行架构研发,厂商都有做 " 背景审视 ",借此排除 " 红色供应链 ";而台湾民用无人机企业要节省经费,大多使用国际通用的开源软件,其中不乏由大陆开发的软件,这算不算 " 红色供应链 "?又要如何排除?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