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说:生活中,总有些人把感情当做生活的必需品,付出百分百努力的同时,“理所当然”地要求对方提供无条件、无间断的爱。 $ V0 C' ]3 d' Z! L% G' [
但是,爱情终归只是我们幸福的一部分,一旦把它当做人生的终极追求,往往会失去更多。 , q2 r% U9 Q) J% H; ?5 u1 z. p- S s
推荐给你,静夜思。 + y4 K% y: t: H, C, @" B
; p- ]2 v) \- M% X0 R/ ^! F% G( z/ X" ^7 R
# ^% ]- m7 r! n' g1 \7 J. @) O( p
太把爱情当回事,是在看低自己
. W d$ J3 ~9 U, Y( g来源:武志红 | ID:wzhxlx + K2 G9 X% z. n* r( z
作者:达芙妮
7 r( j5 E" U. \+ q+ O( T0 J
$ h% P- h: E1 s8 g/ J: J - S1 W, M; @3 K& _1 Y7 e( {- k& T S
-01- 我的来访者田甜一直情路不顺。 她从十六七岁开始谈恋爱,谈到30多岁依然没有修成正果。 最近她又因为一次失恋,受挫严重,竟达到了抑郁的地步。 “你说为什么别人的感情都那么顺利,只有我这么坎坷?” 在咨询室中见到田甜,发现她是个文艺青年。她写了整整7大本爱情语录,从杜拉斯到安妮宝贝,从三毛到李碧华,从西厢记到牡丹亭。 她是个典型的爱情主义者: 相信感觉,每次感觉来了,总是会爱得轰轰烈烈,什么都可以不管不顾。
4 | r6 \& E+ J- D* y Z% f- O7 c, d' ^
喜怒哀乐都被恋情牵扯着,恋人说一句情话可以开心一天,一句烦躁的话就让她落泪失眠;
( g' l# Q3 }6 N3 z) \/ G9 N0 a0 ^/ V6 p
恨不得24小时都黏着对方,一旦联系不到,微信电话轮流轰炸。 但是往往爱不了几个月,就会发现自己“爱”不下去了。 为了讨对方欢心,田甜在网上学了很多种烘焙花样。对方一开始觉得新鲜,但后来招架不住顿顿甜食,看到糕点就发憷。俩人都觉得很委屈,闹了好几次不愉快。
' ~* u; b6 c$ ^- \$ Z3 _ P8 _0 }) H
! U- n; ?. t' ~ b$ f) b对方出差频繁,工作很忙,两个人见面的频次不定。患得患失的田甜恨不得住进对方的手机,监控一切讯息。 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 把感情当做生活的必需品,付出百分百努力的同时,“理所当然”地要求对方提供无条件、无间断的“爱”。 可在这样的模式下,她却发现对方并不重视这段感情,不想把所有时间精力都耗在这上面。 最后她一阵纠缠之后,每一任男友都义无反顾地离开了。 十几年过去,她身边的朋友都有稳定的亲密关系,结婚生子,而田甜却像坠入了某个怪圈,深陷恋爱失败的泥潭,无法拔腿上岸。 在随后的咨询中,我了解到田甜小时候父母由于工作忙,没多少时间陪伴她。 于是她沉迷爱情小说,从那时起内心就种植下了一个很大的梦想:找到那个命中注定的他,拥有一份美好的爱情。 似乎只要这样,未来的生活就会幸福和甜蜜起来。 但事实上证明,越是需要爱情的人,越是会在追爱的路上,一次又一次地栽跟头。
, k, t5 ]+ J2 ?* Q+ f" f$ _
" l' B1 H, ]/ v- _3 d# a. q, o-02-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发现像田甜这种情况的并不少见。她们信奉爱情至上,完美的人生有准确单一的模板: 爱情美满,婚姻幸福。 这本是我们幸福的一部分,但一旦把它当做人生的终极追求,就会是一场场悲剧。 悲剧的源头,大多来自以下2个方面:
* m) [ S) p( _* B+ F1 [& k
& s& _7 I* u! T6 r. ]: j$ f1. 浪漫情结
& k% X9 R8 y; d, N4 e4 ?田甜让我想起福楼拜代表作《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
% m" m) N1 U( Q% H 爱玛是一个农夫的女儿,在修道院里接受过大家闺秀式的教育,学刺绣,弹钢琴,同时也阅读了大量浪漫主义小说。 在见了包法利之后,她深信自己遇到了不可思议的爱情,便嫁给了他,在半夜举行了火炬婚礼(充分体现了她的浪漫情怀)。 而回到婚后的平淡生活中,她却越来越感到压抑和不满。 她发现,包法利其实就是个普通人。他衣着寻常,谈吐呆板,见解庸俗,激不起情绪、笑容或者梦想。 于是尽管包法利努力工作、照顾家庭,爱玛还是义无反顾地逃离这种烦躁的平静生活,先后找了2个情人。 并且为了营造小说中那种浪漫贵族男女的情爱生活,花了许许多多的钱,欠债越来越多。 最终,债务紧逼,情人无情回避,丈夫无能为力,绝望的她吞食了砒霜,死在了在丈夫跟前。 这个不断追求爱情的女人,最终死在了浪漫执念的破灭之中。 现实中,也有许许多多的人,没有真正经历死亡,却在一段段感情的破裂中,对爱情和婚姻死了心,最后想着随便找个人结婚算了,反正爱情不会降临在自己身上。 究其根本,这与长久以来充斥市场、美化爱情的文艺作品,有很大的关系。 它们潜移默化地给人们传递一种偏差的婚恋观: 拥有爱情,就等同于获得幸福。 同时,也给人埋下了两大危机: 对爱情不切实际的追求,把事业、自我、友情等抛之脑后,以至于最后没了爱情,也没了自我; 对爱情有着过高的期待,以至于把两人都困在以爱之名的牢笼里,掏空自己也榨干对方。
, e9 [9 y& x, f" q* g2. 拯救情结
9 O6 w3 N8 c9 K7 K( R$ \在多年的咨询中我也有一个新发现。 一般容易沉浸在浪漫主义的人,从小都会比较缺乏父母的关爱,甚至在情感上受到忽视和虐待。 背后也许只是因为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或者没有足够的经历和知识,去给她们爱。 于是她们会打小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不值得被爱,以至于用尽一生去寻求认可,寻找缺失的父母之爱。 用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在《执迷》里的话说,她们寻找恋人像找一位“象征性的父母”。 其中有两种表现: ◆ 一种表现是:把自己放在“待拯救”的位置。 如同电影《大话西游》里的台词: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的云彩来娶我。 只要这个人来了,一切都豁然开朗。 再也无需面对现实中的一地鸡毛,再也不用承担责任和痛苦了。 爱情初期的那种兴奋,的确让他们短暂忘掉了童年的创伤和痛苦。 但期待着一个“盖世英雄”的到来,是把自身放在何处? ——放在一个非常弱小、无助无力的位置,渴望被拯救的位置。 而一旦把对方投射为盖世英雄,自然也不关注他的需求,一旦发现对方不是想象的那样,就有幻灭的感觉。 ◆ 另一种表现是:把自己放在“拯救者”的位置。 由于在童年时,父母没有去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甚至连自己都顾不上,导致她们长期缺爱,颠倒角色来照顾父母,获得关注。 于是长大后,还在继续用小时候的方式去照顾恋人,执迷其中,希望最终能够通过“解救”对方,获得在幼年时没有得到的认可。 可是,这些拯救往往是出于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对方的需求,这也无形中成了对方无法拒绝的好意和负担。同时,自己也会付出得非常费劲。 拯救情结和被拯救情结,常常是并行的。 本质上,就是沉迷在自己的幻想里,忽视另一半。 一边按照自己的意图强行拯救对方,另一边期望对方如自己般拯救自己,关系会在付出和索取的错位中,越来越失衡,最终走向破裂。
c: e- u6 N5 p' `! C/ n
' H1 I( L, [% y-03-6 m. |$ U, e" m) o( y `/ d" t
美国著名心理咨询师,婚姻咨询师罗宾·诺伍德把以上情况称为“爱得太多的女人”:以为追求到所谓的爱情就会幸福。
h* u$ \, X" @- s/ z" X但这只是天真的幻想,是遭了浪漫主义文化的荼毒。 深陷这种荼毒的女性,如何做才行? 1. 浪漫爱情只是人生的锦上添花0 @! \& R5 b+ L2 ~$ l- T" I
$ [# R t5 [( x. t
我有个朋友阿雅,也是个“爱得太多的女人”。 爱情甜蜜时,像全世界都把她捧在了掌心;' ~, L0 b, g6 t r
失恋后,就像是被全世界抛弃。 她最近一次失恋,我和其他朋友们怕她一个人过不去,便接二连三邀约,久违的闺蜜下午茶和深夜聊天会,她说“感觉日子没那么难熬了”。 回了趟老家,她把自己一个人锁在房间里悄悄哭。 妈妈每次都小心翼翼地敲门,叫她吃饭,桌子上的菜都是她喜欢的。连平日里脾气暴躁的爸爸,也开始笨拙地关心她——她被治愈了不少。 回来后,她仔细地做了一次大扫除,看见房间里积灰的画板和颜料。 以前每个星期她都要去上一次绘画课,那时还心心念念地想做插画师。可后来,她周末都和男朋友腻歪在一起,慢慢地就把绘画这事给搁置了。 阿雅说以前整个人围绕着对方转,突然有一天,对方不愿再当轴心,一离开,她就像被抽掉了骨头,坍塌下去…… 一直以来,她就这么大胆激进,把快乐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以至于忽略了太多太多美好。 这一次她才发现,每一次她在爱情里跌得很痛的时候,都是朋友和家人将她稳稳接住,度过难关。 阿雅决定不再做为了取悦对方,维系关系,放弃自己的兴趣、友谊、事业甚至是尊严的傻事。 追求爱情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给了爱情过高的权重。 2. 从拯救情结到情感人格独立7 e/ m5 {/ u! X8 p
0 y$ k5 b7 Z' {2 E+ I$ ~
q7 T3 \& @7 u8 g6 J/ D; \) i5 {& ?. o; A- Q! }
阿雅重塑了对爱情的认知,也逐渐褪掉对爱情的执迷。 但对于童年缺失情感关注的人来说,要解开心结,还需直面“缺爱与拯救”这个坎。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 没有恋人可以弥补童年时被拒绝被忽略的伤痛。 我在咨询过很多案例后发现:
( |( G1 X% M2 w% I爱是门一直缺失的功课。 很多人不懂爱、不会爱、追求不切实际的爱。 比如有些人,事业很优秀,但是一谈恋爱就崩。 因为很多人内在都运转着这么一个逻辑:我只要优秀,就会获得被爱。 在他们的观念里:爱意味着被爱。
4 [( ~) ^. M) G2 Q9 O6 Q. N被爱的资格就是我很优秀,比如我颜值几分,有几套房子,一年挣多少万…… 有这些资格后,只用乖乖躺着,等待着被爱就好了。 一旦没有被爱,他们就会很委屈,意思是我都这样优秀了,为什么他还不爱我。 不爱我就算了,我条件这么好,不愁下一个。 虽然这样的人经济很独立,但对感情的认识却很幼稚,以为经济领域的成功可以自动兑换到感情领域一样。 这很像另一个经典的常见的逻辑: 只要我学习好,父母就会爱我了。替我做好一切,夸奖我,更爱我。 惯常的教育模式和奖励机制导致这些人,把早年跟父母相处的经验带到了现在的婚恋中,我事业有成,我很优秀,那么你要负责爱我。 这是一个很幼稚的想法:爱情是单方面别人给予的,而不是两个人共同经营的。 心理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里提到:! A4 O* E5 g$ b1 ?) W+ Q1 k
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
. N, ]" o6 s0 z: j* p5 O q3 N( l6 s/ v' p) x( A3 J: C: p5 c
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的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 G& T1 i1 ? Q, f: Z- m9 h
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6 K! ^- O% f, b, x! w( a
1 M! {$ O. c9 v$ _& J把爱情看得过重的人,或许只是在期望获得被爱,而过度渴望被爱的人,其实缺乏爱的能力。 可见,爱情并不是一件等待或寻找一个完美爱人的过程,它还涉及到一个人爱人的能力和成熟的人格。 在这方面我们不妨学学李安: 大导演李安在家里依然要做家务: 我太太能够对我笑一下,我就放松一点,我就会感觉很幸福。
% `8 b8 G0 a. |8 z j* L( |: y' M' H0 d' ~( V
我做了父亲,做了人家的先生,并不代表说,我就很自然地可以得到他们的尊敬。
( n# ?! z; G& T9 K% K3 `& t( q# e$ e
你每天还是要来赚他们的尊敬,你要达到一个标准,这个是让我不懈怠的一个原因。 李安的太太林惠嘉也说过: “李安不是导演的时候,我就是我;李安当导演以后,我还是林惠嘉。” 这才是一种成熟的对待婚姻、对待爱情的态度。 爱情不是脱离现实的避难所,更不意味着被拯救,它是一种真实的关系。 在这个关系里,我们要像在事业里一样,去学习完善,付出投入,才能拥有真实的、爱的关系。
8 g' Q. C6 |9 u0 Z; Y; d2 _ # a7 G2 h. }- m# F3 l6 P( W3 O2 o
1 F/ U7 |0 v' P3 j- L* g" n* L
R5 g, s7 w. `7 V( L) @—THE END—9 u6 i- Z6 x z- b) C
$ R- j: d! F6 z; C% x) K$ s, A" `" \% T
" b8 L' a/ |3 u2 _; H, Q1 B
% Z+ E1 W4 r4 r; F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微博:@武志红。现于北上广深杭厦门成都苏州南京青岛10个城市开办了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作者:达芙妮:心理咨询师,著有一书《高情商心理学》,公众号:工业时代的月亮(ID:gysddyl)。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wzhxlx)。
/ e) G6 O' [0 M: b1 w6 c$ u1 `! _. I0 E- s+ d: p, }
4 C9 X$ ~9 D) n6 r/ C7 v2 V$ W* Q投稿·合作:yesi@cyol.com , A9 j# Q5 J2 d% k5 [# f- z# w
(邮件后请附联系方式)1 d- X6 J P' F; L# X* f& S8 f
3 ~5 y5 A1 U& l! l. ^6 A' i7 F: q: R9 Q- b8 ?1 A. F
) c+ z, L# k. Y+ x/ t7 O6 ?$ g
; q- |" }) x6 ]' N* ?# P T
& b' y( w0 c5 K1 n4 |, t3 A& I
0 T2 ?% t5 Y e# a
& L; Z% v9 D; }$ r) _9 ?
G5 F7 v2 } ~0 O
9 L1 }# i y( S- x+ Y
O, m6 d% z! C/ j T0 m, Q* v9 i2 Q" W1 y0 L4 s
睡不着,聊几句
$ V' u1 |8 G4 S% e: v) p7 K
) _9 o& y, A! H) p0 P* x9 N $ d" J0 [! S, a
7 V# N3 t/ U3 C% y+ r' i: @来源:http://mp.weixin.qq.com/s?src=11×tamp=1572570002&ver=1947&signature=H4mHigFH9XSW-2*xD8Gn8oq3esH8mUrklWfBJ2rDSLHp5iuvQRAmtwrMLm25j2ttY*SOJY9m2sDENWrPHuPqtBcUERj0FcYghCpipoxF6F-o8MM4P-I*6FzNI*ZQReIn&new=1
. v& B1 j g- G# r! X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