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斯克,来了。
: x5 F7 y! m8 g0 U/ [4 x+ D7 P" m5月30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访问中国,开启了他三年来的首次中国之行。当天,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会见了马斯克。5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分别会见马斯克。
9 b% F2 c" T: W6 l5 T- y1 f. A马斯克访华引发了海内外广泛关注。受访专家认为,马斯克此时访华很有象征意义,是对 “脱钩断链”的一种否定。
0 ]! T: p% Y0 S+ E, W+ k近期访华的不只有一个“马斯克”。众多外企高管纷纷访华,加码中国,期待继续共享中国发展机遇,以实际行动证明“脱钩断链”不得人心。7 q/ x( l1 d5 f% }5 I$ B. r
2023年5月30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会见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图自外交部网站 V0 X A _+ P0 i
2 |# v; }# l2 A# i
一次适时的访问
' Q5 T0 G) U) ^; q* ~, u7 O; A跨国企业发展需要中国
4 R( u' o9 g2 m! n外界普遍认为,马斯克访华恰逢其时,如今的特斯拉,比之前更需要中国。
. m/ j9 i5 s+ [( J& w6 X现在的中国是特斯拉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上海超级工厂也是其全球最大的生产中心。中国市场之于特斯拉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
6 W7 T7 z' N% E, N1 E尽管马斯克访华的具体行程并未对外公布,但是此时来到新能源汽车发展一日千里的中国,马斯克肯定有一些大事要做。2 Z3 a- `0 N2 x4 {" B
在工信部部长金壮龙会见马斯克时,双方就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等交换意见。
i/ D; a4 `+ W# u F在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马斯克时,双方就中美经贸合作、特斯拉在华发展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6 e3 w$ a+ u$ c5 H! ?) Y8 V
2023年5月31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马斯克。图自商务部网站, R( C( d( V; @! ~! D3 @' }
+ Q) f' {( ?- s1 P `
就在今年4月份,特斯拉宣布将在上海新建储能超级工厂,规划生产特斯拉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Megapack),计划于2023年第三季度开工,2024年第二季度投产。媒体报道显示,特斯拉将从宁德时代采购磷酸铁锂电池电芯。5月30日当天,网络平台流传出一张马斯克与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会面的照片。在此关键时点,进一步推动储能超级工厂显然很重要。9 v7 v! y# D* F( O: k6 w4 `. ~
业内人士分析,马斯克还意在推动完全自动驾驶。在4月19日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表示,特斯拉今年可能会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利润来源。在5月中旬举行的特斯拉2023年股东大会上,马斯克曾指出:“特斯拉FSD(完全自动驾驶能力)将比人类驾驶安全10倍,它比人类驾驶员更好、更安全。”
- e5 v& U- F) L5 j# |, x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5月3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一向欢迎包括马斯克先生在内的各国工商界人士访华,更好地了解中国,推进互利合作。我们乐见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深耕中国市场,共享发展机遇。% }% ~3 j6 P# B7 t& J- \4 B7 ?
资料图:北京时间5月17日,马斯克在特斯拉2023年股东大会上发言。特斯拉中国 供图
: x, J/ D9 g9 E1 _) A( t% f" B4 @ _, Y6 P( w1 U9 o
一个生动的比喻
h: f# y2 E/ [“脱钩断链”不得人心
/ v, P m6 f5 r在秦刚会见马斯克时,马斯克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美中利益交融,如同连体婴儿彼此密不可分。”. z: n: u( l, c
他还表达了一个鲜明的态度:“特斯拉公司反对‘脱钩断链’,愿继续拓展在华业务,共享中国发展机遇。”1 M/ n: z7 D" t( ?% W
在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马斯克时,马斯克赞同美中关系不是零和博弈,感谢中方在新冠疫情期间对特斯拉上海工厂提供的支持和保障,赞扬中国发展的活力和潜力,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愿继续深化互利合作。 w0 G( l2 p) y8 s0 |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对中新财经记者表示,马斯克此时访华很有象征意义,在美国鼓吹对华“脱钩断链”的当下,作为美国高端制造业代表,马斯克来中国访问,很大程度上是对“脱钩断链”的否定,美国政府的所作所为并不代表美国产业界的真实想法。
% I: i4 ?( h; c. j/ K+ H白明认为,这也说明全球制造业对中国是认可的,是有信心的。世界发展需要中国,这不是被某些势力就能轻易断掉的,“脱钩断链”难度越来越大,成本会越来越高。
, R" @' H: o2 r% `4 K# r% Q+ b越来越多的人反对“脱钩断链”。在近日举行的2023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开幕式上,不少与会人士称“脱钩”将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额外负担。日前,德国西门子董事会主席博乐仁、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中国市场不可代替,退出中国市场不是一种可行选项。$ e( q8 Z$ i9 I- B1 e
“我们(美国)应该做的就是跟中国搞好关系,我们需要跟中国做很多的自由贸易,这是我们共同的利益。这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安全和创造性。在两个国家间制造冲突的一切行为都是愚蠢、愚蠢、愚蠢的。”巴菲特的老搭档、伯克希尔副董事长查理·芒格近期在股东大会上连说三个“stupid”。
9 ~. L4 |+ t: m航拍位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殷立勤 摄 8 o: t4 E5 d2 Q9 J( @
0 D- Q$ O5 A, H) D. M6 Y' y一个鲜明的信号
4 M' B+ x9 ~2 U8 ] j持续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6 }0 s2 f4 J) u
不只是在口头上反对“脱钩断链”,众多企业也用加码投资的实际行动对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 k4 A" Z! Q' [* U. s3 G2 w( b) t- ?
阿斯利康在山东青岛投资约4.5亿美元新建工厂、空中客车公司宣布将在天津建设第二条生产线、大众宣布在华投资10亿欧元开发纯电汽车……路透社的一篇文章说,对华投资正在淹没“脱钩”言论。
) \* D+ K: I- _2 R. t9 v# e近日访华的还有星巴克全球首席执行官纳思瀚,纳思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星巴克制定了2025年开设9000家门店的目标,并将继续投资中国,未来中国将成为星巴克全球最大的市场。
B5 R% P( x" k" }6 W8 ]中国贸促会5月30日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外资营商环境调研报告》显示,超八成受访外资企业预期今年在华投资利润率将持平或有所增加,超九成受访企业预计未来5年在华投资利润持平或有所增加。超七成受访企业表示在华产业链布局将维持现状或将对在华产业链进一步本土化。& r* I O. ?* {. ~) B& z1 W4 T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保持恢复向好态势,数据显示,1月至4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近5000亿元,同比增长2.2%。+ o1 ]/ U0 y1 W- l
5月22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上海主持召开座谈会,上海美国商会以及强生、3M、陶氏、默克、霍尼韦尔等美资企业代表参加座谈。王文涛强调,中方将继续欢迎美资企业在华发展,实现共赢。与会美资企业代表纷纷表示,企业持续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愿进一步深耕中国市场。0 n. C- n* S" K; d( w
这些事实和数据表明,跨国企业持续看好中国经济前景,中国依然是全球投资的热土。& |, G# S b4 B4 b0 D: z# m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所言,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我们将继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与各国企业共享中国市场和开放红利。中国永远不会自己关上开放的大门。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