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站房核心区西侧钢结构完工8 R8 n2 B! y: X5 M$ w$ }
央广网北京4月20日消息(记者郭淼)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进行时》报道,4月20日,随着重达22吨的钢柱构件准确安装到预定位置,标志着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的站房核心区西侧钢结构正式完工。该工程将在5月底完成主体结构施工,进入二次结构和精装修阶段。3 C9 n+ m6 T0 R, C: S4 ?" }4 a `
& d4 x& N: {# ~4 Y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站房核心区西侧钢结构完工(中铁建工集团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项目部供图 付涛 摄) # s" m* g( ]8 U l Y, y$ Y& i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位于通州区潞城镇杨坨村,是“轨道上的京津冀”的重要节点。枢纽整体为地下三层结构,总建筑规模约128万平方米,站房核心区面积约37.9万平方米,站场规模8台14线,引入北京地铁6号线、平谷线、北京地铁M101线三条轨道交通线路和京唐铁路、京哈铁路、城际联络线三条铁路线路。
+ X$ S( N; j6 `# J6 R% R 承建单位中铁建工集团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项目技术负责人杨阳介绍,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的站房核心区主要提供高铁地铁停靠站、接驳换乘等功能。杨阳说:“主体结构施工大量采用钢结构,整体用量将近3.5万吨。钢结构采用场外加工、场内组装的方式,通过‘工厂化、定制化、程序化、模块化’一站式加工+现场拼装的建造模式,更加高效安全环保。”
) N4 I( X( P+ q' K ! p7 O. }8 H) L. B
施工现场(中铁建工集团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项目部供图 付涛 摄) + g) e) N7 }! p2 P& Q& s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施工现场有大量智能设备在为工程“护航”。杨阳表示:“数控钢筋锯切套丝生产线每天能处理100吨钢筋,不仅可以按照要求毫米级切割钢筋,还能非常精准地给钢筋头打上螺纹;BIM放线机器人让测量放线工作更加精细化,实现‘所见即所得’;焊接机器人一次焊接合格率达到100%,有效缩短了施工周期。”0 y, J: |- p8 s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后,将有效提升副中心对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承接能力,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现代化交通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