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 年 03 月 04 日 06:21 来源:经济日报 □ 本报记者 贺浪莎 陆 敏' n+ \) N% s1 |2 k
"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5 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把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化解风险挑战摆在突出位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5 `2 b' ]: ~- C' i* j, c2 u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u5 o' j$ A- k5 U& R* f
河北省财政厅日前披露,今年 1 月份,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下达该省用于化解地方中小银行风险的新增专项债务限额 150 亿元,拟一并列入今年省级年初预算,全部转贷市县使用。这是继 2021 年完成 96 亿元专项债发行补充中小银行资本后,河北省再获此项新增额度,进一步提升了相关领域抗风险能力。. a7 ]0 s: n$ H* [; O. P
应对风险挑战,重在精准施策、靶向发力。5 年来,党中央将 "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 置于三大攻坚战之首,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积极实施了一系列务实举措并取得显著成效。7 V5 c; E1 s5 J
宏观杠杆率回到稳定轨道。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来,人民银行坚决管好货币总闸门,遏制了宏观杠杆率的快速上升势头,为后续抗击疫情、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创造了政策空间。尤其是疫情防控形势稳定后,前期应对疫情的支持政策进一步优化,宏观杠杆率回到基本稳定轨道。' g3 c' g7 V4 j+ s" _! B; Z
高风险机构得到果断处置。针对风险程度高、资产负债规模大,严重威胁金融体系稳定的企业集团,有关部门 " 精准拆弹 "。同时,稳妥处置锦州银行、恒丰银行等一批对金融体系有较大风险外溢性的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地方中小法人机构改革化险取得突破,辽沈银行、山西银行、四川银行顺利开业。( ]+ ]1 S( g$ H. q' D! j
金融秩序得到全面清理整顿。通过集中整治互联网金融乱象,P2P 网贷平台已全部退出经营。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气得到有效遏制,中国境内比特币交易量全球占比从 90% 以上迅速下降至 10%。严厉打击 " 无照驾驶 " 等非法金融活动,开展打击非法集资犯罪专项行动,5 年来累计立案查处非法集资案件 2.5 万起。互联网平台企业的金融业务被全部纳入监管,持牌机构与互联网平台公司业务合作持续规范,强化了金融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
" J' q/ L- W- b% o7 f9 K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不断规范。我国不断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尤其是隐性债务的规范管理,相关制度设计日趋完善,开启了 " 开前门、堵后门 " 的地方政府投融资管理新思路。通过坚持遏增量、化存量,强监管、严追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隐性债务风险缓释可控。$ l$ T( a$ ^: Y
一系列工作举措 " 精准拆弹 ",有效防范化解了各类 " 黑天鹅 "" 灰犀牛 " 事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 A/ O4 Z6 z. s# h% W4 m0 t& v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 \( O0 m5 E+ L0 A
2 月 28 日,山西农信社官网发布公告称,决定正式启动在山西省联社基础上改制组建 " 山西农商联合银行 " 工作,表明我国农信社改革再获推进。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是我国金融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银保监会表示,将坚守农信服务 " 三农 " 初心,把提高农信系统整体发展能力作为改革基础,把深化省联社改革与提高农信系统风险防控能力作为重点,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提供坚强金融支撑。
: f3 i$ { t8 \7 [去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遭遇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风险挑战前所未有,经济金融风险也呈现一些新情况新特点。我国加大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坚决支持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持续提升金融管理服务水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极为不易的新成效。0 t N. }# E: l& v4 ^6 Q- Q* t
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加快推进。通过采取建立高风险机构风险处置工作机制、促进中小机构并购重组等一系列举措,提升中小银行抗风险能力。2022 年上半年,34 家中小银行的合并重组获监管批准。同时,农信社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1 F w( A5 v6 e房企融资环境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去年,围绕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主线,以 " 金融 16 条 " 为代表的稳楼市政策不断加码,促进房地产与金融实现良性循环。随着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房地产行业尤其是优质房企融资环境明显改善。
' ^9 r( J$ K8 x/ x3 C我国实施更大规模退税减税政策,考虑到会给地方财政带来一定的减收,给地方债务带来压力,中央财政在正常转移支付保持较高增幅的基础上,安排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转移支付。此外,在对专项债额度的分配上,向财政实力强、债务风险低的省份倾斜,避免了高风险地区进一步累积风险。
# G/ s2 E( h! t+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 " 排雷 ",不是 " 爆雷 "。党中央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及时分析研判了经济金融运行出现的苗头性趋势性变化,积极防住重点领域风险,实现了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均衡。
& w* w* l+ e- }' K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M3 ^# @$ I3 D4 y( d r/ L% r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防范金融风险还须解决许多重大问题。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 2023 年五大任务之一就是 " 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 "。& \( {! C' {- E/ P. w$ r
今年 2 月 24 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向各方面征求意见,旨在构建多层次、多主体、多渠道房地产融资体系,为租赁住房行业、企业和项目提供更为广阔、灵活、精准、专业、成熟的融资选择,为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再加码。0 B% u& l0 y1 B2 }# x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人民银行近期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以防范风险从问题房企向优质房企扩散。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 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稳妥实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改善优质头部房企资产负债状况,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金融服务。( U- `6 |# b8 A- u% }' j; H$ T
今年,我国将稳妥有序推进中小银行风险处置,通过深化改革提升其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方面,将按照 " 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 " 要求,完善常态化监测机制,严堵违法违规举债融资 " 后门 ",加强风险源头管控,硬化预算约束,严格地方建设项目审核,管控新增项目融资 " 闸门 "。 (经济日报记者 贺浪莎 陆 敏)7 j0 k8 P: I( [* J5 V, R0 x
(责任编辑:符仲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