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 w5 G9 K* v1 _1 p- ^$ M( U* \& \" @' a4 e2 K/ V2 C0 Y5 q
文 / 蚁璐雅 潮宣
" V; X/ l, I8 r, q: a8 P% G% e9 月 9 日,国际潮团总会召开线上通告会,通告 2025 年第二十三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落地潮州,3 年后的 " 归潮 " 之期让海内外潮人欢欣雀跃……
4 {8 r. t- ?3 v9 H, ^& f潮州,既是万千海内外潮人的精神家园,也是潮州文化的发源地。- {+ |9 W6 v) C+ x
这两年来,潮州全市上下起而行之建设魅力潮州,积极融入广东文化强省建设中,带动潮文化元素频频惊艳亮相,在全国春晚、中秋晚会等多个重要传播平台留下翩翩身影,奋力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潮州文化的传承者、诠释者和创新者,全力以赴打造文化强市建设标杆。. ~ W) z" ~ u. B
5 ], H) U2 F# K( `! O! C
% y. @6 s) P3 X4 n潮州广济桥 潮州市河长办供图
& k% y4 D$ e3 u1 Z4 u: v5 _, k: w$ {多彩非遗:打造古城非遗展销 " 大客厅 "
4 r1 w+ ^; S D, I8 月 25 日,第七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上,广东省 8 个国家级非遗项目精彩亮相,来自潮州的潮绣、潮州金漆木雕、枫溪手拉朱泥壶、潮州工夫茶占据半壁江山。2 I- h8 D8 C" z
" 潮州文化形态等级之高、门类之全、体量之大、质量之精,在全国地级市实属罕见。" 潮州市委书记何晓军日前在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大会上表示,潮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一片文化沃土。截至目前,潮州市共有国家级非遗 17 项,省级非遗 47 项,市级非遗 106 项。9 t& x( [! B% Y+ O
今年,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 " 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不断凝聚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 ",并提出加强工夫茶等非遗项目活态传承、支持潮州等市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a- v9 @. E4 E
随后,潮州全力加快实施古城提升行动计划,打造独具特色的潮州 " 山水宋城 "。在日前公布的《关于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潮州更提出,争取 2025 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10%,为打造文化强市建设标杆提供重要支撑。 v2 e, V1 ~) f+ t
放眼潮州,潮元素遍地开花,运用区块链技术打造国内首个 " 元宇宙 " 地方工艺美术馆,该案例成功入选 "2022 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领域数字化应用典型案例 ";在 " 寻根之旅——海内外潮籍青少年潮语潮文化体验营 " 活动中,海内外潮籍青少年以沉浸式探寻优秀非遗文化;适逢端午佳节,海内外各界人士齐聚载阳茶馆,一起包潮式粽子、品工夫茶、观摩非遗技艺;一批又一批非遗展品亮相广州塔、国家博物馆、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传统非遗为元素的文创产品层出不穷,为八方游客打开一扇扇感受潮州文化的窗口。: V: C9 l& s; Z) t9 g. T( k
不仅如此,潮州积极组织非遗公益培训、非遗巡回展览等,加强非遗保护基础建设,连续 10 年开展 " 暑期艺术欢乐季 " 和其他各类免费培训班、非遗体验、文化讲座、研学,涵盖潮绣、剪纸、潮彩、潮剧、木雕、潮州菜等 20 多个非遗项目,至今开办 1400 多班次,受益学生超过 15 万人次。
' }2 B3 A1 ?' n0 s- C1 J6 }# f新 " 潮 " 品牌:全方位精神食粮丰富市民生活
+ K# i- ^$ i; R( U' O2 n" 今年感觉城市环境特别是古城变化很大,多了很多非遗店、文创店,我们平时也喜欢去淘一淘,还有各种文化活动,像古城春节灯会、工夫茶大会都很吸引人、很有潮味。" 正如市民王女士所感受到的,当下的潮州,不仅文化味浓郁,最重要的是——够 " 潮 "!4 _ o5 j) ~* A$ U
在《关于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潮州就特别提到,要打造历史文化、生态文化、美食文化、工夫茶文化、民间艺术、古建筑文化、红色文化等精品旅游线路;要结合现代技术培育民宿、茶馆、书店、影院、手工体验等业态,塑造网红 " 打卡点 ",进一步活跃夜间经济,丰富 " 食住行游购娱 " 旅游业态。& D+ Y( o0 O l1 Z& ^
可以看出,潮州在坚定迈向 " 潮州古城创建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打造世界级文化旅游体验目的地 " 的目标路上,不仅为游客打造了许多 " 潮式网红打卡点 ",也为潮州本地市民提供了越来越多潮文化土壤,为市民所喜闻乐见。2 u" Z6 x" Z+ X' n! H3 n
此前拉开帷幕的 " 百家修百厝 " 计划就得到了潮州人民的大力支持,一波又一波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古城 " 微更新 "" 微改造 " 中,139 处文物点、31 处文保单位、99 条街巷在修缮中重焕光彩,肉眼可见城市环境得到明显提升。
7 `6 x. @$ ?% x! T Q6 [* R, S+ {与此同时,一座 " 博物馆之城 " 正在成型。在每个周末都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在博物馆展厅体验 AR 技术的一家三口、结伴而行参加非遗文化讲座的中学生、组团参加博物馆的红色文化研学的师生们……据悉,目前潮州全市纳入 " 博物馆之城 " 体系的各类展馆已达 70 家,涵盖展览馆、非遗馆、古建筑类、名人故居等。其中,潮州美术馆作为粤东地区首个建成的公共美术馆,更是成为潮汕地区的文化地标之一,潮州风物、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国潮艺术等各种主题展接连而来,成为市民精神食粮的重要 " 产地 "。' i. p: T7 [& ?% J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茂芝 · 星火》《韩江纸影人》《赠梅记》等大型现代潮剧陆续面世,广受民众好评,在斩获多个重磅奖项之余,也为传统潮剧吸收了一波年轻粉丝,让潮剧这项传统文化再度出现在潮人茶余饭后的娱乐生活中,成为非遗文化穿上创新之衣、回归大众生活的一个生动缩影,也为讲好潮州新时代故事、推动优秀本土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全新现代平台。
, W. e/ ~; {- q5 C5 s2 M人气古城:整装待发迎接海内外潮人归家0 P, C. p) J6 }9 m* j0 W6 J
提到潮州,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浮现典雅古城的模样—— 23 座牌坊层层叠叠,外曲内方、四横三纵,与两侧民国风的骑楼互为映衬," 三山一水一洲 " 美景环绕外侧。
7 ^* e1 B- [/ } {+ O近年来,这个 " 有温度的古城 " 持续升温、人气如虹,正是持续的高人气,让潮州古城在去年底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近日,又上榜首批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成为粤东地区唯一。9 D+ q& r& v O: ?
自潮州市出台《潮州古城提升行动计划(2020 — 2025 年)》以来,潮州古城的保护力度加大,仅牌坊街区域内,就有文物点 700 多处,其中 " 国保 " 单位 7 处," 非遗 "15 项,精品展馆数十家,古街巷逾 50 条,民居代表性历史建筑百余处。同时,古城也穿上了一层一层的靓丽外衣,韩江两岸的水上旅游、环西湖时尚夜生活区正在打造;镇海楼、百花台民俗文化综合体等文化地标复建工程和廖厝祠修缮工程逐步推进,太平路、旧西门街等历史文化街区业态也得到提升;大至文物建筑,小到各村祠堂,被因地制宜打造成为文明实践阵地,打通服务群众的 " 最后一公里 "。1 J. ~) Q! ^+ K4 X3 m
归期已定,箭已上弦。当下,2025 年第二十三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落地潮州的喜讯传来,千年古城也将整装待发迎接海内外潮人归家。4 U" v' `" C3 J3 L4 n5 v6 @5 w/ s6 F
在 " 三大战役 "(" 干部思想作风转变 " 战役、" 历史遗留问题解决 " 战役、" 资源配置优化 " 战役)现场会上何晓军提出:要围绕潮州文化、潮州古城,植入名人文化资源,挖掘名人事迹,讲好名人故事,丰富旅游内涵,打造让游客心心念念的精品文化之城。据悉,接下来,潮州不仅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古民居、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加快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重现 " 潮州府治 " 历史风貌;另一方面,也将构建金色韩江文化产业发展轴,大力发展以潮州传统文化为内核的特色文化产业,通过 " 一江两岸 " 联动发展,打造特色精品城市的核心承载区、中央活力区、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世界潮人寻根地。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