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机构及其人员不得从事医疗诊治活动,包括使用针刺、瘢痕灸、发泡灸、牵引、扳法、中医微创类技术、中药灌洗肠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侵入性或者危险性的技术方法;开具药品处方;给服务对象口服不符合《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清单》规定的中药饮片;开展医疗气功活动;国家中医药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诊疗活动等情形。”
8 n d: }6 U# q: T6 c, y5月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对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内容、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人员等进行规范。/ Y$ _0 y& D1 |+ u e
8 Z/ [; |6 |9 m \, d/ D7 f: c* P' C8 \' G1 y2 b/ E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发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通知截图。
+ T* C0 i0 }6 I$ ^- f$ N) C8 S) {! `“《规范》的发布对行业管理来讲是一件好事,明确了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通过规范管理,加强相关中医养生保健从业人员的培训,掌握中医养生技术的适应范围,将来更好地为大众提供服务。此外,也让行政监管部门有法可依。”5月7日,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秘书长杨金生对记者表示。
; s5 `) V2 \" a2 B' C该规范适用于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的经营范围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非医疗机构。所提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开展保养身心、改善体质、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非医疗性活动。
7 _* N5 j* \8 t: F. c“中医在预防、保健、养生、治未病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保健调理如刮痧、拔罐、按摩、足疗、芳香等特色保健技术都得到老百姓的青睐。近年来,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卫生健康方针,开展了全方位、全周期的中医药保障群众健康服务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仍有部分中医养生机构存在扩大适应范围、夸大养生疗效、把医疗技术当养生技术应用等问题。”杨金生说。0 y0 S2 J% L: P
《规范》明确提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健康咨询指导、健康干预调理、健康教育等,如为服务对象提供中医健康咨询服务,制定个性化中医健康干预调理方案,提供规范的中医特色健康干预调理服务,向服务对象介绍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理念和常用方法,以及常见疾病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等。' g4 A! `( ~' Q
杨金生表示,养生保健机构不具备医疗资质,老百姓一定要区分清楚养生机构和医疗机构。如果身体有疾病,应该去正规医疗机构就医,如果是健康人的调护保养,或是亚健康的康复等可以去养生保健机构。& q- ^. _% N! A
来源 | 人民日报
# [5 s3 a7 l& ^ E w责编 | 陈淑冰! M, a) X2 k3 x, H6 U: j$ e
编辑:吕凌棘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