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5月30日,北京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发布《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 f4 @. S/ s2 Q5 N4 E7 z* m: G同一天,北京市政府正式发布《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5 O, a# u& I$ | }, Q5 d9 b7 R; {) [* M' q
1 D. T8 y% R! j4 R8 S$ U; O
5 u M. x, [% k! A0 J& b3 [) N& U
《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解读
% V5 Q3 P' I7 |$ \: L现就《若干措施》解读如下:5 a4 b' d! ~/ d6 J4 \: p W, s
一、出台背景
* N7 i# E T0 S Y$ f7 Y/ S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人工智能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2023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重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营造创新生态,重视防范风险。% [) \0 q/ A+ r
北京高度关注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持续支持本市新型研发机构,聚焦大模型、类脑智能、具身智能、价值与因果驱动的通用智能体等方向开展研究,产出悟道大模型、通用智能体平台等多项重大原创成果,具有先发优势。同时,本市集聚了一批人工智能优势创新企业和科研机构,推出紫东太初、文心一言、ChatGLM、CPM、孟子等大模型产品,并具备商业化落地能力。
) R! l4 ]. a8 U' O( F$ S) w# R近期,以ChatGPT、GPT-4为代表的Transformer架构大模型技术,因其强大的内容生成及多轮对话能力,展现出通往通用人工智能的可行路径,引发新一轮的人工智能创新浪潮。为系统推动全市人工智能技术及产业发展,市政府印发《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实施方案》,聚焦通用人工智能发展,市政府办公厅同步印发《若干措施》
1 d" k6 c6 G( m$ ~) Y/ ]二、工作思路
- Q7 W2 Z) A6 Z! t# E: ]& q- N" t0 u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创新平台催化作用,整合创新资源,加强要素配置,营造创新生态,重视风险防范,推动本市通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创新引领和理性健康发展。围绕创新主体共性需求,推动数据、算力等关键创新要素汇聚与开放;引导创新主体加强大模型等通用人工智能技术体系研究,持续探索通用智能体、类脑智能、具身智能等通用人工智能新路径;加大创新应用场景供给,推动通用人工智能在政务、医疗、科学智能、金融、自动驾驶、城市治理等方面示范应用;不断探索监管工具及监管流程的创新,建立常态化服务和指导机制,推动相关评估及备案流程,为通用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营造包容审慎监管环境。9 R; E$ P3 I7 y
三、主要内容% O- ]+ z* R7 `8 o6 _+ f
《若干措施》针对提升算力资源统筹供给能力、提升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能力、系统构建大模型等通用人工智能技术体系、推动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场景应用、探索营造包容审慎的监管环境五大方向,提出21项具体措施。* @2 K7 E* N, \9 u+ n
一是提升算力资源统筹供给能力。实施算力伙伴计划,与云厂商加强合作,提供多元化优质普惠算力。加快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等项目建设,形成规模化先进算力供给能力。实现异构算力环境统一管理、统一运营,提高环京地区算力一体化调度能力。) g& A9 n# _; ^, ?- O3 u
二是提升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能力。构建安全合规的开放基础训练数据集,建设高质量的预训练中文语料库。谋划建设数据训练基地,提升数据标注库规模和质量,探索基于数据贡献、模型应用的商业化场景合作。建设数据集精细化标注众包服务平台,鼓励专业人员参与标注,研究平台激励机制。9 i5 _, U7 { T& P6 |$ m. F
三是系统构建大模型等通用人工智能技术体系。开展大模型创新算法及关键技术研究,鼓励开源技术生态建设。构建数据管理平台相关系统,研发数据清洗、标注、分类、注释及内容审查等算法及工具。构建多模态多维度的基础模型评测基准及评测方法,建设自动评测开放服务平台。支持研发分布式训练系统、编译器及人工智能芯片自动化评测系统,推动基础软硬件广泛适配。持续探索通用智能体、具身智能和类脑智能等通用人工智能新路径。
3 X* T; w: w- g: t3 M四是推动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场景应用。围绕政务咨询、政策服务、接诉即办、政务办事等工作,提升精准服务能力和系统智能化水平。面向智能导诊、辅助诊断、智能治疗等场景需求,开发智能应用,提升诊断、治疗、预防及全病程管理的智能水平。支持科研实验室与人工智能创新主体开展联合研发,加速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新材料和创新药物领域科学研究。聚焦智能风控、智能投顾、智能客服等环节,系统布局“揭榜挂帅”项目,推动金融机构开放应用场景。支持研发多模态融合感知技术,开放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数据集,探索自动驾驶新技术路径。支持在城市大脑建设中应用大模型技术,为城市治理决策提供更加综合全面的支撑。5 ~! n( Y1 `& Y+ O7 k
五是探索营造包容审慎的监管环境。鼓励创新主体采用安全可信的工具及资源开展技术创新,推动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实行包容审慎监管试点。建立常态化联系服务指导机制,指导创新主体加强安全检测,履行安全评估及算法备案流程。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管理,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全面提升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防护能力。建设科技伦理治理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科技伦理审查及相关业务培训,构建良好人工智能科技伦理氛围。
8 E9 u6 A2 I5 C( l H$ S' Y四、政策亮点
$ T8 u# _ Q" G* x) n! ?一是直击发展褃节。发展人工智能是我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若干措施》坚决落实国家有关战略部署和《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2025年)》重点任务,针对算力、数据、算法、应用、监管等产业发展核心要素及关键环节的难点、堵点,提出具体举措,五个维度协同发力,突破发展瓶颈,推动本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 R$ t8 f+ o# h' X
二是直通未来布局。通用人工智能是目前和未来国际人工智能研究的焦点。《若干措施》体系化布局大模型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同时前瞻布局通用智能体、类脑智能、具身智能等其他新路径,通过支持创新主体突破关键“点”、支持领军企业带动产业“链”、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拓宽服务“面”,三位一体协同布局,推动本市全力构建面向未来的人工智能全栈自主技术体系及产业生态。& z& o0 H& F3 h& o* @1 _
三是直面产业关切。市场是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若干措施》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牢牢把握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的战略机遇,充分结合本市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特点,引导创新主体在智慧城市、科学研究、智慧医疗等一批重点场景实现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加强监管技术和政策创新,为北京人工智能健康发展构建完善的创新生态和发展环境。0 G3 P$ I: s( _9 |0 d8 X
2023年5月30日,北京市政府正式发布《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就《实施方案》解读如下:
2 V' ]2 _ E$ a) r% \3 D《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2025年)》解读* v0 b- r0 `# d ?& E* }
现就《实施方案》解读如下:
' K$ c0 ?1 F$ A2 S8 F一、出台背景
7 E' g" s6 n% Z9 W当前,全球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科技强国重点布局的关键赛道。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强调要“把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驱动力量,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T3 m4 w; B% c+ ?
北京市具有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科技资源、人才和产业发展优势,目前已形成基本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条。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决策部署,高水平建设北京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有力支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5 @ \& H M7 L) x" q4 U" F- W+ F二、主要思路和目标
. G5 b4 s+ t/ l- h) ^把握原创引领、问题导向、统筹布局、开放创新总体原则,充分发挥本市人工智能领域创新资源集聚优势,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引领,以构建人工智能新的增长引擎为主线,明确发展目标、引领创新方向、优化要素配置、回应热点关切,对本市人工智能发展战略进行系统部署和优化。
2 W/ r I3 f" ?- y, T; ?8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本市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努力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的总体目标。布局一批前沿方向,技术创新实现新引领;推动一批国产替代,技术攻坚取得新突破;构建一批产业方阵,产业能级完成新跃升;塑造一批示范标杆,场景赋能驱动新应用;营造一流创新环境,生态构建形成新成效。围绕上述五个方面,提出“核心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持续保持10%以上增长,辐射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等具体工作目标。
9 {* Z4 s3 G& _4 a3 `三、主要内容* S. ? n: D7 _0 K
《实施方案》从突破关键技术、夯实底层基础、构建产业方阵、推动场景建设、构建创新生态五大方向,提出16项重点任务。
* \$ O! h6 r7 g; R% a! L一是着力突破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引领产业高水平发展。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框架,倡导有组织科研,布局多个前沿方向,构建原创理论体系。支持大模型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鼓励开源开放。开展可信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创新,构建人工智能系统可信分级分类评测体系。
8 I; x/ h% A, F1 r* l二是全力夯实人工智能底层基础,筑牢产业创新发展底座。面向云端分布式训练、边缘端应用场景以及创新型架构,全面推动国产人工智能芯片实现突破。加强自主开源深度学习框架研发攻关,推动国产基础软硬件适配。新建或改建一批商业化公共算力中心,实施算力伙伴计划,推进跨区域算力协同。提高公共存量数据处理水平,完善各类公共数据专区建设,探索公共数据专区授权运营,构建开放高质量训练数据集。
- R! @5 p. M6 d: Y$ Z3 W" a三是加快构建人工智能产业方阵,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建设大模型算法及工具开源开放平台,组建全栈国产化人工智能创新联合体,形成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独角兽企业培育,建设标杆型孵化器,吸引优势团队来京发展。提高服务企业能力,落实企业服务机制,拓展企业服务范围。$ E+ l1 ~4 b$ s) q
四是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场景建设,牵引创新成果落地应用。打造一批标杆型示范应用场景,促进新技术迭代和新应用增长,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支持海淀区建设城市大脑2.0,推动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等项目实施。
% n( T. s/ F5 ^6 l& C( @! ]* n五是持续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营造国际一流发展环境。制定人工智能相关人才服务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引进培养各层级技术产业人才,支持高校探索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布局建设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支持开展早期硬科技投资,做好企业挂牌上市培育。推动监管政策和监管流程创新,建立常态化联系服务和指导机制,推进安全评估及算法备案。加强伦理安全规范及社会治理实践研究,开展科技伦理审查及相关业务培训,建立高风险科技活动伦理审查结果专家复核机制。
) n1 b. Y/ W$ t0 L7 A为确保各项任务加快推进并取得实效,提出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机制创新、强化政策支撑、全面统筹实施4项保障措施。建立市级工作专班,加强协调调度。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构建产学研一体的协同创新体系。加强政策创新和财政支持力度,优化产业发展资金投入机制。加强工作支撑体系建设和信息动态跟踪,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O$ k7 k& E/ T3 `' o) y) z
四、政策亮点
! b* [9 j1 G% f" k, j- @9 y% |一是把握“创新”的总基调。《实施方案》围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求,充分考虑当前以大模型为引领的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发展新趋势新特点,在技术创新和底层基础方面,强调原创理论突破和自主技术创新,在产业生态和监管治理方面,强调多举措协同和包容审慎监管政策创新,有针对性地明确了重点方向和具体任务,进一步加强引导、优化布局、回应关切。
1 E; `. ~/ H" Q$ i! _% f( y# r二是突出“统筹”的总要求。《实施方案》围绕构建人工智能新的增长引擎这一主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围绕算法、数据、算力、场景、人才、资本、生态等方面,聚焦优势潜力和短板薄弱环节进行系统布局,进一步统筹了工作举措和组织机制,撬动引导创新资源优化配置。9 \% K2 O6 v) M
三是体现“务实”的总导向。《实施方案》中的每一项任务将做进一步拆解,明确具体责任单位、工作机制和三年分解的工作目标,并据此提出明确可量化的总体工作目标和总体推动的工作机制。9 v6 k" y: y& z) @7 t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北京市人民政府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