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6.18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07|回复: 0

LCD守城,OLED偷塔

[复制链接]

6

主题

0

回帖

1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
发表于 2019-6-7 22: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源码资本创始合伙人曹毅在《科技创新的9个面孔》中提出了“三浪叠加”原理:通常第一波技术驱动产生的影响正在势头上,第二波大的浪潮已经起来,有时甚至第三波浪潮也在积蓄力量。
! a. n) E9 S, ^7 @2 p2 z! m用“三浪叠加”的原理来解释电视行业的演化,可谓入木三分。
1 m. v' j4 W8 X自从CRT技术被迫退出历史舞台后,LCD几乎成了十几年中的唯一霸主,可当技术创新的浪潮再度向前翻滚,OLED、量子点等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大众市场,LCD也不可避免的迎来了“被拍在沙滩上”的命运。' D7 u& A2 H( c! s  J$ x. `
而在所有的“后浪”中,OLED成了最具杀伤力的挑战者。
# ?( W0 d: k: u2 s# d# ~LCD的致命伤. m# ?$ J, F) W
“LCD教永不为奴!”倔强的口号背后,可以看到LCD曾经的辉煌,却也暴露了当下所处的尴尬境地。; c* ~) |! J7 }0 I
就技术原理上来看,LCD的构造谈不上特别复杂,两片玻璃基板中间夹了一块“液晶层”,下基板放置了“薄膜晶体管”,上基板放置了“彩色滤光层”,中间的“液晶层”在电压的影响下会产生不同的光特征,这些光特征投射到屏幕外面时,会经过上面的“彩色滤光层”从而产生不同的色彩。
& T8 a1 p+ C4 p需要注明的是,LCD的液晶层是不能发光的,必须在下基板下进行光源投射。! W. X, ^) j- Y( G
这一“致命伤”的存在,逐渐演变出了LCD面板的两大缺陷:
4 P( b8 O$ a' ?) X: a9 [8 l一是在对比度方面,LCD不能针对每个像素控制,显示黑色时主要依靠液晶分子的偏转来遮蔽背光,所以液晶面板显示黑色画面时多少会有一些光线泄露,无法得到极致的黑场。同时液晶分子从接受驱动指令到改变状态需要一定的“响应时间”,产生了无法根除的“残影”,即便响应时间已经低至2ms左右。
7 s% E1 k* y6 A% ?# z+ f8 d二是在屏占比方面,比如智能手机上流行着COP、COF、COG三种封装工艺,COG是LCD早期的封装工艺,即使上下边框可以做的很窄,照旧会出现“大下巴”;COB是一种比较新的封装技术,核心元器件无须单独封装,而是直接粘贴在基板上用细金属线与基板焊盘紧密焊合,以满足90%以上的屏占比需求。
$ \+ N3 Z2 n- g6 W4 L4 U' v0 M3 I2 A然而消费者对视觉效果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手机厂商们对屏占比的追逐也近乎疯狂。2 Q' \# q  ~( |  _4 w
随之出现的结果就是:索尼、海信、创维等纷纷在高端产品上选择了OLED面板,智能手机厂商也开始用脚投票,旗舰机几乎是清一色的OLED屏,只有在为了性价比压缩成本的千元机上,才被迫继续使用LCD面板。; a1 {* ?; r# I5 z/ L' M( v
OLED,真香
  u$ V1 P" }' p4 x7 c+ V' W有位朋友是LCD的忠实粉丝,曾经为了LCD屏抛弃iPhoneX倒向 iPhone8 Plus,同样采用LCD屏的iPhoneXR推出后,又在第一时间抢购了一台。甚至立下了这样一个Flag:“我就是没有手机用,也不会用你们 OLED 手机!”
# g7 k& A$ V" R: Q但在杭州的“OLEDBig Bang燎原之旅活动”上,这位朋友看到了被遮盖住logo的两面电视,当我问起哪款显示效果更出色时,听到的答案是:“右面这个不错,色彩纯正、画面真实,并且看起来更舒服。”
; C/ B- r( Z+ k# O4 X8 Z1 _当主持人揭开黑色封条的时候,朋友一时间傻了眼,刚刚夸了半天的电视居然是OLED屏幕的,“唉,真香。”
  C" o/ M. \, Q, f; P0 }相比于LCD,OLED的构造更为简单,就是一层非常薄的材料图层,当电流从上面经过时,会发出相应颜色的光。恰恰是由于屏幕自发光的特性,OLED技术可以关闭独立的像素,黑场下不会出现漏光现象,进而提高了对比度和画质表现。同时OLED可以让色彩原生显示,画面的层次感、色彩的通透度、细节呈现等都是LCD无法比拟的。
1 }( x4 d5 j# B& u; O: E# S当然,OLED受宠的原因不止如此。
$ q# m5 q/ F( C/ I8 b2 i: t现在的小孩子被称为“互联网原住民”,代价却是年龄逐渐降低的高近视率。从一出生开始就接触这样或那样的屏幕,特别是电视尺寸越来越大,电视厂商们为了提升画质清晰度,往往会大幅提高屏幕亮度,大量的蓝光也被送进观众的眼睛,对视力造成不可逆的损伤。OLED电视却可以将蓝光放射量减少至传统电视的三分之一,从而降低对人眼的刺激,尤其是青少年视力的保护。$ w7 }- S/ X, A- g0 i$ s  Y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OLED在全球高端电视市场的占比达到44%,在2018年还只有36%。同时在LGDisplay在广州的OLED工厂投产后,中国市场OLED面板供应不足的问题将进一步缓解。市场调研机构IHS也给出了预测:2019年中国OLED电视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较2018年增长88.7%。3 b  ]: M' i' M/ _% F
“赌”一个未来
4 J; i5 {& {" Q  _" ]" Y1 WLCD逐渐失去江湖地位已是不争的事实,不过电商厂商们尚未达成一致意见,比如OLED和量子点之争。6 K9 i) L0 Y2 v- N
在三星、TCL等厂商的造势下,外界对量子点显示几乎可能并不陌生,以至于可以随后说出量子点技术的优势:诸如全色域显示、色彩纯度高、节能省电等等。就如同CRT如日当空的时候,液晶和等离子技术的相爱相杀,总要到最后才知道答案。
6 y4 w1 h7 n  W" e简单来说,“量子点”就是一种纳米级材料,由锌、镉、硒和硫原子组成,受到光电刺激后会根据直径大小发出不同颜色的单色光,本质上还是“白色背光源+液晶”结构,并没有真正实现“电致发光”,但在显示技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6 T3 K6 N' Q# ^/ t, v$ z. c诚然,在量子点和OLED上如何选择,在很大程度上考验着电视厂商的前瞻性,或许前两年还有些“纠结”,如今的格局已经逐渐明朗。原因在于,柔性屏的大行其道。
7 f. e$ r7 w5 V不管是小屏还是大屏,柔性屏都成了即将发生的未来形态。比如三星和华为相继推出了可折叠的手机,中兴推出了曲面屏的智能手表,LG发布了可卷曲OLED电视……无法实现柔性的LCD注定成了被淘汰者,想要实现柔性显示、全息技术等技术上的突破,“扶正”OLED只剩下时间问题。
; \, M: S, `9 k9 E0 |5 P有趣的是,在量子点阵营的话术中,早已习惯于将“电致发光”作为量子点电视的特征之一,偏偏是OLED最显著的技术特性。毕竟技术的迭代总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如果量子点电视无法突破“电致发光”这个壁垒,很大程度上将失去柔性屏竞争的资格,这也将是电视厂商们的难以承受之重。$ m+ B* ~5 a1 y' k: v
也不排除另一种可能,即量子点阵营的“临阵倒戈”:同样自主发光,同样柔性显示,同样印刷制造,所不同的只是概念而已。9 g& [- J$ G. x& M
所有的革命性创新,都是一个打破旧时代迎接新时代的过程,也势必会出现不同的路线:有人选择在废墟上筑新墙,也有人在空地上打地基起高楼。* g# T4 m, |# g7 l- _
电视行业无疑正经历这也一个过程,OLED扮演的正是另起高楼的角色,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客服基础难题、进行市场教育,一旦地基打好之后,便可以“平地起高楼”。& c) G& g- Y. B( K0 `6 G

1 R8 o. ~3 c, Q  e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MDe0J9I1 b! J$ r1 o# v+ W1 _  E4 n9 E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帖子地址: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7-29 21:28 , Processed in 0.03684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