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石川
0 B/ u: [" G. N/ U今年的五一小长假,热门景点游客爆满,很多餐饮消费场合也人气爆棚。这番盛况,人们早就有所预料。比如,五一小长假前,就有报道称,故宫博物院、八达岭长城、泰山景区等多个热门旅游景点 " 五一 " 假期期间的门票已售罄或部分售罄。" S/ W: C+ ~) b7 ^9 z1 a' A
而国铁集团此前发布消息称,自 4 月 27 日至 5 月 4 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 1.2 亿人次,较 2019 年同期增长 20%,超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日均发送旅客 1500 万人次。一句 " 超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传递出明确信号:这个小长假,承载着太多人的出行渴望,也托举着太多人的 " 诗和远方 "。
2 n9 Q6 f$ s7 ]- k4 M( ?- ?6 V人们出行热情高涨、消费意愿大增,并不难理解。一个原因是,这是国家实行 " 乙类乙管 " 政策以来的首个五一小长假。趁着这 5 天假期,很多人都想出去走走看看 " 撒撒欢 ",抑或回老家看看亲人。
, C& R j3 X W8 c8 s$ A) K- c此外,各地相关部门、商家等,也积极采取富有诚意的方式 " 揽客 ",吸引各地游客来此打卡。比如,一些地方政府纷纷发放消费券,其逻辑是,投放消费券可带来乘数效应,产生数倍的直接消费。
) C8 E$ U: L) x. S9 _: `: @+ |据专业机构预计,今年五一小长假,全国出游人数会超过 2 亿 4 千万人次,超过 2019 年同期 4 个百分点,创造 1200 亿元消费。结合目前各地的消费态势看,这一预判并不夸张。随着提振消费的政策持续发力,公众消费能力不断提升。从各地擦亮旅游招牌,到着力打造全域旅游,再到推出更富特色的旅游产品等等,旅游与经济发展结合越来越紧密,这对拉动区域经济发展也有积极意义。
" z- E- {3 L% v; Y0 R/ O事实再次证明,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还要看到,公众出游也是提升生活质量的一种方式。在 " 诗与远方 " 中获得精神层面的愉悦,本就是拥抱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
. I! ]5 T) `8 h' X# [+ u2 w+ V+ z5 b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 " 成绩单 "。一季度,随着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各项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政策举措靠前发力,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国民经济企稳回升,开局良好。结合这个小长假的消费情况看,经济恢复得到进一步巩固,回暖趋势令人欣喜。! a, k8 Q9 w e- O6 p0 v
去年 12 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恢复和扩大消费需要多措并举,找准发力点。有专家指出,扩大消费既要关注短期的消费恢复,更要注重长期的消费升级。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必须打破制约消费增长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营造放心便捷的消费环境,提高公众的消费信心和消费意愿。
& }% [" q! R9 H5 L# T E透视五一小长假的消费状况看,各地都在努力优化消费环境。比如,很多地方的市场监管部门主动作为,明确要求住宿餐饮经营者在 " 五一 " 假期期间明码标价,价格变动要及时调整,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消费环境越优化,公众的消费意愿就越提升,经济向好态势就更明显。+ u, f* g- T/ Y4 L. y* w0 z' b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整体平稳。相关部门指出,要加强重点机构场所常态化疫情防控,方便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健康、祥和过节。我们在出游时,也要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就能玩得更舒心,旅游带来的叠加效应也将发挥得更充分。(王石川)
# A6 E& W& A- O# X U7 ]7 G [ 责编:刘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