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6.18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64|回复: 0

南京大学团队推翻美国室温超导研究

[复制链接]

1651

主题

713

回帖

709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098
发表于 2023-3-20 14: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核心提示, f2 E1 v. l5 y0 v. d
1.Dias 团队将氢化镥中的部分氢换成氮,并宣称在 1GPa、20 摄氏度的最高转变温度下测量到了超导7 S$ f9 M2 z" z2 ~% n
2. 有关专家认为 Dias 实验存疑,包括合成样品结构不清楚、氢的含量太低。一般而言,超导材料中氢含量越高,其超导转变温度越高: P4 U2 l4 s- ^/ i1 S8 }
3. 南大团队发现,在 6 万个大气压以下的不同压力中,低至 10K 都没有超导发生
6 e) w5 D! h3 L4. 南大团队表示,Dias 的制备样品方案不可行,所以以新的方式进行合成并得到了镥氮氢材料
% M8 z) u/ ^$ z6 s3 v" T5. 除了闻海虎团队的论文外,近期还有数篇有关氢镥材料的类似研究发表
+ H( n# e$ o9 w5 W0 j" 这个结论肯定是推翻了,毋庸置疑的。" 南京大学超导物理和材料研究中心主任闻海虎对《中国科学报》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语气足够坚决。
! X2 `5 C7 `" O2 E. c
6 T( C1 z% H8 E" @, N# v5 @0 S# M( k/ [
; C# W1 p, T* |+ d+ w0 H3 m; ~
闻海虎 图源:南京大学& q: K; K8 Q" ?' k/ I* B* G( F9 _
" 这个结论 ",指的就是当下大火的美国罗切斯特大学 Ranga Dias 团队的室温超导研究。他们宣称自己研发的一种镥氮氢材料在近 1 万个大气压(1GPa)下实现了室温超导。, n3 ~5 y( d& L& b6 n, t0 `
3 月 15 日,闻海虎团队在预印本网站 arXiv 提交了一篇包括 9 名作者、长达 16 页的研究论文,直截了当否定了 Dias 的研究结论。论文结论称:" 我们的实验清楚地表明,从环境压力到 6.3GPa,温度低至 10K(约 -263 摄氏度),镥氮氢材料 LuH2±xNy 中不存在超导性。"
3 O; X9 b# P) u这距离 Dias 的研究发布只有 8 天,如果实锤,Dias 将会再次被打脸。0 {8 @9 t4 D0 t  N- M4 j
复刻 Dias 实验7 a2 [6 g! J0 `9 E8 m! k
3 月 7 日,看见 Dias 在美国物理学会会议上的报告结果后,闻海虎火速安排重复实验," 我们的初步样品很快出来了,后来又作了一些调整 "。. X4 v) s3 ]: m* p
为何效率如此之高?闻海虎称,这是他们团队加班加点共同努力的结果。事实上,这个复刻实验 " 难度不是很大 ",但是 " 测量起来还是有难度的 ",因为需要精细的信号,而数据分析也是有难度的,幸好他们 " 平时有很好的积累 "。
" h4 d1 C3 Z) u) @9 h! k- ]实验并非完全复刻。闻海虎发现,Dias 给的制备样品方案几乎不可行,于是他们结合自己的条件,完全以新的方式进行合成并得到了镥氮氢材料。X 射线衍射仪技术检查显示,该材料结构与 Dias 的样品几乎一致,且能量色散 X 射线光谱仪分析也发现了氮元素。* Q. ?- B: n" U4 t- V6 f2 h7 _
闻海虎团队随即在 6 万个大气压以下的不同压力中,对该材料电阻进行了测量,发现低至 10K 都没有超导发生。同时,他们也进行了仔细的磁化测量,发现没有超导所需的抗磁信号。闻海虎说,这些发现足以否定 Dias 的常温低压下的超导结论。
2 U% k8 T! s# E) u因为 Dias 没有说明其研究材料中的氮含量,目前只能以材料结构来讨论。闻海虎说,尽管样品中氮含量或许有所不同,但是材料结构一样、3 种元素兼具,这个情况下要有超导就应该产生了," 不能说那一点成分的改变会决定超导或不超导 "。
$ D' C3 r( G0 S) u+ j+ x为什么 Dias 的制备样品方案不可行呢?Dias 的方案是,用两个小金刚石对微腔中的镥、氮气和氢气在 65 摄氏度下加压到 1 万个大气压。闻海虎分析说,Dias 的材料制备方法存在明显的不合理性,65 摄氏度太低,这个温度下能产生金属和氮气、氢气的反应是不可思议的。
& s2 d, s, r9 g! D5 w! n8 \; w闻海虎说,Dias 可能给了一个错误的条件,或许是温度少了一个 "0"," 除非用激光加热,否则很难做出来 ",然而 Dias 并没有提到激光。闻海虎团队采用了高温高压炉来烧,很快就得到了镥氮氢材料。) I" h5 M4 x0 n& d
闻海虎考虑得更严谨。他说,这个材料在几十万个大气压下是否会出现高温超导还不能下结论," 我们也正在做 "。: O1 g  k( a& b5 H' X% e. ~" O1 C
需要更多的验证$ B' C* b2 o( r6 D
从 1968 年到今天,物理学家一直在研究与氢有关的超导属性,硫化氢、稀土氢化物和碱土氢化物可以在超过 200K 的温度下转变为超导态。
2 Y$ K- D. Q  B, n, h, G0 r8 T1 p( _8 i: E5 ?  z% a& e

& c" C' z: y3 |! |' q1 M
8 \( ?5 P% ]6 p' {; \8 _. j; ]2 U$ LDias; J% C2 z4 l; P! Q; E
Dias 团队这次将氢化镥中的部分氢换成氮,并宣称在 1GPa、20 摄氏度的最高转变温度下测量到了超导。如果被证实,这将是史无前例的一大进步。
& B$ z6 S, x) K7 K! H) q9 G5 H, ^$ v: I此前,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靳常青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提及 Dias 这次研究的几个存疑细节,包括合成样品结构不清楚、氢的含量太低(与之前发现的富氢超导体迥异)。+ l& b$ B4 {1 U- ]" O
为何氢的含量如此重要?这与学界对超导的一种固有认识有关。一般而言,超导材料中氢含量越高,其超导转变温度越高。3 ^* d  i$ S) R5 m
计算化学家、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副教授苗茂生告诉《中国科学报》,富氢超导体和低氢超导体二者是 " 完全不同的系统 ",Dias 的结论颠覆了已有的认识。比如十氢化镧超导转变温度为零下 13 摄氏度,已经很高了;而 Dias 的镥氮氢材料中,镥:氢摩尔比不到 3,远远低于十氢化镧,其超导转变温度却高于十氢化镧。$ J2 i6 D6 }( F* {- f* u7 I
苗茂生说,很难想象 Dias 的镥氮氢材料会成为一个电声子耦合超导。基于电声子耦合理论计算得出,这个材料的超导转变温度应该在十几 K。
2 o0 q* p# s( G) F& F9 N) j! w" C他提示,高压实验是非常难做的实验,样品特别小,合成条件又很难达到非常均匀,加上信号测量的噪声非常大,这些都是容易产生误判的因素。
- r1 v5 G. C# a$ m$ u除了闻海虎团队的论文外,近期还有数篇有关氢镥材料的类似研究发表。
8 x/ t8 L9 k; b更早的研究来自靳常青团队。3 月 9 日,他们在 arXiv 发表研究称,多氢化镥在 218GPa 的压力下超导转变温度为 71K(约 -202 摄氏度);当压力释放到 181GPa 时,超导转变温度降低到 65K(约 -208 摄氏度)。这些超导转变温度都远远低于室温。+ k7 H* B1 o4 R; n9 v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程金光团队于 3 月 12 日在 arXiv 发布了另一项研究。尽管他们的材料没有添加氮元素,但他们在高达 7.7GPa 的压力下对二氢化镥的测量表明,温度低至 1.5K(约 -272 摄氏度)时没有超导性。
7 b8 O* }. w6 H三问 " 室温超导 "
& T1 A0 x$ ?' f% [2 y! z' h2 i- M1. 什么是 " 室温超导 "?
5 b) D- V& o1 V! h8 b) D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罗会仟先解释了 " 超导现象 ",他说:" 超导是零电阻,没有损耗,通电不会发热。" 通常情况下,电流从物体中穿过会产生消耗。如果物体的电阻越小,这个物体的导电性就越强。所谓超导现象,就是一种特殊 " 零电阻 + 完全抗磁性 " 物理现象。1911 年春,荷兰物理学家海克 · 卡末林 · 昂内斯惊喜地发现在零下 269 ℃的环境中,汞的电阻降为零,他把这种现象称为超导性。+ }5 ~/ ]. O9 u" W/ y. l+ w
然而,这些材料只能在超低温下失去阻力,这限制了实际应用。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在室温下工作的超导体。如果室温超导研究被证实,那么超导材料将可能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大规模应用。
3 x* m  c6 c1 A8 D) B* k2." 室温超导 " 会改变生活吗?
4 K# `; N8 h2 v6 V" 超导在很多方面有非常重要的用途。在城市电网里面用来输电的话,可以节省很多能源。超导还可以做高场磁体,应用到医院的核磁共振的成像。" 罗会仟告诉记者," 超导应用的一个例子,就是我们的高温超导磁悬浮。"
7 Y9 t# _# ]/ d! j8 P2 j  K据新华每日电讯,世界第一台高温超导高速磁悬浮列车就在四川成都正式亮相,由西南交通大学研发,其工作原理就是在列车底部安装超导体,然后在行进的过程中不断使用液氮将其降温到 " 高温 "(超导临界温度以下,约 77K),在电磁铁修建的轨道上运行。8 @. H& r' {1 P3 z/ K
; T  l0 n5 {, b

5 M6 N, K6 K" C( a7 U3 x8 [! ~( k- C7 {* a' V& g
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驾驶台 图源:新华社
9 L2 U4 D8 R9 P) D) C如果美国团队这一充满争议的 " 室温超导 " 研究被证实,是否能够投入大规模应用,改变人类的生活?, W" n% n: z9 Q: N+ V
对此,罗会仟认为需要谨慎看待其商用未来前景。" 大家不要盲目乐观。室温超导都实现了,是不是将来所有的能源方面,我都可以用上?不是的,因为只要它某一个关键参数不好用,我们就可能很难做到规模化的应用。"% u9 q: T6 m+ x- R
罗会仟进一步解释说:" 可以很肯定地说,如果是基于今天这个高压技术,它是绝对不可能有大规模应用。它不是单纯一个临界温度的指标就够了的。你光临界温度提高上去,材料其他的性质没有跟上去的话,它也用不了。" 他指出,即使降低了压力,约有 1 万个大气压的 1GPa 压力对于实际应用仍是一项挑战。. ~" t3 A! f$ x4 S# I' v
" 如果将来我们(假设)把压力撤掉,它这个材料依旧是稳定的,而且是室温超导的,可能这个材料用途就很高了。所有的能够用到电和磁的地方,我们都可以用上超导材料。"
4 e  n4 v8 T8 E1 x3." 室温超导 " 能够带来多高的商业利益?3 H& q1 a  e, q" K0 G
" 室温超导 " 带来的商业利益有多高?罗会仟表示,这一前景目前 " 没法判断 "。" 其实还远着,至少从今天来看,它最多是有一些基础研究的价值,只是证明我们有希望,但是希望要多久,其实可能是几年、几十年甚至一百年都有可能。我的判断是,这个技术所谓的颠覆性,不会一下子来得那么快。" 他表示,基础科研和应用科研差距很大,此项研究是基础科研,意义在于探索和发现。
8 ~# \7 K. j$ F7 _/ E罗会仟长期从事高温超导机理的基础科研,目前已发表论文 160 余篇,他在铁基超导体中的量子临界、自旋共振、电子向列涨落等前沿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基于自己在科研工作中的感受,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 如果你整天只盯着这个东西一定要有什么用的话,对做基础科研的科学家来说是非常痛苦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帖子地址: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8-22 15:59 , Processed in 0.03878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