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赏翩翩于飞,听嘤嘤声脆,阳春三月,冰消雪退,大批候鸟,成群结队,应时而归,春光宝贵。飞越青山绿水,春色充沛,跳一支春天的舞蹈,春风沉醉;奏一曲春日的交响,春光明媚;书一幅大自然的诗意画卷,春意荟萃。
. Z+ g1 t: K2 `, U' k; b' O4月1日是国际爱鸟日,当下,在我国境内,大批候鸟正在接力北迁。难以计数的候鸟大军都由哪些成员组成,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鸟类保护者使用了怎样的候鸟识别“黑科技”?能够轻松混迹鸟群不被发现,仿真鸟是如何做到以假乱真的?为了成功征服万里归途,迁徙之前,候鸟们都会做好哪些准备?
) n" G% C0 l* T' `% f何种“黑科技”能够快速识别候鸟种类?
# V1 c0 r, T6 B7 v眼下,随着候鸟北迁进入高峰期,数十万只候鸟翔集嬉戏的画面在多地频频上演。如何能够在鸟群中快速识别出候鸟的种类呢?一起去湖北武汉沉湖湿地,了解候鸟观测的“黑科技”。
0 P, E9 T& u5 J; G
2 i a( [9 A' a( z ~5 j5 ]- N/ Z& X5 X* f% n; R. V
' B0 N* u+ k$ @- m" }* Y8 F1 D
. O, T8 o+ G4 F8 w8 Z' f0 q( V
沉湖湿地的面积可以达到17.4万亩,相当于16000个足球场的大小。面积如此大,候鸟的数量非常多,如何辨别候鸟种类,单靠湿地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肯定远远不够。水域上的浮标,是一个个声纹采集器,可以收集鸟的鸣叫声,是沉湖湿地名副其实的“顺风耳”。
. F4 ^5 Q @" w/ D1 _这些声纹采集器可以收录附近半径200米内的鸟叫声,并实时传送到后台的智慧系统,只要十几秒钟,就能迅速分辨出附近是哪一种候鸟。% I h! B. O" b4 Y0 T
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程师 冯江:建成的智慧监测系统,在很多方面是首创的。从中识别出了270种鸟类,准确度可以高达90%以上。' R. s @2 |( q+ y
除了声音采集系统,工作人员还在浮标上安装了高清摄像头,这种“千里眼”最大能达到40倍的变焦,实时传输的画面,也能识别出更多的鸟类,提供更准确、更翔实的数据。" ?1 ^( \- F% Y- n+ S: b0 y' \ ~
潜入鸟群不被发现,仿真鸟如何以假乱真? n9 I/ x/ p4 f+ |, ~
每到候鸟迁徙季,即使不能身临其境,相信很多朋友也会被绝美的画面所震撼,随便截取一帧,都能当做电脑屏保。这样的大片究竟如何才能拍出来呢?如果去问摄影师,他会告诉你,秘诀就是离鸟群近一点。为了能够潜入鸟群不被发现,仿真鸟被发明出来,它是如何做到以假乱真的呢?
; G* X3 N% G3 t/ d7 O' I4 }% Z- D, R4 d. O8 I C
8 F0 `$ r. {. R7 B9 V# w7 m. Q3 V/ W: D$ `6 ~2 a$ m. A6 f
, Y* h4 s2 G& k+ m% e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 李宏伟:我们以鸽子为原型进行了初次的建模尝试,结合中华凤头燕鸥喙部、翅膀以及腿部和尾部的特征,进行了10多次迭代,得到了和真实中华凤头燕鸥非常相近的三维数字模型。有了三维数字模型,我们就可以进行3D打印制造。+ M+ j6 y# x$ Y2 n' S) f
经过努力,一只仿真鸟的雏形终于出炉,但是还得给它披上“毛衣”。在河南濮阳,非遗传承人接力进行了再加工。 j' h4 s( u C: S" _( W% G
濮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李氏花鸟制作技艺传承人 李德格:中华凤头燕鸥仿真鸟总共需要7种毛,大约有600多片,一个比较熟练的工人要粘好它,至少得要4个多小时。+ K. a9 E6 G! U( h4 @7 x
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鸟类摄影师还精心制作了两只能四处运动的仿真鸟,尝试让它们潜入鸟群内部,带来不一样的画面。
3 u! c- ], r% G1 w生态摄影爱好者 钏思伟:这次做了两个斑头雁的模型,这个是下水的,这下边有两个航道的无刷电机,它后边有喷射的螺旋桨,同时靠插动来转速,下到水里吃水深度大概有10厘米的样子,可以在水里运动四个小时。( l+ G, N( c; h2 k. C) {
除了真假难辨的外形以及水上追鸟的“功夫”,仿真鸟还配备了广角度的拍摄设备。
n3 V' O; ]; e6 K生态摄影爱好者 钏思伟:咱们这个摄像机有两个鱼眼,每个鱼眼是180度,合在一块就是全角度,全周360度画面。如果鹤从不同方向来,我们都能看见它。
* b% ?$ w1 L: D2 N/ b经过几天反复试拍,两只仿真鸟都有所收获,获得了雁群的初步信任,取得了不错的拍摄效果。
2 M W( g4 b* o' Z) n踏上万里迁徙路,候鸟先要做好哪些准备?
- L! Z F; W. X( c: v6 |候鸟们一年两次大规模往返迁徙,虽是生命的本能,却也是鸟儿们生命周期中最为艰苦的时段,既要克服长途飞行的辛劳,又要面对大自然的严峻挑战。
: L* ~3 p7 v" Y- m# n' d1 o6 Q为了能够顺利抵达目的地,每次迁徙之前,候鸟们都会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呢?& z% T; }: I6 b
7 G% O; A3 I. T. H+ i4 f
* }9 Y5 f4 }; D% B$ |
* o- `, |3 }- i0 y1 S+ U
5 T z/ ~% x2 x3 |8 g4 f" W$ X
3月底,纳帕海候鸟迎来北迁季,临行前候鸟们更加努力觅食,可以说食物在哪儿鸟儿就在哪儿。
0 [7 w8 e; @) s; I纳帕海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高级工程师 陈志明:它是为了更好地为迁徙做准备,3月底陆续有些候鸟慢慢就迁徙了。
4 g$ C- i, d& v5 d( t' O, _7 e经过一个冬季的进食,纳帕海的候鸟们开始北迁了。但黑颈鹤还要多逗留一个星期,在迁徙前,它们进食大多会由素食转为鱼类,以补充蛋白质,并出现频繁的求偶行为。雄鸟往往会高昂颈脖、扑打双翅,以这种舞蹈方式吸引雌鸟,甚至还有两只雄鸟斗舞,竞争同一只雌鸟。而在正式迁徙前,黑颈鹤还会多次利用中午的上升气流,盘旋而上,在空中反复起落试飞。
, s( \' t1 g# b! |3 }在云南昆明的滇池景区及周边湿地,3月份也是红嘴鸥离开的高峰期。这个时候,红嘴鸥的外形还会发生显著变化。
/ {) d- R* a5 T- c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讲师 赵雪冰:成年的红嘴鸥,它的头变黑了,其实也是它要开始繁殖的一个前兆。0 G# V1 ^) w: r" R/ }+ [
动物学家认为,红嘴鸥白色的头羽变成黑色,两只爪子由偏红的颜色变成深黑色,这是大量分泌性激素所导致的。很多候鸟在进入迁徙繁殖季节后,都会发生这种颜色的变化。另外,准备长途迁徙的红嘴鸥的体重,在这时候也会有大幅度的增加。/ a: w$ n1 g/ ~& w. Z. t( |
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讲师 赵雪冰:比刚迁徙到昆明的时候,有些增加了100多克。5 t' K: p& z/ u6 k" N
喂养小杜鹃,黑卷尾鸟为何给别人当妈妈?/ [0 n+ y/ U5 r6 }
候鸟迁徙,路途漫漫,当中也有不少怪事发生。比如在广西北海,两种候鸟黑卷尾和杜鹃相遇了,两鸟原本并没有什么关系,可黑卷尾却心甘情愿给杜鹃宝宝当起了妈妈。这是为什么呢?. Q: m, ~3 V0 e* E
; C6 b' O$ M$ O6 D
4 {& M& W) ~: h$ E
' ]6 [/ |: {+ w6 V% ]# ?
& y2 Y3 o2 Y- [- j4 ?) l
这只鸟妈妈叫黑卷尾,全身通黑,最外侧的一对尾巴羽毛向外上方卷曲,形似剪刀。而此时它正在窝里喂养的鸟宝宝却是羽毛呈灰色,且布满花纹。这并非小蝌蚪找妈妈,而是因为鸟宝宝是一只小杜鹃。黑卷尾把小杜鹃一天天喂养长大,眼看鸟宝宝与自己长得越来越不像,却仍然精心喂养、不离不弃。小杜鹃渐渐长大,具备了独自行动的能力,却依旧不舍得离开,静静等待着黑卷尾鸟妈妈的归来。& o$ L$ m; E) y# f' }+ \
造成自然界这一奇观的原因,并不是小杜鹃的妈妈粗心,而是候鸟中存在的一种巢寄生行为。一些候鸟自己不筑巢,却把卵产在其他种类的鸟巢中,由其他鸟类代替自己来进行孵化、育雏。据了解,目前有一百多种鸟类存在巢寄生行为,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杜鹃。从动物学的角度来看,托蛋寄生,也是自然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生态。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