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何秀荣:北京“土特产”要盯住两千万市民的消费需求: E" u5 r9 {; K% p; W( N
北京是一个近2200万人口的大都市,超大的消费空间,如何推动北京的乡村发展?挖掘北京“土特产”潜力,助力乡村振兴,如何利用好北京本身的城市特点?对此,国务院参事、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何秀荣表示,“北京的特点决定了乡村振兴中的产业特点,农业产业应当是都市农业型的,产业融合应当是充分发挥首都明显的科技优势和巨大的消费市场。从目前看,北京农业农村开发利用这个2200万常住人口的巨大市场的潜力还很大。”
4 A2 Z. {0 s' U8 T* k" z$ l ! ^. w6 l3 u) o2 V9 H3 P/ U7 b
国务院参事、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何秀荣,在信心与繁荣——2023新京智库春季峰会主题论坛上演讲。
7 y% _* a3 t$ X9 L8 z: ? 全面理解“土特产”,不只有农产品
* t2 V/ P* d! d% U9 ?& Y- V 新京报:充分挖掘和发挥“土特产”的作用,你认为北京的“土特产”该如何挖掘?
9 e! z3 e; L# h 何秀荣:过去许多人理解“土特产”,往往觉得就是食物为主的土特产品,但今天的含义,远远超出这样的理解。土,应该指一方水土、乡土资源。特,指自身的区域特色。而产,不仅是食用农产品,而且包括产业融合的产品,如乡村旅游业的旅游产品,一定要从全产业体系的角度去理解。当形成一个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延长了供应链,那么一整套产业体系就出来了。只有这套特色产业体系出来之后,土特产才真正发挥了作用。# [7 X5 V/ p/ \0 ]
新京报:北京农业产业建设,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 v& B, _+ d/ b1 b2 R1 _1 m 何秀荣:北京的农业特色,应该是都市农业类型的。如果做传统农业,北京农业缺乏与其他地方的农业相竞争的优势,但北京守着两千万常住人口,并且是高收入群体,消费市场极其巨大,北京的科技实力强,人才济济,资金雄厚、信息丰富,这些是北京做都市农业无与伦比的优势。北京用地成本高,人工成本高,这就决定着北京必须做高价值的都市农业,而且应当走精品农业的路子。都市农业一定是围绕市民需求来做,目前在这方面有明显差距,比如北京有很多农产品,但是普通的北京消费者能举出多少北京的农产品品牌来?很少。从这点来说,北京就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北京消费者需要什么,北京农业产业就应当紧扣住消费者需求来发展产业、供给产品。) C# G1 n. n0 W ~
特色养殖,为什么比不上南方城市?2 {& E3 @4 b5 f5 T$ t1 p
新京报:当前北京乡村产业的发展中,对本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如何?% g; v0 ^+ I% C4 m6 e0 p
何秀荣:北京本地的资源是什么?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中,本地产品、产业处在怎样的地位?举例来说,北京的水产品消费市场非常大,且消费需求仍在不断增长,但北京自产的水产品很少,高档水产品更少。北京本地的水产品养殖业远远不能与市民需求相匹配。北京具有无与伦比的科技优势,科研院所是全国最密集的,也是顶尖的,但特色养殖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比不上南方城市呢?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庞大的科技力量,也是种业发展的基础,但北京的种业,还需要做很多努力,尤其是从实验室成果要成为产业成果。
' G$ D, W& E4 m. N9 {+ }" j- j- C 新京报:北京的种业发展,应该如何发挥本地特色?
3 z* D2 W- A! R* _+ ]# G6 q 何秀荣:北京种业发展时间短,相比庞大的种业市场,占比还很小,北京每年的种业收入只有数十亿,但全国种业市场超过千亿,从北京的科研机构和人员云集的地位来讲,还是有很大的空间可挖。需要注意的是,北京作为大都市,种业上确实应该多加以考虑和发挥优势,尤其在非大田种植的作物育种中,比如蔬菜、水果等,北京应该作出一定的贡献。7 i- y ?5 q4 c
, j! @9 A1 b. X( J% {6 e
延庆蔬菜大棚里的西红柿。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p& }6 G$ r/ `. C: v" [
京郊旅游,为何留不住人: V' W* F! b5 k, @
新京报:京郊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农耕历史,近年京郊旅游也发展很快,你认为这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
& Q3 d2 I0 h' z" _ 何秀荣: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中,乡村是城市的后花园,包括乡村旅游在内的许多产业,都有巨大的空间,但这个潜力目前还远没有挖掘出来,北京2021年乡村旅游总人数不到2300万,也就是说,北京常住人口每人每年乡村旅游只有1人次左右,从这个数据显然可以看到可挖潜的空间有多大。
: i( q! c# L: M6 O 新京报:你认为,应该如何挖掘乡村旅游的巨大潜力?" A) K3 I( I' T' {3 C& T1 C
何秀荣:应该围绕北京市民的需求做文章。在一些国内调研中,我们看到有些地方做得很不错的,有些做得不太好。在北京,长假期旅游中有大量市民往京外走,这可以理解,但短假期旅游也是往京外走,这就有问题了,北京本地乡村旅游吸引力弱了点,这说明北京对文化、农业、旅游的资源并没有很好地发掘出来,留不住本市游客,放跑客源,这是特别需要重视的问题。要真正把本地的资源发掘出来,服务于本地的市民,留住本市市民游客,让市民愿意去北京乡村旅游,北京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的关键点是要有核心竞争力,形成以市民为回头客的旅游休闲格局。, G) s( O) x3 A. }) K# I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v/ ^1 `* I4 w% K5 N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赵琳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