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6 H1 X# R0 n% n- j3 t+ }1 _
2 @+ \4 |. | _6 T% C: C& F e革命老区梅州市蕉岭县东岭村村委会的会议室里坐满了前来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的村民。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 g+ R' u4 W7 u! @10 月 16 日上午 10 时,革命老区梅州市蕉岭县东岭村村委会的会议室里,坐满了前来收听收看大会开幕直播的村民。大家聚精会神,脸上写着激动和喜悦。77 岁的老党员吴仕保激动地说:" 看到国家越来越强大,由衷地感到自豪。我们老区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4 |; l7 ]2 p# W5 a梅州市是广东唯一全境属于原中央苏区的地级市,其中位于蕉岭县西部的东岭村,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这里曾是偏远落后的贫困村,现如今,充满战斗力的村 " 两委 " 班子以实施 " 红色村 " 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特色民宿、林下经济三个 " 造血 " 产业,村集体收入在 2016 年到 2021 年之间翻了四番,不仅成为 " 全国脱贫攻坚典型村 ",还获评 "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红土地上焕发新气象。, f* \0 I3 d$ O6 v i
空心村变成人气村" b1 c* v; n, G6 r% }! g" n
从东岭村的蓝坊肚战斗遗址出发,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行,茂密的树林中有一棵特别的树引人注意——锈迹斑斑的手榴弹与树根融为一体,露出部分弹体。
+ Z2 [! o/ l( f. N6 i" 三山蓝坊肚战斗遗址是东岭村宝贵的红色资源,我们结合红色村建设的契机,将该遗址打造成为党员教育基地。" 三圳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县、镇、村三级统筹,三圳镇将红色文化与基层党建 " 拧成一股绳 ",先后在东岭村建成了蕉岭县(东岭)革命历史事迹展、党群活动场所、蓝坊肚战斗遗址、" 红色印象 " 研学基地、革命红色线路、红色文化街区等 7 个项目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s4 F8 ]; x7 l0 V) X" a2 c
今年暑假期间,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实践队在蕉岭县(东岭)革命历史事迹展上了一堂沉浸式微党课,队员们充分了解蕉岭的革命历史遗迹和故事," 看到一颗‘长’在树上的手榴弹,我们都很震撼,可以想象到当时战争的残酷,更激励了我们努力学习,奋斗拼搏!"
1 A7 ?* v4 z) D6 ?. K* W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前往东岭村。为做好旅游配套设施,东岭村引进企业,将闲置的牖民小学校舍打造成为 " 红星客栈 ",在三山蓝坊肚建设 " 三山客栈 "。去年,东岭村获评第二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7 X- e- a! k5 X. e+ z* E
" 随着 7 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的建成开放,东岭村成为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阵地。国庆期间很多客房都订满了,这里成了不少人近郊出游的首选,昔日的‘空心村’热闹起来了。" 东岭村红星客栈经理王嘉说。5 L; E3 N7 N9 g6 b
贫困村有了 " 聚宝盆 "0 U. x) x- L, N: x5 O
沿着宽敞的村道进入东岭村,一排基地大棚引人注目。" 这可是我们村的‘聚宝盆’,白色的大棚下全是好东西。" 东岭村党支部书记吴仕兴介绍,基地大棚内种植的是灵芝、金线莲以及食用菌。
1 K# b, L( k. `9 z' _$ i- ^东岭村曾是省定贫困村,四周群山环绕," 八山一水一分田 " 是真实写照:耕地面积约为 724 亩,但山林面积足足是耕地面积的 21 倍。曾经,村民只能守着 " 巴掌大 " 的田地,种植水稻等农作物,还得 " 看天吃饭 ",日子过得拮据。" 如何致富 "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村民,也成为村干部心头悬着的石头。' S9 V: Z' o- I2 x
2016 年底,东岭村引进蕉岭五福之乡长寿食品有限公司,以 " 党组织 + 公司 + 基地 + 农户 " 模式,大力发展以食用菌为主的林下产业。" 这个项目从洽谈到敲定历时仅 10 天,却解决了困扰村子多年的发展难题。" 吴仕兴说,但在项目所需的土地集约和带动村民种植方面,就没那么顺利," 起初,村民对珍稀食用菌不太了解,不太愿意拿出土地 "。
9 F2 W) S7 F& x! F: P* |2 c. F$ f3 f东岭村党支部与当时的驻村工作队队员一起上门做群众工作,说服村民参与土地集约;当村民犹豫是否要种植时,自己带头种下了 2300 棒食用菌棒,并且种植成功……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吴仕兴始终走在前头,为村民开路,村里的党员也紧随其后,给村民增添了信心。& m+ p# V/ |! F. p6 w) P+ L, \
" 在家门口上班,一个月有两三千元的收入,跟在县城打工工资差不多,关键是还能照顾父亲。" 吴春英是东岭村的外嫁女,为了照顾年迈的独居父亲,她回到了家乡。5 A2 ^2 _9 g \# W4 ]% h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我相信东岭村有能力贡献一份力。" 吴仕兴说。2 ]( k' _/ i& e5 {% `
如今,东岭村建起了年产 180 万斤菌棒的菌种厂,食用菌种植面积 260 亩,产值达 980 多万元。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村民垒起致富 " 黄金屋 ",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也守来了金山银山。
7 R; X& N( a% _0 S' _南方日报记者 陈萍 韩安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