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中国芯片“黄埔军校”又将收获一个IPO,小米、华为联手投资
2 Y* }" i0 K& [1 O% Z1 ^
{9 R. o7 a, b( l. [( j6 N
" u, `3 ^7 @6 I9 C
; h% g' z! e0 b8 l+ a! B2 r: L 7 Q; ]% Z' n: L% o# b
创业邦(ichuangyebang)原创
' U) s; g! ]6 u# A6 E 作者丨巴里
; t1 c3 V0 L6 B4 Z4 O 编辑丨及轶嵘 c# x& |( u9 n- N( T; J
题图丨图虫创意2 B' H- l/ F5 V( t- d( g; c
作为移动智能终端的核心零部件,射频前端芯片是终端通信的基础,一直被誉为模拟芯片皇冠上的明珠。
9 R x/ j5 x6 [' L5 v2 y; } 但由于技术难度高,研发时间长,美国Skyworks(思佳讯)、美国Qorvo(威讯)、美国博通、日本村田这四家国外厂商就把持了全球射频前端市场近六成的份额。
; f" |. x9 k( H+ I: ~% x- ] 在国内,在飞骧科技和慧智微闯关科创板的同时,昂瑞微也正式启动上市。
+ I: b4 _+ d3 }4 u S! q: K( i 据悉,国内射频前端芯片企业北京昂瑞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昂瑞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获证监局登记受理。7 C! O# |7 s/ J
昂瑞微背后,不乏华为旗下哈勃投资、小米、联想创投、华登国际等知名投资机构。1 N1 ^8 C7 H' D8 y
此前,小米、华为已经联手投出高性能模拟芯片商纳芯微、车载通讯芯片商裕太微等公司,并实现IPO。$ o! e M8 v! N7 A
值得注意的是,昂瑞微董事长钱永学曾出自被称为中国芯片界“黄埔军校”的展锐系。
, Y. _& D7 A& q# n4 Y5 @& Z& Q 据创业邦统计,从展锐系走出的创业公司已超过30家。不仅如此,就连元禾璞华管理合伙人陈大同、武岳峰资本创始合伙人武平等投资界大佬也出自展锐系。
4 x! d- s1 F$ N+ m, J4 j X( y4 o% d* H5 d( @7 o: M8 S
昂瑞微董事长 钱永学,图源:昂瑞微公众号
3 k# s' g" h4 z! P4 P1 w * f% I M ~- c
小米、华为又联手投出一个IPO
6 N) U* f% U) R7 H- @ 昂瑞微的掌门人钱永学,是一个拥有微波射频从业经验20年的“行业老兵”。
% o: |- v& b# V( s9 ?: ? 1999年,他从湖南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顺利考入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
7 b( E" q8 ?6 a' F: @; Y 硕士毕业后,他加入了被誉为开创中国射频芯片先河的锐迪科(RDA)。! ^2 S' A9 ]9 H$ H- U o' e
在当时的2G/3G时代,中国通信芯片公司开始介入,依托中国巨大的市场优势,不仅培养出华为海思、紫光展锐等优秀的手机处理器芯片厂商,也孕育出了一批优秀的射频通信芯片企业。
3 C0 l4 u# C7 \! `+ U 但可惜的是,国内厂家在2G/3G出货量占比高达95%;在4G方面有30%的出货量占比,但产品以中低端为主,销售额占比仅有10%。) `: {- c c, u! T
试图改变这一现状,这也是钱永学决定创业的重要原因。' o2 r1 ~: y j9 d
2012年,杨清华和钱永学联合创办中科汉天下。2019年8月,中科汉天下董事长由杨清华变为钱永学,公司名也变更为昂瑞微。* D4 K6 i3 D% z, u+ }9 q
自成立至今,昂瑞微的核心产品线已经扩展至6大类、超400款芯片,每年芯片的出货量超过10亿颗。包括:2G/3G/4G/5G全系列射频前端、滤波器、物联网SoC芯片、MCU、模拟信号链和电源管理芯片等。. c/ C% |/ R7 t3 }
据悉,昂瑞微的产品已经进入荣耀、小米、三星、摩托罗拉、中兴、联想、传音、华勤、龙旗、闻泰等知名品牌和方案商,近一年来还突破了OPPO、vivo等在内的新客户。
! I- y) D0 x1 R/ G8 n' P* a 睿兽分析显示,成立至今,昂瑞微经历9轮融资,不乏华为旗下哈勃投资、小米长江产业基金、联想创投、华登国际等知名机构。: b5 @' N: B [2 M/ K" D
股权结构方面,辅导文件显示,昂瑞微目前无控股股东,实控人为钱永学,与孟浩、欧阳毅签署一致行动协议,三人合计控制公司约33.97%的股权。: q- y/ [! k& f. ]# {1 c0 _1 H
( S% a2 C+ I' N. ^ $ _2 G. L" o9 r3 W z/ x# J
解密中国芯片业的“黄埔军校”
8 N5 _. g+ F6 H, z/ b 紫光展锐被称为芯片界的“黄埔军校”,在这里诞生了一批又一批的芯片创业者。3 R0 C8 e; r1 D( c2 {; W& s- U- J
其中,更是诞生出“科创板基带芯片第一股”翱捷科技、“科创板TWS第一股”恒玄科技这两家带有展锐基因的上市公司。# m a/ N3 p6 x+ E0 n
2001年,武平、陈大同、冀晋、范仁勇和张翔等人联手创立了展讯通信,武平任CEO,陈大同任CTO。
$ n3 v* x1 e/ \6 o% i 而锐迪科则是戴保家和魏述然等人于2004年创立的,于2010年11月11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
8 M# u( L+ g" m) D5 x- D 2014年7月19日,紫光集团宣布以9.07亿美元的价格,完成对锐迪科的收购,后又与展讯合并成为现在的紫光展锐。4 ]7 w, ~# g& a% H
作为GSM时代的射频老将,锐迪科在手机通讯、无线连接和广播通信等领域打破了欧美、日本公司的垄断局面。
2 i- V \5 `& u7 a& ^ 资料显示,锐迪科是当时国内唯一能够成功设计并大规模量产包括数字基带、射频收发器、功率放大器、射频开关、蓝牙、无线、调频收音等全系列数字及射频产品的集成电路供应商,可谓是开创了国内基带的先河。0 v, q, f) r5 n7 N: v! a0 L) a
当时,锐迪科和展讯在数字/模拟电路、射频系统、功率放大器、信号处理等领域积聚了大量的芯片研发和管理人才。此后,他们中的不少人或是创业,或是成为投资人,继续在芯片赛道发光发热。
1 e2 v! }. u4 Z. W: S 据创业邦统计,从展锐系走出的创业公司已经超过30家,大部分都集中在射频领域,其次是人工智能。
- e5 o$ e0 r4 U, i2 m3 X9 V/ S+ { 例如,翱捷科技是由前锐迪科创始人和CEO戴保家在紫光收购锐迪科之后退出,而后在2015年创立的公司。$ t5 M6 O& `! B! @7 `* W
成立之后,翱捷科技先后收购了韩国Alphean、江苏Smart IC、Marvell移动通部门。借此,公司具备了完整的基带平台研发能力。
# R8 I; N# D& D' ?+ Y2 ^6 l, b2 b 睿兽分析显示,翱捷科技先后完成九轮融资,获得了来自阿里巴巴、红杉中国、高瓴创投、IDG资本、中网投、元禾璞华、TCL创投等数十家机构的追捧。公司已于2022年2月登陆科创板,目前市值已经超过280亿元。/ H, B! |, |' X% n( Y8 d* z
再来看恒玄科技。4 |) U) O) l2 U8 t
张亮曾是锐迪科总裁、工程高级副总裁。2015年开始,张亮成为恒玄科技董事长,分管运营的副总裁赵国光也曾是锐迪科分管生产与运营的副总裁。
, w9 w/ X( }; L8 a$ c 这家为TWS耳机、智能音箱等研发音频芯片的公司,仅仅成立3年就实现扭亏为盈,成立5年净利润超6000万元。
3 e8 z$ \5 l: v3 F$ v 从成立到上市,恒玄科技只花了五年的时间,创下了国内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上市最快的速度。
3 Y# s+ k( q0 p ]7 ]+ y ~; _ “投资恒玄,主要是因为团队。”- P' H7 y. y9 |2 Z$ A
作为恒玄科技的早期投资人,元禾璞华创始合伙人刘越曾告诉创业邦,“张亮是清华大学微电子专业的本科生,认识之时他在锐迪科当总裁,给人的感觉就是能‘做成事’;此外,可穿戴设备是大势所趋,所以恒玄的发展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
8 Y' c+ P) R1 ~4 i9 a# J* I “中国的芯片企业现在已经解决了生存问题,进入到了定义产品的阶段。”张亮团队所具备的超强的产品定义能力,给投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z2 L; ?5 I% r8 n- ]9 u3 c
此外,原展讯董事长、锐迪科董事长李力游创办了蓝海智能,曾在锐迪科和紫光担任过多个职位的赵立东创办了燧原科技,原紫光展锐COO王靖明创办了思澈科技,紫光展锐CTO仇肖莘创办了爱芯元智等等。3 r/ x' P' ?% w7 T( m
同时,展锐系还出现了两位在芯片行业举足轻重的投资大佬。
l( E7 y" E6 z2 Y2 c 早在二十多年前,陈大同曾是展讯通信共同创始人和首任CTO,并将公司带到纳斯达克上市,已经是一位成功的半导体创业者。但他逐渐意识到,国内并不缺半导体创业者,缺的是投半导体的VC。9 K5 m1 x; X7 X k: \( t
2009年,陈大同转型成立了华山资本。从2014年起,陈大同联合成立清芯华创(元禾璞华的前身),历史管理基金规模超过100亿元,累计投资半导体项目超过150个,收获了数十家上市公司。
& r5 ~/ [# p k0 O* s2 ? 武平也曾是展讯通信联合创始人,并出任首任CEO。2011年,他与潘建岳、李峰联合成立武岳峰资本,投出了兆易创新和安集微电子等上市公司。
# R3 n8 [3 a( p L
! H- Y1 @' }# _1 Z 写在最后
1 u* o7 X& N, Q: Q! d0 C 一位熟知展讯的投资人曾总结过其成功的两大原因:
( {( J4 R2 m6 Q9 L, P 一是,挂羊头卖狗肉,从国产替代切入。从世界产业转移的历史看,新市场的开辟均从模仿开始。刚涉足新市场一定要等,这关系到初创公司生死存亡问题。做到市场后面还有希望,做到市场前面等市场死路一条;+ M% l4 F3 Y- ^: f
二是,真正回国创业,接地气。依靠小公司极快的反应速度和创新能力进行快速迭代,实现快鱼吃慢鱼的屌丝逆袭。* S$ i! d- X2 B2 L* z* X9 r7 J3 z
卓胜微、兆易创新等公司采取的市场策略均为农村包围市场:从国内开始做,慢慢做出品牌,做到亚非拉,再到欧美。
0 g3 L% Q& y5 W 为什么展锐系能跑出如此多的创业者?相信他们也深谙这其中的道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