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华为在美国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是所有人关心的问题。+ C9 r$ b' V0 f) U) {/ R4 D
而对于美国政府来说,运用国家力量打压他国企业、干扰市场运行、阻碍他国互利合作的行径,这并不是第一次。
7 h2 B) w# U! n6 u& \, V) ~ 前段时间,外交部发言人就提到,绝大多数国家都还没有忘记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的前车之鉴。) J d. U- W2 z6 D/ `4 f1 j- k
那究竟阿尔斯通是怎么样一家公司?它和美国政府之间发生了什么?前车之鉴由何而来?
+ ?! K& Z7 X$ r4 _) H今天,小C就要为大家推荐一本书名叫《美国陷阱》。
3 L- v9 d K, D+ b7 @% v9 e' O/ U 《美国陷阱》是一本于2018年在法国上线的新书,一经出版就引起了法国社会的轰动,一度占据法国书籍畅销榜榜首。
3 ~% M' }* U2 l7 E7 \# C 任正非办公桌上的《美国陷阱》作为第一本详细揭露美国司法当局与企业联手内幕的著作,这本书被中信出版社引进。
8 F8 ?' a- ~0 d( c
5 a8 e# t: H/ H& _4 B以2019年重点推荐图书的身份,再现美国司法部、法国政府、阿尔斯通首席执行官、欧盟博弈交锋的细节。" Q$ }0 D6 [- O( _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 C5 @9 z- \" n, W; N7 R+ m- c
/ L) q& E; ?. V5 i- [2 T& H
一切要从该书的作者讲起。
0 [+ y+ r3 S( r4 S. R' B《美国陷阱》的作者雷德里克•皮耶鲁齐,法国阿尔斯通的前高管,也可以说是法国版的孟晚舟。
/ K5 B/ M3 P/ u7 t6 R 雷德里克•皮耶鲁齐2013年4月14日,美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皮耶鲁齐刚下飞机就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探员逮捕。
/ x7 {6 P1 [5 P. F5 e. e/ F7 t4 b3 D+ j0 Z2 C, c$ q+ }( ~2 @
这场抓捕不仅仅是针对他个人的行为,而是美国政府针对法国阿尔斯通的系列行动之一。
0 \2 m! E' X0 X! N8 R$ Y之后,美国司法部指控皮耶鲁齐涉嫌商业贿赂,并对阿尔斯通处以7.72亿美元罚款。阿尔斯通的电力业务,最终被行业内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收购。- ?2 O' I, L' {9 B( U( c9 c
阿尔斯通这家曾经横跨全球电力能源与轨道交通行业的商业巨头,因此被美国人“肢解”。# @" o0 k/ N- p. K+ J
本来以为很快会被释放或者保释的皮耶鲁齐,直到2018年9月才走出监狱,恢复自由。. z( {. u$ {3 ^ D& d# K
在《美国陷阱》一书中,皮耶鲁齐以身陷囹圄的亲身经历披露了阿尔斯通被美国企业“强制”收购,以及美国利用《反海外腐败法》打击美国企业竞争对手的内幕。; p1 [- b+ c- e
毫无疑问,这就是一场隐秘的经济战争。
0 V: J+ S6 K) ^+ R$ B' p然而所谓的“美国陷阱”难道只是砸在了法国与中国的头上吗?
1 p7 N1 }" f; B7 M8 f+ [- M 其实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半导体行业蓬勃之际,美国就曾以各种理由打击过东芝等日企。6 @5 y. E8 H2 G3 R
不仅如此,在过去的十年里,美国也曾对欧洲金融机构施压,以巨额罚单的方式来进行打压。
) j' t% z5 z4 l& {0 Z H8 \' a连德国企业西门子也曾经吃过美国司法部的亏,美国指控西门子在阿根廷、委内瑞拉、越南、伊拉克行贿官员。
8 ]3 s3 ~ a, _8 K2 L7 z4 r9 q为了尽快交钱了事,2008年西门子向美国司法部认罪,同意支付80亿美元的罚款,而且时任总裁的亨利希·冯·皮耶雷也引咎辞职了。经此一役,西门子对美国司法部的调查格外在意。/ ?$ [8 K3 b+ s; y) a
这些事件,都在说明着“美国陷阱”里所充斥的霸凌色彩。
. y" Y; ~* p6 Z( u 用作者皮耶鲁齐的话来说:& C; N. N. f, o
真相路人皆知,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美国将法律作为经济战争武器的事实。所有国家都应团结起来,抵制美国的单边主义。0 U" k$ l7 ~. @+ z! y
而当这样的事件频频发生,历史一再重演,《美国陷阱》也就成了霸权主义阴谋的揭露者。6 C/ b. J. Y. }' j [9 A) m
当《纸牌屋》与《权力的游戏》变为现实, x5 i# x# e# D6 c- U- g/ M* ~
. e! J- v! h7 R7 q2 s% x/ _作为一个地下经济战的故事,皮耶鲁齐看来,十几年间,美国已经在反腐败的伪装下,成功地瓦解了欧洲的许多大型跨国公司,特别是法国的跨国公司。* n$ [/ `3 ]; Z9 F6 g1 Q& F
美国司法部追诉这些跨国公司的高管,甚至会把他们送进监狱,强迫他们认罪,从而迫使他们的公司向美国支付巨额罚款。; A0 O, h5 a' V* j
马克龙与川普自2008年以来,被美国罚款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达到26家,其中竟然有15家是欧洲企业(5家法国企业),仅有5家是美国企业。* J: @& Z$ o7 N9 s. \0 s
' ` S# @# e- \4 j }
可见所谓的“美国陷阱”,就是美国利用其法律作为经济战的武器,削弱其竞争对手。甚至发出明确的信号:如果你不配合,那你很有可能将是下一个进监狱的人。- W; S' z6 v' C; B
对于皮耶鲁齐来说,他在美国的监禁期超过25个月,其中14个月是被关在高度警戒的监狱。只能隔着玻璃见过妻子两次,连孩子都无法相见。
& x+ B+ {4 D8 Z& T1 l 法国阿尔斯通公司这位曾在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工作了22年,电力和轨道交通设备领域的全球专家;这位他负责管理锅炉部,该部门僱用了4000名员工,有14亿欧元营业额的优秀企业家;4 Y' z4 R o/ I+ m* h
# O+ `0 H/ d3 I X5 ~& X) N5 W就这样在在美国司法部要求下以“放弃职位”为由将他解僱,他的职业生涯也被毁了。- T- h: q I5 s1 X/ l/ d
当大家都在相信美式人权与司法独立之时,皮耶鲁齐却在书里写道:
2 c1 A9 Y5 K4 t; Y% E& r在美国电视剧和电影中,美国人为了鼓吹自己的司法体系,往往会拍摄这样的场景:万人瞩目的庭审场面,一位经验丰富的律师作为正义的化身为被告人辩护。
. ~* O1 l9 q+ B n我们早已被这种剧情洗脑,误以即使是最为弱势的群体,案件也会有人倾听,更会有人为之辩护。
r g! ?. b! U1 \: ?0 V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因为与这个经济有关的犯罪案件基本不会走到庭审这一步。在90%案件中,被告人会选择放弃申辩,原因很简单:高昂的辩护费必须由被告人全额承担。
; n1 b/ w$ {, ~3 B+ h只有那群最有钱的人——必须是真的非常有钱的人——才能负担得起律师事务所的费用。
1 s1 [8 ?0 h( H- o4 `9 z: Y U) b7 I霸权主义、司法阴谋、不择手段、金钱交易、变相敲诈……( e' B! d( m0 G: r7 h
当这些触目惊心的词语都变为现实,慢慢拼凑起整个阿尔斯通事件的真相始末之时,这种惊悚程度,绝不亚于《纸牌屋》或《权力的游戏》。
/ P0 ] J& J2 B8 M( ]简单一点来说,这本书讲的就是美国政府利用《反海外腐败法》,打击阿国法尔斯通公司,并且还使用强制拘留等手段,拘捕阿尔斯通高管,紧接着以高管人身安全作为要挟,乘虚而入强制并购了公司。7 `) B% O" i3 d, j5 `
这的的确确,是一场没有硝烟,却足够腥风血雨的战争。
2 r, `1 k8 C. x 这场企业高管一步步步入美国圈套的揭露,其实为所有涉外企业与员工都提供了一份借鉴指南。
- `% u0 c- h% E6 t- S+ j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中国作为崛起速度惊人的发展中国家,或许不可避免会遭遇这场毫不公正的“美国陷阱”,但我们相信或许任正非已经在他办公桌前的这本书里找到了一些该如何应对的答案。8 S7 O: d% a q1 A f( s
而对于我们来说,在《美国陷阱》里认清世界经济舞台上的“游戏规则”,也是了解国际形势的一扇窗吧。
, h5 F9 R; @6 {0 o f* Z. ~4 | @1 D) c z% G! C( c: A$ U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MDzEmOB
8 o1 J9 j$ N8 p' H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