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 A2 v D7 [" I% ?) l W, j+ X' W a" ~& h9 N
必读要闻一:预订量大增超 10 倍,这一消费市场加速复苏5 Q3 |4 e3 d4 v+ {& A0 d( d7 B
随着小长假渐行渐近,旅游出行市场热度已经逼近峰值。根据飞猪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机票、酒店、景区门票、跟团游等均已超过 2019 年同期,累计预订量同比去年劲增超 10 倍。同程旅行此前发布数据也显示," 五一 " 出行的云南、海南、四川、新疆等长线游目的地订单量环比增长超过 15 倍。$ O9 O* C, U4 W6 Z. E* I; n O4 ~; ?4 g
出游需求的火爆程度从高铁抢票就可见一斑。据去哪儿平台方面透露,今年五一抢票抢出了春运的感觉,多条热门线路放票后几分钟内均已售罄。机构分析指出,五一及暑期旅游旺季临近,叠加旅游资源供应恢复和机票及燃油成本的显著降低,第二季度旅游市场预计步入预期增强和供应优化的新阶段,避暑旅游可能达到甚至超过疫情前同期水平。. s6 T7 g' V, h8 ?. w( W' p; B; i% v
相关上市公司/ n8 ?" \! i8 C: }8 ^
张家界(000430)是市内最大旅游集团,全市唯一的旅游上市平台,旗下拥有环保客运、宝峰湖、杨家界索道、十里画廊观光电车、张家界中旅、张国际酒店等资源。* ]# w$ X# k; L4 ?
云南旅游(002059)已拥有旅游景区、旅行社、交通运输、旅游酒店、旅游文化等多项旅游要素资源。+ v3 b: F+ A4 j
必读要闻二:这类产品数量激增,或成为氢能下游应用首个爆发式增长领域5 u, b$ d+ F( @# D6 V& h2 t U
据报道,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氢能示范城市群,已经能看到大批氢能公交、氢能网约车行驶在城市道路上。与此同时,氢能重卡的数量也在快速增加,成为绿氢在物流领域应用的新场景。. _3 U' ^9 _ `+ X& z _
机构指出,2022 年外销的 3368 辆燃料电池汽车中,货车所占比例已由 2018 年的 8% 上升至 2022 年的 59% 得益于我国对氢能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强、装备生产技术持续进步,我国氢能市场活力不断被激活,进而吸引多家外企进军中国氢能市场。壳牌、丰田等多家外企已与国内氢企合作布局氢能项目。与外资企业的合作机会增多,将加快我国氢能行业发展的步伐。0 S9 f" X' x) u4 ]4 y
福田汽车(600166)氢能重卡产品已经实现量产并投放市场,2022 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福田汽车联合亿华通发布了干线物流燃料电池重卡。
4 e( n4 u0 \- V8 c, [6 x+ N5 u2 p动力新科(600841)全资子公司上汽红岩联合捷氢科技启动氢能重卡布局和产品开发,已完成杰狮 4X2FCV 牵引车、6x4FCV 牵引车、4X2FCV 载货车产品开发和上市
4 D+ H7 |: y, d必读要闻三:或为人工智能技术全面爆发的重要变量,该领域长期的价值可能比汽车产业更大5 [: A, b9 }7 n5 b/ k% W. R
腾讯 Robotics X 实验室公布最新机器人研究进展,首次展示在灵巧操作领域的成果,推出自研机器人灵巧手 TRX-Hand 和机械臂 TRX-Arm。据介绍,灵巧手 TRX-Hand 拥有像人手一样灵活的操作能力,可适应不同场景,灵活规划动作,自主完成 " 操作 "。
. R; i: d: W: t& x( E5 t马斯克认为,人形机器人可能超过人类数量,其长期的价值可能比汽车产业更大。机构分析指出,ChatGPT 作为 AIGC 领域顶尖的模型,有望加速人工智能在各行业渗透,颠覆现有的生产力形式。机器人将会成为一个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一体的核心载体,拥有较为广泛的产业应用。与此同时,特斯拉、小米等科技巨头相继推出人形机器人解决方案,为人形机器人领域注入强心剂。3 M' M0 P% P% y0 v8 M0 s
鸣志电器(603728)的多种电机、驱动与控制系统、精密直线传动系统和减速机产品在移动服务机器人的各个运动功能模块中广泛适用,公司已在为服务型机器人的客户提供相关产品。2 c1 @. ]8 ^! f- i2 o1 F& E
天奇股份(002009)全资子公司无锡天捷自 2017 年起总承包建造了深圳优必选位于昆明、深圳、重庆、贵阳等多地的人形机器人装配线项目,目前均已陆续投产。
* G! w. o9 R, E" w" k( t- R必读要闻四:Chiplet+ 数据中心 +5G+ 新能源车,这类材料需求空间有望持续打开
8 o! }- N6 C6 n" L( iAI 领域对于算力的需求不断提高,当前以 Chiplet 为代表的先进封装技术高速发展,成为提升芯片性能的重要途径。高性能封装会带来散热新需求,高性能导热材料成为刚需。& c1 `9 k! f) ^3 F
机构预计,随消费电子设备、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高端化以及 5G 的持续建设,单位体积电子设备上的散热需求将进一步提高,相关的导热、散热以及封装材料需求有望持续打开。由于本土替代的空间广阔,国内企业有望在这一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成为全球市场的竞争者。
; a( x8 ~/ a1 P! D$ W# T阿莱德(301419)导热相变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高触变性、低挥发性、表面具有一定自粘性且易于操作,公司产品可应用于光模块、人工智能服务器领域。6 h, l$ E) Z. V" {
飞荣达(300602)拥有导热材料及器件生产的先进技术,产品主要应用在网络通信、数据中心(服务器)、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光伏储能、医疗及家用电器等领域。
' W7 C0 J8 e) s0 l! \- o钛小股 · 钛媒体财经研究院 6 T) v; L% H ^
2023.04.27
% |0 o) Z! [. d' s" ?# d下载钛媒体 App,关注更多财经投资机会!. Y2 a7 E4 h u- n$ T' r% H5 ~0 D2 u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