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2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下称《法案》),旨在推进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 O% G* @8 O. a, b
1 }1 e' @( [6 d) x Y4 K
《法案》提出,到2025年,大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扩大油气企业开发利用绿电规模。大力推进油气企业发展新能源产业,持续推动能源生产供应结构转型升级。积极推进陆上油气勘探开发自消纳风电和光伏发电,风光发电集中式和分布式开发。
4 h, i0 l! d; | 《法案》还指出,统筹推进海上风电与油气勘探开发,形成海上风电与油气田区域电力系统互补供电模式,逐步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Q# n; ~8 j$ S: M
光大证券认为,在《方案》强调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提高油气商品供应量,推进风电、光伏、储能等新能源项目建设的背景下,“三桶油”有望实现油气勘探开发和能源转型的协同发展。- t5 k S# i% l/ y
实际上,以“三桶油”为代表的石油石化企业近年来正在布局新能源产业,旨在推动能源转型升级。1 C0 M% [) S- Y+ C( D: z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了中国石化(600028.SH)这一宣称“中国第一氢能公司”的石化巨头在新能源的氢能产业的布局情况,发现该公司自2019年以来,在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的关键技术、关键设备、关键材料领域几乎一个没落下,以投资、合作、引进等各种方式“织”起新能源氢能产业链网络。
) \) }2 P$ R" W0 o 在新能源氢能产业链的用氢环节,中国石化选择战略投资独角兽企业如重塑股份、中鼎恒盛、舜华新能源。在制氢环节,中国石化通过与康明斯合资成立合资公司、与隆基绿能(601012.SH)合作扩大“朋友圈”。在储氢和加氢环节,中国石化“第一个吃螃蟹”,早在2014年建成国内首条、也是目前最长的输氢管线——全长42千米的中石化巴陵石化氢气输送管线,并且发展至今已建成3条氢气长输管线。 ~; Y+ b! C2 f8 v! G3 p
截至目前,中国石化已建成加氢站74座、充换电站超1000座、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点超1000 座。该公司计划,到2025年,累计建成1000座加氢站或油氢混合站、5000座充换电站,建成加氢能力12万吨/年左右。; S: O( o5 P/ Y9 N0 _
2021年起,中国石油(601857.SH)不仅成立了深圳新能源研究院,还在北京建成投运了首座油气氢电非综合服务示范站。2022年8月,根据公司新能源战略规划,中国石油将其“勘探与生产分公司”更名为“油气和新能源分公司”。2022年上半年,该公司新获风光发电指标5360兆瓦,新增地热供暖面积1120万平方米,投产首座水面光伏电站。
8 K2 G l7 b, k. O0 g4 i 此外,中国石油计划在2025年前大力部署氢能产业链、化石能源清洁转化及CCS/CCUS,探索以更低成本实现化石能源的清洁开发利用。
( O) y6 \ f; ?/ T, j; _ 中国海油(600938.SH)利用自身海洋优势,加速发展海上风电。在2022年上半年成立了新能源分公司,以统筹海陆风光发电等新能源业务,并在同期提出大力推动CCS/CCUS研究,加快发展海上风电,择优发展陆上光伏发电。
2 j, s* l& u# @ “中国海油将积极发展新能源,每年资本开支的5%至10%将用于海上风电,以保持与全球同步的能源转型的步伐。”中国海油首席财务官谢尉志日前再次这样公开强调新能源业务的重要性。
0 X& b5 P, p; k5 o2 b* l <li style=";" id="PIC" class="clearfix">8 E7 O" w4 ?( ?; m7 D; ~; g
4月1-4日,重庆国际车展门票已为您准备好,请收下!1 m+ h9 \7 n$ u- v
* F$ [8 D# ?( L0 {) b重庆国际车展广告
9 {* [' d* b* }) T2 p. |3 e了解详情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