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浮萍
4 G5 o/ O2 k# n8 B; | “小孩子谈恋爱的糖哪有中年人离婚有意思。”0 @; O. b* W* C
这是豆瓣上的一条热门评论,道出了《再见爱人2》的核心吸引点,在这档聚焦离婚的综艺中,我们看到了爱情的一波三折:宋宁峰用一朵鲜花编织的戒指,第三次向张婉婷求婚。在经历过甜蜜热恋—生育大作战—日常争吵—走向离婚边缘后,这对闪婚夫妻最终通过节目找回初心,选择携手守护纯洁的爱情。( ^+ x2 A8 Q( ~# C3 A9 _
7 w) s$ W+ T0 U; T, v* w 而在同一片天空下,苏诗丁反方向奔向了属于她崭新的未来,卢歌则是留下了羁绊,这一次他们好好地说了场再见,那些温存的、委屈的、不甘的、怨恨的情绪都随风而逝。他们与自己和解、与对方和解,更是与这个世界和解,找到了再出发的勇气与底气。: ~' g: {- T. {; v2 N+ e
- a+ `. ?: I' b, X$ k$ K
还有故事的结尾,艾威和Lisa漫步夕阳之下,闲聊中是生活的细节,犹如波涛汹涌过后平静的海面,满是静谧与温馨。婚姻是一场修行,路上难免颠沛流离,但只要结局是好的,不论是“再,见爱人”,还是“再见,爱人”,都值得我们着迷。
+ v* I6 B3 n' n( t 呈现这样真实的婚姻、真诚的亲密关系和峰回路转的人生,《再见爱人2》给外界提供了一个真实、有趣的观察视角,也推动了节目自身热度的出圈。- M. j! T* y( }5 Y) T
据文娱商业观察不完全统计,《再见爱人2》大结局当天就有11个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整季全网热搜高达750个,节目播出期间连续34天登顶猫眼播放量日冠;以“张婉婷现象”为代表的议题,引发了全网对于亲密关系、个人成长的深度探讨。
# `* D5 ]' i. l( O / l3 t8 v" |% y" u/ f
在节目出圈的背后,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让观众哭着、笑着、思考着追完了这档离婚题材综艺?
& n; Z! X8 F& N) [+ }% j7 Y+ P 贯穿节目始终的真:
! S5 b% T* G( R 坦然面对,重拾勇气
) f- E5 j+ P/ |9 K$ p0 } 行至第二季,这一季在上一季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延续和创新。比如,保留了前两季的固定环节夫妻画像、三十六问等,并且也在此基础上新增了给爱人的最后一封情书等,让嘉宾们的旅程更充实,也让节目内容更加丰富。+ @! p D" m' X: `5 N9 N5 g
但更为重要的是,《再见爱人2》中的真依然是贯穿节目始终的灵魂,是节目好看的“必杀技”。
3 D; h0 x5 n" e 在这一季的节目中,三对嘉宾都曾爆发过不同层面的矛盾,尤其是张婉婷,在节目拍摄过程中,毫不掩饰夫妻双方所面临的问题,将内心的真实想法通过镜头呈现出来,即便在意识到自己的部分言论可能引起PUA、NPD人格等舆论争议,但仍然坦诚表达自己的情绪。对于一档真人秀而言,这是一个极度真诚且勇敢的嘉宾。
# n# T7 {& J" Z: Z: F# U 对于苏诗丁和卢歌这对,真实感则体现在相濡以沫和老死不相往来之间的中间区域:两个可能在一起玩得很开心的人,却不一定适合成为夫妻,尤其是在节目里两人在面对原生家庭所造成的伤害时,因视角差异最终导致了结果不同,真实感油然而生。
& c `% |. J: I" W1 k 2 r' B, S3 M8 O" [4 Q/ t7 ]8 q1 H4 l9 z
再说艾威和Lisa,作为相互陪伴走过多年的夫妻,虽然共同经历过生死,但是在打麻将这种小事面前依旧还是会反复拉扯,而直到旅程过半,当爱人再次因为高原反应而虚弱不堪时,艾威终于意识到内心对于伴侣离世的恐惧,这段堪称“封神”的“天作之合”,并非出自编剧之手,更准确来说是由岁月写出来的真实。' E' d+ L: g' M1 E
$ n4 @9 U( e8 B& ?6 e, m ^
另外,在张婉婷和宋宁峰产生最激烈的矛盾,并由此而不信任节目组时,制作团队直接下场对话,在镜头前把一切摊开来聊,并且愿意在节目录制结束前,不与嘉宾进行任何联系,从某种程度上,尽可能减少嘉宾对于外力的猜测,而是回归内心的探索,让“秀”的部分也得以足够“真”。, n. }6 P. V" a2 j
这样的真实感揭开了婚姻和生活的本来面目,也正是这样的真实,使得节目中三对夫妻代表着更广泛的夫妻相处之道,在他们不同观点和态度的交织汇融中,向观众传递出正向婚姻价值观念。
1 _0 z; j. R$ R4 Z- @ 3点创新
* N1 u' |3 |4 N/ S: o1 { 《再见爱人2》情绪点紧随潮流6 ?. m6 r. Q3 N
如果说第一季《再见爱人》给市场超级黑马的感觉,首开先河聚焦离婚话题填补了国内婚恋交友类的垂类空白,是实打实的题材创新;那么第二季就是站在巨人的肩上起舞,相较于前一季,第二季的三对婚姻关系所面临的问题截然不同,这既是对上季节目的一次补充,也是一次拓展。9 W" b4 M o) {$ U& x; C: x& Y' q
首先是年龄区间的扩张。第二季嘉宾的年龄跨度从30岁到60岁不等,基本上覆盖了新婚、锡婚等多种婚姻状态里的亲密关系。尤其是艾威和Lisa这一对中老年夫妻的加入,让观众能够通过节目更为清晰地看到两性问题在年龄代际上的差异,并且由此而进一步引领观众将目光扩展到中老年人的情感现状问题,婚姻视野进一步被打开。/ A5 \( n3 V% h8 W- A1 p3 U9 K
% s4 P" C$ Y" ], G4 S2 y. J
其次是男性角色的丰满。现实世界里,女性是伟大的,但他们的不易也一直被关注着,家务劳累、育儿艰辛、容颜焦虑、职场困境等话题点经常被公众探讨;《再见爱人2》在关注女性议题的同时,也将视角关注到男性可能在婚姻中所面临的困境。7 e9 D/ Z. u( N- u _; B0 g
执拗的艾威因为“打麻将”的问题,而反复控诉爱人;善良的宋宁峰则像是被抓住了软肋;自卑的卢歌也时常在亲密关系中寻求不到共鸣。这些大胆而又创新的观察点,让这档节目能够更公平、更真实、也更有深度地探讨婚姻中的曲曲折折。
6 n2 u9 N r8 B. V) j- b4 K! h
3 V" N) i1 v. p, A 最后是社会议题的引入。虽然从形式上节目所讨论的是婚姻关系,但是在更深层次所研究的还是两性关系中的个体,并且由此而延伸至更多社会性问题,比如由宋宁峰和张婉婷的关系中探讨出了:成年人的情绪该如何管理、原生家庭的伤害该如何自愈、成长过程中的遗憾又该如何和解等等。
; }' S; b* ]2 X% b- m1 N 正是这些议题的展开,让这档离婚综艺更具观察价值和现实意义,带来更多讨论和思考,引发网友情绪共鸣。
8 O8 w: ]: |; v- `+ v' |$ E 9 r: E3 P& h3 O9 S; f2 C
共建话题场
1 p6 Q/ v; Q0 y2 k 《再见爱人2》是怎么火出圈的?3 X, T- _0 E V! v) q
有继承有创新、有聚焦有扩展、有观察有反思,《再见爱人2》凭借优质的内容多次登顶微博综艺影响力榜、微博综艺话题榜、骨朵热度指数排行榜、云合数据全网舆情榜和VLinkage网络综艺播放指数TOP1,妥妥的开年高热度、高话题度出圈综艺。% B( }0 _; \2 X6 {
( w% S; U/ l& M4 I$ l: t1 Q* }
) |' O* J( u, Z( Q) x y: y7 D
% @! L' y5 I! @9 R
# j3 G3 @! ?1 K" c
" M/ \4 n% u( Z# F4 G
- n- Z5 a$ w) M( E! [5 D 作为一档情感观察类的真人秀节目,《再见爱人2》嘉宾们18天旅行中的自然状态是如何一步步破圈的呢?! }3 Z+ [8 u% q9 o( E3 B7 u
首先是节目做到了场内和场外的联动,为内容发酵提供契机。在这一季的节目中,场内的三对嘉宾当然是绝对主角,但场外与《再见爱人》共同走过两季的催更团,在节目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风格,从不同的立场给予恰如其分的观点和评价,引导节目话题走向也非常重要,在弹幕中,网友直呼这是“最好的真人秀观察室”。" b) a% S4 B$ B* X
! D! v5 E: f6 R5 z. M. A! ]! e
孙怡的“嘴替”、郭采洁的共情、胡彦斌的清醒、千喆的成长、易立竞的犀利以及黄执中和沈奕斐的专业视角等等,有感性也有理性,有代入也有思考,催更团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代观众发言,这些都能够起到穿针引线、活跃话题、引发情绪共鸣的效果。3 F9 y+ T9 h, _( ?' L4 t: \
其次是全民话题场的共建,为内容出圈提供加速度。场内场外的话题讨论只有发酵到更大范围,引发全民级别的探讨才能加速节目的出圈,从微信生态的离婚话题讨论潮,到联合知乎举办圆桌论坛、主题征文、共鸣好问等系列活动;再到小红书站内的长线追综运营频出爆款文;抖音、B站里情感向和人物向二创内容等,协力构建出了《再见爱人2》的全民话题讨论场,加速了《再见爱人2》的内容出圈。' K+ t3 l, C. {/ Z0 W
1 }4 n V2 H% o, B9 K 最后是线上线下共振,为节目IP的长线打造接力。据悉在《再见爱人2》收官之际,节目组联合小红书在线下举办一场主题为“没有人应该成为一座孤岛”的互动展览,在情人节之际应景推出,很好地承接了节目的收官热度,也极大地延续了节目的讨论度,接力式放大了内容IP的生命力。
* X& l1 d9 q0 t$ v / }) B3 w5 i+ m2 G" U* t' o1 l
/ [6 K& H3 p J2 e, J 进入2023年,国内经济和国民情绪都迎来修复反弹时刻,人们更加需要高品质的内容来丰富精神生活,《再见爱人2》出圈的成功不仅满足了用户的娱乐内容消费需求,还形成了一套内容生产、传播、破圈的路径,给内容行业注入了可规模化复制的动力。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