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四季中国|港背村的“新田园梦”) n: }" z. }( p/ m
+ d# S* Y4 ^+ k2 _- }6 v; k
这是4月7日拍摄的江西省靖安县璪都镇港背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 C5 I4 H% {% b! N5 a江西省靖安县璪都镇港背村地处九岭山下,山林连绵,河水清澈,风景宜人。几十年前,村民靠山吃山,大发竹木财,那时的港背村是有名的“万元村”。20世纪90年代,港背村人响应封山育林政策,开始另谋生计。村里的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繁华的小山村变成了只有留守老人的“空心村”。
, R, K6 [8 a" ?; u$ T港背村青年包希孟大学毕业后在外创业多年,掘得了人生第一桶金,但家乡的山山水水一直让他魂牵梦绕。“小时候,这里很热闹,不能让村子再荒下去。”2020年,包希孟回到家乡,修古建,建民宿,搞开发,引进竹筏漂流、观光采摘、农耕体验、森林研学等多种旅游业态,致力于将凋敝的港背村建设成新田园生态度假小镇,带动村民们通过乡村旅游共同致富。! c0 @/ V" Q7 p% K) f! o
“包希孟是村里出去的年轻人,在外见过世面,敢想敢干,村里老人都看在眼里。”村党支部书记吴竹林说。田园度假小镇建设项目在政府和村民的支持下正在推进,随着项目启动,空荡的村庄也渐渐有了生气。目前,已有14名在外务工的村民回到了港背村。
& V( A5 \: T2 l/ |$ q0 h村民刘煌平在广东做过木工,卖过服装,2021年回到港背村,加入包希孟的旅游文化公司,负责茶叶、蜂蜜、茶油等农产品经营。“在外打工,照顾不到老人,心里总是不踏实,现在回来建设家乡,日子有了新奔头。”刘煌平对家乡的未来充满信心。
0 M0 R1 W& l' Z3 [: s寒尽春生。包希孟一边盯着工程进度,一边忙着项目推广,港背田园度假小镇一期预计在今年夏天对外开放。春日暖阳下,港背村的茶园里、溪水旁、工地上,一派忙碌景象,一个个新田园梦正在春天里孕育新芽。8 C6 ] K& ]% E# r
4 T/ b- }$ y2 W, z& r" G* U
施工人员在村里的老屋前施工,这里将改建成一处旅游民宿(4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3 F# c$ o/ [- V- V- K
+ D3 A( f8 ] I5 {" }3 j S
在一处荒废的老屋内,包希孟(右)与刘煌平讨论改建民宿的设计方案(4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奕涵 摄
) c. ~! O- n, ~ Z( b8 l$ s# F/ }+ M0 D3 _4 V3 s
村民在港背村的茶园里采摘春茶(4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 Y- J. J/ c! \+ _1 Q
; U# K* ^* {: Z5 P; I* x! j刘煌平(左二)在港背村的茶园里收购刚刚采摘的春茶(4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s8 R% o1 u* Z/ d" B d& r
6 C( d8 L7 d/ y村民刘煌平(右)用木头搭建旅游步道的护栏(4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 K: U4 c& [0 R1 `; z
% d" v; W+ p/ V; D- U/ w1 v村民在安装小河边的护栏(4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3 H2 ]1 `' B( ]+ f- t0 Q
8 |5 n1 F. A' c9 ? i# y
包希孟(中)和公司成员一起讨论旅游项目的设计方案(4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奕涵 摄# J# O" P) y- U5 n1 x/ E9 w3 t
! |5 q7 A0 `4 T/ ^5 J* y9 O
包希孟(左)与村民商量一片花田的规划(4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 x2 U- U2 R, ~5 i; R- B9 O
$ n& |! L9 D! n6 I" G0 R村党支部书记吴竹林在查看蜂箱(4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q. G' M% a& t; V( t0 z% G7 H
6 \ x; q% ^$ r- G% F/ I$ H
! B. b" G3 |* |' J2 J1 a
九岭山环抱中的港背村(4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1 ?" ^1 F9 R/ r" q# V5 Z
# n" J% B3 [. V" z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