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6.18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7|回复: 0

美国有人对大疆下黑手了,事情很不简单

[复制链接]

1610

主题

651

回帖

640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6408
发表于 2023-5-16 15: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苏州
原标题:美国有人对大疆下黑手了,事情很不简单
* M  E0 A+ Q8 z2 _* }                          (一)6 h) h7 p" X0 u+ h) }
全球无人机哪家强?
* y- a( s9 j' C& P" g 毫无疑问是大疆!
& \1 Y7 v9 y8 h2 p7 w% H% t 在民用无人机领域,中国走在世界的前列;而大疆,则走在中国和世界的最前列。
0 j8 K/ }( z1 } 但就是这样的领军企业,美国有人最近下了黑手。
* r% s+ ?- y* o1 i, c/ b( U 还不是我们熟悉的长臂管辖,而是更狡诈的专利手段。) T0 F* Q: I4 F% L; S. ~3 ^
今年4月21日,美国德克萨斯州韦科市联邦陪审团作出裁定,大疆生产的无人机,侵害了美国德事隆(extron Innovations)公司的两项专利,需赔偿2.79亿美元(约合20亿元人民币)。
+ n/ {5 h  ~: O/ @( _ 一把,就是20个亿人民币。8 Q" x; U+ h/ |+ I9 L
够狠吧!
6 g8 Z$ `8 Z) g/ c6 ?# p+ ?6 { 但这还不是全部,据悉还有几项专利官司在酝酿中,不排除又是同样的套路,同样的结果。
0 c3 e6 k6 V4 k7 Y+ t; d6 Y8 L 德事隆是谁?
7 A0 l  M; d, o$ m3 L  o8 t 做到世界第一的大疆,真剽窃了德事隆的专利了吗?1 ]' k. h! n! N" }, a
事情真没有那么简单。  G( u& P$ W6 `, h0 c* D
看德事隆自己的材料,这是一家市值 117亿美元的多产业集团公司,旗下33,000 多员工遍布全球,在中国也有不少业务。
( i& ^, `8 l+ D4 z 说起来,德事隆1923年在美国以消费纺织品起家,后来通过各种收购,建立了多产业集团企业。1960年,德事隆以3200万美元,收购财务陷入困境贝尔直升机公司(Bell Helicopter),转型成为一个军工企业。
9 |. r9 \0 ^4 u/ u' R/ s1 w( M' J 请记住,这是一个多元化跨国企业,但主要产品是军工。$ P: w! W' i, T  y0 G  E2 t( u, _
这次诉讼的两项专利,一项是德事隆公司2004年申请,并在2011年被批准的“远程跟踪控制技术”(专利号US8,014,909);另一项是德事隆公司2011年提出申请,并在2015年被批准“飞机自动悬停控制技术”(专利号US9,162,752)。3 @7 @. ]* |( [9 a
据悉,2019年,德事隆还曾联系大疆,有意将相关专利出售给大疆,但大疆认为,自己早就有了自主研发的技术,而且,两者专利没有相关性,因此自然就没有下文。
) u$ q6 j% W- ]3 ?# w 然后就是官司了。
7 C/ [" \% o4 K- T: c 2021年德事隆将大疆告上美国法院,要求大疆支付3.67亿美元(约合25亿元人民币)的赔偿。最终,一番法庭诉讼后,也就有了不久前近20亿人民币的赔偿。
2 m& a+ |& F, i" l2 u 这样的判决,自然大疆强烈喊冤。* N. J# d+ I9 F( A- }" |
在一份声明中,大疆明确将继续上诉,“大疆不认同此次陪审团的判断。大疆的产品没有使用德事隆的技术,对方是一家军用直升机公司,而我们是一家民用无人机公司,完全不是一类产品……”  M7 x1 B2 h$ N0 J8 Q
(二); W/ x( h, p% {8 |
我不是相关领域的专家,但看材料,大疆确实很委屈。
% h8 g) E6 u6 z" }% J' k 第一,两家公司,技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
8 u, P" ]* L7 P 毕竟,德事隆主要从事军战斗机的设计制造,而后也偏重在军用直升机领域。而大疆是民用无人机领域,领域明显不同。$ G8 u0 ]6 x: L2 f; Z. A7 a0 D  c
比如悬停技术,大疆和德事隆的技术,路径就不大一样。按照一些专家的看法,德事隆公司的悬停技术,悬停过程中需要飞行员的操作,通过控制机械和液压系统来控制飞机;而大疆无人机的自动悬停功能,只需通过手里的遥控器操作即可实现。
% h% D6 v% a, u4 j5 S/ j4 u 作为全球民用无人机的领导者,大疆牢牢掌握着这一领域的核心技术,并在全球拥有超过8,000项专利。
. F) M( a) u/ Q8 E3 ]( F 按照一些业内人士的说法,正因为在民用无人机领域,美国没有公司可对大疆发起有威胁的专利诉讼,因而转向军用飞机科技领域寻找机会。德事隆的做法,就是一个例子。, I# {5 _" l3 d1 ~% S
第二,从时间点看,德事隆专利站不住脚。
- s) `' \6 m5 ?: N/ e 大疆很委屈的一点,就是自己明明技术在前面。
; h$ p& E- Q8 G/ n5 N% D3 J8 v; d 比如,“自动悬停控制”,德事隆公司2011年7月14日提出申请,2015年10月19日获得批准。1 D3 C$ v4 c6 P  U% L. l8 d1 x
而早在2009年,大疆公司在其XP3.1飞控系统中,就公开使用了德事隆公司声称侵权的悬停控制技术,比德事隆提出专利申请的时间,还早了有两年。
7 z, r0 y# a  K: B 后来申请的专利,要求早使用该技术的公司,赔偿相关损失。显然,这样的专利侵权,在事实上缺乏合理依据。
* ?; F4 ^7 I# P9 n9 \ 第三,德事隆的专利,不具备创新性和有效性。# R/ j! c' ], V5 @2 `
更要看到,德事隆申请的两项专利,还并不是两个已用于实践的现成技术,而是两篇出自前贝尔公司工程师之手的科研文章,主要用于学术理论目的。
- D2 F/ L- c2 A 这两项技术,在中美两国的学术期刊也经常有讨论。
5 @8 O9 W6 O# Z) z' @: O* S( u6 F/ { 也就是说,不管是德事隆还是贝尔,都不曾基于这两项专利基础上,量产过任何消费级的民用无人机。0 Z6 L7 x) G+ p3 _
事实上,从专利角度来看,这两项技术在申请专利之前已经成为现有技术,并不存在任何可专利的内容,专利应是无效的。
/ o- [0 m% Z2 ^, H! j$ O7 D& M( M* r 但为什么德事隆还是要发起诉讼?
, r* v# |8 p/ r( T 原因不得而知,但不容回避的一点,就是一些西方人喜欢用的专利陷阱。. q4 B8 O4 @! u3 j+ O# Z
即通过恶意申请获取他人技术相关的专利,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诉讼或索赔的行为,目的是为了阻碍、排除竞争对手,获取不正当的经济利益或市场优势。
% l$ x" N  ^* H7 T 同时,德事隆还利用了美国国内现在的反华情绪,在大疆身上泼脏水,然后引导陪审团作出有利于自己的裁决。
; [; R4 q* V, }  E' p 比如,在专利庭审中,德事隆一直强调大疆是一家中国公司,还被美国列入出口管制黑名单等与案件无关的信息,按照一些观察人士的话说,就是希望煽动和利用反华情绪,争取到对自己有利的判决结果。5 {& c' K# k, B4 b+ O  A
美国法制评论媒体《法律之上》(ABOVE THE LAW),在一篇文章中就指出:“虽然很难准确知道,这些信息对陪审团产生了多大影响,但一家美国军方批准的著名军用物资供应商,和一家被列入美国政府禁令名单的中国公司,这样的对比,还是会很大程度上影响陪审团在此案中的观点。”4 [, ^& k; w  l% i0 U8 m( R3 _: a
这样的操弄,大疆自然输得心不服口不服!
. v" ?% ~" L3 Y& G$ g4 h5 c2 ~ 还是那句话,你发展强大了,你有了全球影响力,你就成了美国某些人的眼中钉。
; D1 R+ @1 M4 Q 3 W( t( J3 [: L6 C: `4 {
(三)
3 z9 M+ H; G  f/ |0 }5 I0 ] 值得警惕的是,这只是美国对大疆下黑手的第一步,不排除德事隆等其他公司,借助其他的所谓专利,继续对大疆下手。
  p& o: \& G: H+ W1 V 同时,也不排除其他美国公司,借助这种方式,对中国企业展开恶意狙击。
* s' f! V: ?8 }0 q 如果中国企业服从裁决,那意味着巨额的赔偿,甚至失去相关的市场。如果中国企业不服从裁决,不作出巨额赔偿,那美国可能对中国企业施加更严厉的制裁,乃至全球的“长臂管辖”和绞杀。' i$ s$ P) G5 P$ e# D6 m7 P+ b
坦率地说,大疆输掉了官司,可能也确实大意了,认为美国是法治社会,哪知道还能搞出这样一出?
0 q; m1 K3 D3 k+ U. M7 g 怎么办?; b" ?% p, ]1 k8 U
完全我的个人看法。
& V' m( x5 c/ a, m6 S7 J 1,上诉,坚决上诉。
4 i- a7 m$ I9 p0 S- ?$ ^ 大疆这次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聘请更精干的律师,坚决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忍气吞声,只能助长对方的得寸进尺;主动进攻,才能让对方不敢过于嚣张。我们不能完全相信美国法律,但还是必须穷尽自己的所有手段。
, H# {* e* L+ Z( j: {4 J 2,不能默不作声,也要争取舆论支持。
+ ]5 N: k7 J) Q 虽然美国的舆论风向,我们也是知道的。但这样明显的证据,美国陪审团视而不见,还是让人震惊。这也提醒我们,不管是大疆,还是华为,还是其他中国企业和机构,必须切实要加强外宣工作,至少要让美国舆论知道,他们蒙受的不白之冤。
, r( Z! P. A7 v0 G6 U 不指望美国人支持我们,但至少也让全世界看到,美国有些人的两面嘴脸。
( T  p4 Y3 p: f  D3 L! c 3,采取手段,进行法律博弈。
3 Q, I8 I9 L: M  n) D6 F 美国有美国的法院,但中国也有中国的法律。我觉得,如果美国法庭这样枉法,那中国法律就应该站出来伸张正义。' [2 s% i3 M" }, N! Y
华为就干过一件比较漂亮的事情。此前,IDC拟授权给华为的专利许可费,远远高于苹果、三星等公司。当华为不接受时,IDC将华为起诉至美国特拉华州法院,并向美国国际贸委会(ITC)起诉,称华为侵犯其7项标准必要专利,请求对华为启动“337调查”,并禁止华为制造、销售、进口相关产品……
3 ]2 @% G3 \* C; \- F 华为也没客气,当即将IDC诉至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IDC违背了其承诺的义务,请求法院判令其按照“公平、合理、无歧视”(FRAND)原则,确定IDC就其标准必要专利许可华为的许可费率或费率范围。! S7 a4 |$ Z7 ?6 V# s
最终,深圳中院裁定,美国IDC公司构成垄断,须赔偿华为公司2000万元。IDC不服,上诉至广东高院。后者于2013年10月作出终审,基本维持了一审的裁决。1 ?" q4 c" w' E, Z+ ~- ?, a  _9 X6 x
后来,又经过一系列的博弈,华为和IDC最终达成和解。
$ a( @8 Z* l) o% c3 W 当然,法律手段不是枉法,而是让判决更加公平公正。而且,也要看对方公司的业务范围,如果对方就是碰瓷,就是耍流氓,我们也要更要针对性。
* ]4 |+ O8 k+ I 4,中国政府也须未雨绸缪。
: B5 }5 j/ f& { 上面讲了企业层面,政府怎么办?8 Q! \, ~6 @5 x# u& X! O
我觉得,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枉法的手段,我们肯定不会去做;但针对外国枉法的做法,我们要坚决的斗争。
" O. |7 y' Z* u' k/ O 企业的资源毕竟有限,但政府手里肯定有很多工具。中国这么大的体量和影响力,美国有些人也不得不有所忌惮。6 F* p/ m; u) K. P: F# D
我们不惹事,肯定也不怕事。来而不往非礼也。
, G1 I. e' r- s0 @; w2 L 这也提醒我们,中国创新的潜力,美国一些人对中国企业的忌惮。
5 b9 H. V2 G- o9 C6 [# P+ e3 o 可以肯定的,我们越是发展,人家越是忌惮;但人家越是忌惮,我们越是要清醒,要冷静,要苦炼内功,要利用好全球资源全球市场发展自己,提高国际竞争力。. x6 ?2 {, A9 s' R
这是一场艰巨的斗争,但面对残酷的现实,必须居安思危,要敢于斗争,更要善于斗争!
; z; Q! B; [. L( R$ ` 风物长宜放眼量,做好最坏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吧。中国这样,中国企业,也是这样。
- R! ]; O5 h6 B( Z! f# y7 p 来源:牛弹琴
4 ]9 P- c* s1 H2 s 流程编辑:tf03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帖子地址: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5 19:59 , Processed in 0.03886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