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阿斯马拉 5 月 15 日电 通讯:中国医生以医者仁心架起中厄友谊桥梁4 I" ?% i" |* V# E6 k" R9 d+ j! j
新华社记者刘万利汪平& d& ~/ v8 I1 e0 d" V" x. J6 e& D
" 每个人都会谱写属于自己的生命之歌,只有长满茧子的双手才能为伴奏歌曲的吉他调音定调……我们的细胞仿佛在演奏一曲交响乐,从出生的欢歌到离去的低吟。" 选择成为医生,源于塞莉姆 · 基达尼 · 沃尔杜对生命的崇敬。越深入学习医学,她对生命的感悟愈加深刻,写下的诗歌也更朴实动人。! R* ?; W, n7 P% e2 X3 p x8 C; `
在厄立特里亚首都阿斯马拉市中心的奥罗特医院,沃尔杜发现这里有许多中国医生与她一样将救死扶伤视为崇高的使命。半年前,沃尔杜开始与中国医生结伴出诊,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给她留下深刻印象。
! m8 j7 V8 _9 {: m9 ^% d' t# k奥罗特医院是中国向厄立特里亚援建的第一个成套项目,自 2003 年竣工投入使用后成为该国最大的综合性医院。
! m; T. [5 F, K4 k! b! I# K" j今年是中国与厄立特里亚建交 30 周年。自 1997 年以来,先后 16 批共计近 300 位中国医生来厄工作。第 16 批援厄医疗队队长朱振军说,所有在厄中国队员将以实际行动践行 " 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 " 的中国医疗队精神,努力在中厄人民间架设友谊的桥梁。
* G. M( i6 S, x门诊楼一层的 24 号诊室是医院最忙碌的房间之一,王玉莉和医疗队另外一名医生乔松鹤作为厄立特里亚国内仅有的两名神经外科医生每天要接待数十位病人。7 o" X4 J- ^- F2 A
" 中国医生每天接诊大量病人,休息时间还经常参加会诊,非常辛苦。" 沃尔杜说," 他们精湛的医术和责任心赢得了当地患者的信任。"
4 a, p' `: ?! R& l* a( v在奥罗特医院,厄方医生特别重视中医,在接诊时将大量患者转至中医诊疗室。良好的治疗效果也使中医在阿斯马拉市颇有口碑,每天都有约 80 位患者前来接受针灸推拿治疗。6 C; O+ o# ?( q: l, }3 _. e
在中医诊疗室,12 岁的安瓦尔 · 阿米尔静静地躺在床上接受针灸治疗。因患格林巴利综合征,阿米尔一度全身瘫痪。经过 3 个月的药物和针灸治疗,他现在已经可以在别人的搀扶下缓慢行走。针灸治疗结束后,阿米尔的父亲向医疗队医生徐征华微笑致谢。( q& f7 d" \$ J" O. r( q
" 虽然语言不通,但是我能感受到患者对中国医生和中医的信任。" 徐征华说。$ W/ A$ C- o! C; }( d
"30 年来,厄中两国建立了稳固的双边关系,尤其在医疗合作领域。" 厄立特里亚卫生部长阿明娜 · 努尔侯赛因说," 中国医生为我们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7 n( x' {; m' O- l
从医学院毕业正式成为医生时,沃尔杜曾说:" 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希望我能够在病患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成为他们故事的一部分。" 她的想法与远渡重洋的中国医生不谋而合。3 k( I$ I; s7 x" g4 R5 h. i
" 我从中国医生的眼中看到他们对患者的关心与真诚,这最令人敬佩。" 沃尔杜说。(参与记者:邓敏、王冠森)
4 ~6 x0 j! M4 w7 o- X7 ^1 N% `【纠错】【责任编辑 : 邱丽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