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划重点:( f8 X: @6 Y2 H7 E) l C
5 s" Q+ C) l% g4 C8 l" o6 q4 a
# n& @7 k) p1 B8 V7 @$ \
- 1过去两个月,人口迁入最多的10个城市中,广东一省就占了4个:广州、深圳、东莞、佛山。
Q0 N" w! g. e; R0 g - 2与各自户籍人口规模相比,广西每8个人、湖南每13个人,就有一个来到了广东。
' ^. f6 z( `( @* B5 g - 3目前,全国已有多个省市公布了2022年最新人口数据,湖北、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甘肃、青海、重庆等多个中西部省份人口逆势增长。
7 y' Z+ Q$ M- U' w 文|凯风; _; Y1 k& Q/ H5 n5 f, W" |
人口大流动,正在全面恢复。/ @9 E; t' h$ Z7 P6 E% l) }" e# `
01
: l9 [# ?( f, J& N2 [ l! b( \ 全国每100个外出人口,15个都来到了这个省。. b+ l9 p ?; D- f9 s
百度实时迁徙地图显示,开年以来,广东连续2个月霸榜全国人口热门流入地首位,广州蝉联人口迁入地第一。
. V) R' m0 h. ]8 {+ Z! G' s H 来源:百度迁徙 8 w# n7 M" o) g4 F" ^: Q0 u
过去两个月,人口迁入最多的10个城市中,广东一省就占了4个:广州、深圳、东莞、佛山。
- ?. k( c/ I6 u3 g! O2 N 2023年的这几个月,给人最大的感受是“从早堵到晚”、“到处都是人”、“又排长队了”,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拥抱人潮汹涌。
2 |/ K* j8 }2 n8 y9 ~) e1 | 地铁客流提供了更进一步的佐证。- T H L& |. l' @
年后,广州地铁最高单日客流量迅速迈上1000万人次大关,深圳地铁突破800万人次,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0 ^" m8 |( h; d9 x 地铁客流量最高的10城(2023/3) 5 q ]- A1 Q; C$ C" e0 E5 R
比地铁客流量更客观的是客流强度,即每公里地铁平均每天运输的客流,衡量的是地繁忙程度及大众出行的强度。
4 C0 L# X p( _' k, M/ X 在客流强度方面,广深更是稳居全国TOP2。- y1 t: I* m M, u
根据《这些城市,正在疯狂建地铁》一文提供的数据,广州、深圳月平均客流强度分别高达1.39、1.31万人次/公里/天,力压京沪,超过了许多二线省会城市的2倍以上。
# ?+ @# w6 \' f3 V. Y $ W5 j7 A. n7 q7 o3 [* c. M9 q
有网友调侃,广州地铁之挤,让人想起了那些年流行过的名场面:《勇闯三号线》、《决战珠江新城》、《登陆体育西》、《决战嘉禾望岗》……
& h% U9 x( b- d3 c2 T 珠江新城、体育西、嘉禾望岗,都是广州客流量庞大的换乘枢纽,堪称全国地铁繁忙之最。
- F! L- d, O5 p2 a' o6 | 一时之间,那个熟悉的广州深圳回来了,那个充满活力的广东回来了。
0 _5 {# ], J0 o 2 c1 V- ]& z' e/ S$ @- U
02) R0 R) ^" O% l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
$ q0 J- y X8 Y5 }8 g 早在疫情之前,广东就是每年春节“空城计”的主场,也是春节后人口大迁徙的热门流入地。" q/ l# Q/ s6 w* ?* F9 U ?2 d/ N
这种场景在疫情期间一度有所收缩,连带广深新增人口一度出现大幅放缓。; F: R0 J( y4 t4 e r9 \, z
如今,后疫情时代,所有限制社会流动的因素几乎都已不复存在,人口大流动再次重回熟悉的轨道。8 f0 C8 k$ X' b- H8 P1 f) ~
外来人口蜂拥而入,这些人都来自哪里?
0 p" [6 p4 k) H8 K3 Y 作为第一经济大省和工业大省,凭借强大的产业基础,过去几十年来,广东吸引了大量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年轻人口。
2 G' T4 T9 l0 u. I 根据七普数据,广东外来人口总规模高达2962万人,占总人口的23.5%,位居全国之首。
! ?! s4 y; H7 T4 j' W% n1 B % |( S, x1 c# W" G! V* {: m0 q
广东的外来人口,主要来自广西、湖南、河南、湖北、四川、江西、贵州等省份,这些地方基本都是人口大省和劳动力输出大省。 X" u" H, G2 }; P/ i; f
其中,广东外来人口最多的2个省份是广西、湖南,双双超过500万人。
9 U* e7 z+ G% N0 q 与各自户籍人口规模相比,广西每8个人、湖南每13个人,就有一个来到了广东。
: {$ @3 ?& l8 @% O4 k 这从最近的人口迁徙地图也可见一斑。在广州、深圳的人口迁入地来源中,除了广东省内之外,最多的是湖南、广西、江西、湖北等省份。6 {5 |' H" a9 Z3 c* }8 ^- V( n
这些外来人口多以年轻人为主。
0 U: N1 ~/ `2 S5 f* o0 c& g 广东能成为全国出生人口最多、老龄化率相对较低的省份,能成为全国财政转移支付贡献第一大省、养老金中央调剂贡献第一大省,与这一点不无关系。
" X5 j" D' r" e' v0 B$ D4 b' j 03
4 G7 y7 ~& M0 s& K4 g 与省外人口涌入相比,广东省内的跨城出行热度之高,也远超一般省份。
: z" t! J8 {; U3 l0 A/ y5 c 在广州、深圳的主要人口迁入来源地中,来自省内的人流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且多为都市圈和城市群成员。
$ @" z" _9 O% J. Q8 E6 k
$ t, I2 W! K( |) v 广州的人口迁入来源地中,佛山、深圳、东莞、清远、惠州占比最高;而深圳则以东莞、惠州、广州、佛山、中山为最。
& F' |6 A4 Q6 K- O3 f 这一格局,生动体现了粤港大湾区的深度融合,广深双子星城的高频互动,经济商业的强势反弹,以及广深都市圈各自的“势力范围”。$ L! @: F# ]. S) O# e8 b% w$ n
广州都市圈以广州、佛山为中心,辐射肇庆、清远等地,深圳都市圈以深圳、东莞、惠州为中心,辐射汕尾、河源等地。; W4 o9 A$ L% v6 s+ u7 {
广东5大都市圈
/ ?2 l: \; [. i 在这些城市中,广佛、深莞互动最为频繁,而广佛更是遥遥领先。 _; [: P" e r& y5 _5 E; I& m
原因在于,广佛城市几乎连成一片,且已有3条跨城地铁贯通,而深莞之间的地铁互通仍未落地。(参阅《扩容!中国最大的“跨市”地铁群来了》)
( h1 v4 B9 p9 N2 n9 h 根据官方发布的报告,广佛两市间日均出行量174 万人次,高于深莞20%(128 万人次)、深惠(约为50万人次)、珠中7%(45 万人次)。5 G# l2 c' w/ h
' ~3 G/ j9 Z/ L$ ~1 r; d7 i @7 J
当然,无论是广佛还是深莞,都显著高过上海与周边地区的跨城出行量。, Y$ G j9 b2 j5 z3 A$ @8 e( N1 q& g
根据长三角跨城通勤报告,上海周边的南通、苏州、嘉兴、无锡等地级市流入上海市域的跨城通勤总人数达到1.48万人,其中苏州的昆山、太仓和苏州城区占了80%左右。9 {6 { V0 a( r1 t: \1 V, x
# Y/ T" H& G) ]: ~3 r$ V% f% R: L
这背后,除了疫情影响之外,长三角的跨城地铁建设正在路上,苏州11号线正与上海11号线即将无缝对接,届时从苏州城区到上海将有地铁直连,跨城人流将会出现井喷。5 U" C. s4 o6 C2 _6 |* G
人流、物流、资金流,是都市圈乃至城市群一体化的最直观体现。& _9 f9 m1 D) X9 @. I
当跨城地铁连线成网,当都市圈内的产业一体化初具规模,跨城通勤将会更为频繁,都市圈、城市群有望真正连为一体。
, b8 _1 }$ g' l$ u5 u 04% h, [# {9 R' P# n2 T; J% `
这几年,全国人口流动趋势出现了哪些大变化?+ ]0 f) |. J2 q9 [# S- w
目前,全国已有多个省市公布了2022年最新人口数据,湖北、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甘肃、青海、重庆等多个中西部省份人口逆势增长。
$ D/ X& ]/ B; Z* e' e; t- h
( I2 ]+ g+ R( E& m6 Q9 G8 w# v6 \ 这一波人口增长,靠的并非出生人口的贡献,也不乏人口回流的支撑。; @; Y- M# \. M4 R* e- @
重庆、湖北、安徽等地自然人口已经负增长,但总人口规模仍在膨胀,背后正是得益于人口流入的贡献。; @/ t+ m5 [" S- |
这究竟是疫情导致的短期人口回流,还是长期转化的大势所趋?
/ y$ d5 G* T% u0 u9 e" k 过去几年,由于各种“码”的存在,整个社会大流动不复以往,人口跨市、跨省域的出行受到一定限制,加上超大特大城市偶发疫情的存在,更多人选择在省内就地务工,为常住人口正增长提供了支撑。. n" R* }, u0 `/ K& {" W& ~5 D8 B
如今,这些限制因素不复存在,人口大流动开始恢复疫情之前的状态。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地持续霸榜人口迁入地,就足以说明这一点。6 V& e! V' p, p; y8 ~; ?4 @# S+ _
换言之,没有疫情等因素影响,孔雀东南飞,人口向东部发达地区涌入的现象只会有增无减。5 }- n8 T& p* I. g! o
不过,中西部并非毫无机会。
& K" ?7 \- a" d, h 这些年,靠着大投资大基建改善区位优势,借助“产业西移”再造产业矩阵,通过强省会重塑强中心城市,中西部地区人口回流,渐成趋势。 o; U5 E# p' s. F0 D
未来,“东部沿海经济强市人口虹吸+中西部强省会人口回流”的双重竞争格局,将会成为主流。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