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耕教育领域 30 多年,全国人大代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教师培训中心副主任董彩云最关心的,就是如何振兴乡村教育。
' @/ d( ~: L. J2 p5 G h6 X& G" m ]她曾在村小当过校长,自己就是一名实打实的乡村教师。
8 d/ o( P% D& b7 E, @今年两会前,董彩云花了大量时间走访当地的乡村教师。她发现,临夏地区 80% 以上的老师都愿意接受更多职业培训,80% 以上的老师都愿意留在学校,支持乡村教育、服务乡村建设。4 P5 Y0 N) D$ z2 T7 L
"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乡村教师待遇的提高,原本教师队伍不稳定的现象已经有所改善。" 她说。6 i1 h6 K$ S. q3 v" y
即便如此," 基础教育还是缺人。" 董彩云简明扼要地说。+ [$ h9 x2 n! Z5 T3 F. ?* Z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邹联克也提到,乡村教育要振兴,教师队伍是关键。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从源头上解决乡村人才问题的重要途径。
; w! R" Q% k/ d* P如何提高乡村教师的队伍水平,健全乡村教师的补充、培养、激励机制?
9 g, f) @7 D8 x& x: p全国人大代表、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党总支书记裴红霞以县中为例,建议首先要按照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要求,配齐配足县中教师,建立结构性缺编情况下市域内高中教师统筹调配机制,建立国家部属师范大学每年为县中定向培养免费师范生补充县中教师的机制。- I m9 }2 e4 O# a; ~) N
贵州在这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邹联克以贵州省荔波县为例,该县通过实施 " 强师工程 "" 国培计划 "" 省培计划 ",培养了一大批 " 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 的乡村教师。
4 H8 T/ r" e5 Z/ C" 为了鼓励毕业生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我们持续实施好‘特岗计划’,不断强化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不断加大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持续加大乡村教师激励力度。" 邹联克说。2 y2 U _8 X- b2 r7 j1 u
邹联克介绍,自 2021 年实施 " 优师计划 " 以来,贵州省已招录 " 优师计划 " 师范生 500 余名。全面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逐步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全省 65 个原集中连片贫困县,按照艰苦边远程度,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 300 元、400 元、500 元,惠及 17 万名农村教师。
4 }1 c+ ]2 M$ U; u0 [9 F作为教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教师目前在职称晋升、社会流动等方面存在障碍,这也导致了乡村教师的大量流失。% W# x% e5 |" c% C) u( U9 A O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上海市委副主委、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副院长张文明建议,针对乡村教师的职称评定等,设置一些非定量性指标,为他们提供 " 扎根乡村、扎根教育事业 " 的动力。此外也要建立、健全乡村教师的流动机制,让他们在进行职业规划时不缺乏向前的动力。
! f2 q! G% W5 a8 [8 w: f" 乡村教师的专业素养仍需提升。" 董彩云今年的建议就是针对乡村教师的培训问题。
& V. Q9 }4 u# r. H( i# b3 Q在邹联克看来," 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要依靠师范院校的职前培养,还需注重职后培训,建立完善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模式。" 他提议,推进职前师范类专业建设与基础教育需要一体化、教师资格审查与教书育人成效一体化、教师培训与现实教育教学需求一体化、教师培养项目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体化、教师流动与师资调配一体化。
# Q A6 _/ z U4 U裴红霞还是以县中为例,建议加大县中教师培训力度,特别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和高考综合改革等内容的培训,不断提高县中教师素质。% g9 y; \ Y6 B& [8 B
作为华东师范大学的教授,张文明专门提到,目前,基础教育数字化可以应用在对乡村教师的培养上," 培养老师而不是学生 ",比如在教育资源的共享上,提供 " 备课共享 "" 教研共享 "。- S7 l: j4 Q) u, B3 u0 `: K
张文明介绍,根据教育部去年启动的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全国师范院校以 "1+M+N" 的方式组团,由 10 所部属师范院校(1)牵头,省属师范院校(M)作为参与帮扶高校,共同对薄弱师范院校(N)进行帮扶,促进师范教育整体提升。目前,全国共有 72 所师范院校参与了计划。
% r- e! g6 v3 @! Y$ g! ?" 让教师培养教师,从而解决乡村教师的培养这个最核心的问题。" 张文明说。
1 l. h* [; ?1 z# P5 i' r董彩云一直在思考如何建立对师范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的引导机制问题。她建议,增加师范生的招录人数,加大对师范生的招录力度,同时也要对师范生加强管理,培养其良好的敬业精神,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 " 四有 " 好老师。此外,对师范毕业生,政府也要做好就业引导工作。3 x- a" }6 B: s ?* f; D
张文明对未来有信心。他告诉中青报 · 中青网记者,当前,国家以乡村振兴为切入点,大力加强乡村教师的培养,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学校基础设施,逐步建立了城乡均衡的教育体系。乡村教育资源的积累,必将培养出更多的人才。4 q" `- [( Q- }+ u: G
中青报 · 中青网记者 张渺 叶雨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