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 l; ~- ~5 N/ j; ~6 z% f/ `# n4 [
; u8 y8 |0 G; O1 @& o+ l4 e' N* f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2 @2 a3 x5 C- _文|花儿街财经,作者|侯煜,编辑|罗卿
" V. P2 ^: m$ t/ X" f+ g沉寂两年的 OLED 市场终于有了声音,在 " 停更 " 一年的家博会上,全球最大彩电企业三星电子发布了业界期待已久的 OLED 电视。7 }* n) A# r0 Y* i' f
长期观察家电产业的分析师刘步尘感慨道:" 三星离开 OLED 市场 11 年后,终于归队。" 他认为这对 OLED 产业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 I5 X% k! p& V8 W" o1 p/ h
对于只争朝夕的彩电市场,11 年太久。从 2012 年至今的 10 余年中间,大尺寸 OLED 产业发展一波数折。2019 年之前, LG Display 在中国市场卖力推广,并通过合纵连横的方式调动下游合作伙伴的积极性。
|6 K: A, {- C; n0 U4 X) AOLED 电视即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视。与液晶显示相比,OLED 显示结构更为简单,不需要背光源。所以,OLED 显示具有轻薄、柔性可卷曲的特点。理论上,OLED 显示器可以附着在任何透明或不规则的物体表面,为显示无处不在的未来世界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 E' [& o6 w# ~; z+ \2019 年前业内有一种普遍的认知—— " 不做 OLED 就 out(落伍)了 ",对于下游企业而言,没有谁想错过新的发展机会。于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尤其 LGD 广州 8.5 代线的参股方创维,旗帜鲜明地支持 OLED 产业的发展,并投入巨资。' d. w/ Y9 S( c% ^
2019 年底暴发的 Covid 19 是个拐点,在长达三年的 YQ 期间,中韩之间的民间交流和跨国通商的效率受到了严重的影响,LGD 在市场推广端变得沉寂,花费数年时间教育好的市场一点点被遗忘,OLED 几乎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中,创维也经常被媒体揶揄 " 押错了宝 "。
1 }8 H8 M9 V L- O4 S+ J9 C2 ^2022 年的秋天对 OLED 产业来说,更像是至暗时刻。YQ 封控遥遥无期,中国彩电企业相继推出 Mini LED 产品,每家企业都像是掌握了整条产业链的话语权。2022 年 9 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评价 " 海信 ULED X 显示技术超越了 OLED 的画质效果 ",这就像是盖棺定论—— OLED 的优势已经完全被覆盖。按照 Omedia 的数据,大尺寸 OLED 面板在 2022 年的单位出货量同比减少了 8.4%。7 ?9 F9 i Z7 z, k1 i
当时创维在回复《华尔街科技眼》的声明中,也承认 " 因势而变 "——已经在 2021 年展开了 MiniLED 布局。- g' H8 g8 ]5 x$ Y: Z
2023 年解除封控措施的中国带给了全球产业界诸多想象。尽管 LGD 沉寂了,但作为全球显示产业 NO.1 的三星偏向虎山行。在三星自研的 OLED 技术成熟后,要把 OLED 推向全球最大的整机市场——中国。按照三星官方的话术,就是将 OLED 显示产业推动至 " 新的发展周期 "。巧合的是,三星发布 OLED 电视那一天,最后一批国家入华核酸检测的要求被取消,中韩的通商更加便利。0 r) a8 n( g/ S
蓄势十载,三星再入 OLED 电视市场
* i. T$ ]7 k: x9 b( `2 i, Q# j# q2 b曾经站在 OLED 电视对立面,大力推广量子点电视的三星 , 选择在 AWE(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 ) 期间发布 OLED 电视。AWE 是家电行业在中国本土最大的展会,在家电行业地位不可小觑。有意思的是,三星推出的两款电视搭载的正是神经元量子点处理器。可以说,三星的 OLED 电视是以量子点技术为基础的。
H$ ~! t2 Q" B% ]对此,三星电子大中华区消费电子营销部副总裁孙志涛指出:" 三星凭借其自有的优质面板和半导体技术推出的 OLED 电视,能满足高端市场差异化消费需求。"
9 b3 H" F& i' A9 H& b4 T" w; A实际上,作为全球显示产业的 NO.1,三星在 OLED 技术上起步很早。自 OLED 面板显示诞生以来,在技术被分为两大流派。作为全球平板显示领域的两大巨头,三星力选择 QD-OLED 彩光技术,LGD 则在大尺寸面板上坚持选用白光 OLED 技术,两家巨头被业内称为 OLED 市场的双煞。* C' Y8 j, D' b) D3 ~
不过之后市场表现有此消彼长的味道,LGD 不断从幕后走向台前,显得较为高调。从 2014 年上半年开始,中国国内整机企业的新品发布会中,上游合作伙伴 LGD 都会作为嘉宾参与,并向媒体和公众介绍 OLED 面板的特点和其技术优势。从 2016 年开始,在 CES 等大型活动中 ,LGD 单独设展台向外界展示 OLED 显示方式,成为为数不多的上游参展商,而三星却显得异常低调。0 E- D3 w1 ]5 J V/ q% }
三星和 LG 在彩电市场竞争激烈,在液晶时代,LG 已经无颠覆三星彩电帝国之可能,于是把希望寄托于 OLED 时代的到来,希望借 OLED 实现弯道超车。" 三星是液晶电视时代最大的既得利益者,而 LG 则希望通过技术的迭代颠覆三星建立的电视帝国。既得利益者在技术的推广上显然不及颠覆者主动。" 刘步尘认为。
8 n* l9 c, B4 S1 B0 B此外,三星一直不愿承认 OLED 的技术优势,还因为在过去的十年间 LGD 在 OLED 产业领域的布局走在了前面,而三星的 OLED 技术还不成熟。2012 年 12 月 LGD 在全球就实现了 55 英寸 OLED 电视面板量产,开启了 OLED 市场。2015 年 LGD 的 8 代 OLED 生产线产能增加 2.6 万片(玻璃基板为主),生产能力提升至 3.4 万片。0 {2 V# f7 z8 I+ L. i4 F
为了早日赶上 LGD,三星 " 暗中布局 "。2016 年三星 Display(三星旗下面板公司)在 OLED 工厂和设备上增加投资 74.7 亿美元。2021 年,《华尔街科技眼》曾独家报道,三星 Display 在韩国忠南牙山市举行 QD-OLED(以下简称 "QD")面板出货仪式,宣布正式进入大型 OLED 面板市场。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表示,到 2025 年为止,三星对 QD 的投资将达到 13.1 万亿韩元 ( 约合 703 亿元人民币 ) 。
" @! Z$ \/ s# a8 uOLED 中国市场普及阻力重重2 E) ]$ I, G+ e/ c b8 F/ p
2019 年之前,作为显示产业的风向标企业,三星、LG 的一举一动都能引发业内关注和跟风。三星此次此番动作,是否会引起新一轮的站队呢?
2 p. _7 Z( i4 ^* q. w2 I p从整体产业环境来看,2016 年 9 月萨德事件和 10 月手机电池门事件后,韩系科技公司在中国的市场影响力大幅下滑。业内普遍认为,三星、LG 在中国的市场影响力不及以往,难以回到 " 振臂一呼,追随者无数 " 的市场地位。3 {$ q# @% X) G" [3 W3 ~0 A
此外,各家企业也有自己的考虑。比如,海信凭借 ULED 和激光技术,实现彩电销量全球第二后,不再盲从于韩系厂商。海信内部人士称,海信也有少量 OLED 电视产品,但主要方向还是激光和 ULED。
* G- E7 ~3 L" X$ \6 A6 p已经有沉没成本的创维怎么看待三星发力于 OLED,三星此番发力是否提振创维对 OLED 发展的信心呢?截至《华尔街科技眼》发稿时,创维方面未做回复。不过,创维推出的全新壁纸电视 A7D 也在 AWE 亮相。有意思的是,2017 年推出的首台壁纸电视 W9 是 OLED 产品,此次则是贴合度高的 Mini OLED 电视。6 d# T1 S. O+ `
实际上 " 壁纸电视 " 这一叫法发明者并非创维。2016 年,LGD 高层宴请中国媒体,在席间为超薄 OLED 征集中文名,最后选中的就是壁纸电视。由此可见创维对 OLED 的宣传有一种的复杂的情愫。% k) n: J8 }& @/ V& q9 ]
其他的企业也都没有明显的意愿。之前三星大力推广量子点电视之时,TCL 跟风推出量子点电视。实际上 TCL 一直模仿三星,TCL 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在接受《华尔街科技眼》专访时曾表示,TCL 一直在学习三星。不过目前,TCL 在 Mini LED 的发力越来越密集,在本次 AWE2023 上,TCL 发布了 TCL X11G Mini LED 电视。TCL 将自身定位为 "Mini LED 技术的推动者、引领者 "。7 }4 h, T' `6 }& Z0 i0 b
长虹和康佳未表达清晰的产品主张,这两家企业既有 OLED 产品展示,又以液晶电视为主打,试图在液晶和 OLED 之间寻求平衡。
0 k9 a4 ]3 r5 x8 q- j对此长期关注显示产业的资深观察人士马聪认为,实际上要想客观评估三星的影响力,要区分开中国市场和全球市场。三星连续 17 年稳坐全球彩电行业销冠宝座,对全球产业界的影响力还是不容小觑的。中国市场有其特殊性。他特别举出了一组数字,大尺寸 OLED 在全球市场的渗透率达到 10%,而在中国只有 3%。4 v2 ^+ V) p3 a& X3 s
马聪补充道,特殊性的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中国的彩电市场是由供给侧也就是上游决定的。& P; [; B. z4 O
中国的面板双雄京东方和华星光电是三星直接的竞争对手,也是中国彩电企业上游最重要的供应商。目前来看,以上企业还不具备大尺寸 OLED 的量产能力,所以为强化自身优势,大力推广 Mini LED 和 Micro LED。
, E0 [! @7 [6 R* G U另外还有来自政策方面的阻力。2021 年 8 月前,以 " 节能 " 著称的 OLED 电视却没有能效标识,自然也就不会享受能效补贴。2021 年 8 月之后,GB 24850-2020《平板电视与机顶盒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正式实施, OLED 才有了能效标识。行业人士称,这算是一定程度的 " 行业保护 ",不过屁股决定脑袋,这也不难理解。' t% x7 `, f' v6 C: u; m7 Y% X8 p
上游企业减配以提升 Mini LED 价格优势
/ X6 H) _: e' s+ U4 ?所以,就目前来看,OLED 成本降不下来,加上 Mini LED 的显示效果在提升,OLED 对中国彩电市场的影响就要大打折扣。OLED 直面的竞品就是 Mini LED。
" R- @7 x# P, f; x# eMini LED 有两种类型,一种是 Mini LED 直接显示,另一种则是用 Mini LED 来做背光源的液晶,也就是业界常说的 Mini LED BLU。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 Mini LED 是后者,也还是液晶的改良产品,仍然需要背光。! z9 P, c0 _* t
马聪认为,目前 Mini LED 配置很灵活,做高分区暗部表现接近于 OLED, 分区低一些则能实现比液晶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所以在现阶段,在 OLED 面板价格仍然居高不下的背景下,Mini LED 是下游整机厂商更倾向选择的产品。 m" F; y! S4 i1 z$ ?; `: \
《华尔街科技眼》了解到,为了充分体现价格优势,中国液晶厂商在背光分区中减少灯珠数量,以降低成本。尽管这样的维持高性价的方式有些刻意,但高端的 Mini LED 成本已经有超越普通 OLED 的趋势,为提升性价比优势,也并无其他办法。
* U+ D6 x, T# \不过,用改良型液晶与 OLED PK 的意义并不大。马聪认为,未来的显示产业注定是自发光技术的天下,但不好说是直显式 Mini LED 还是 OLED。8 u. W" W6 l" r2 A- p
这样的情势下,上游中国面板企业可能要像当年的三星一样,秘而不宣,暗中磨剑紧追 OLED 发展节奏,毕竟再怎么改良的液晶也还是液晶。截至《华尔街科技眼》发稿时,中国上游屏企不愿对此话题做任何回复。
h" K- f5 g# F2 W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