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于,足协苦等的第二只鞋还是落地,只是比预期晚了点。2023年春节还没后,中超球队武汉长江官宣退出职业联赛。对此,记者斐力认为这不过是武汉长江打了个样儿,后面大概还有职业俱乐部要退出,包括中超和中甲的球队大概5家(下图)。
0 r7 v+ _3 f% `& I5 u/ t8 r& Z! C* r* c, Z1 ?
) N$ O$ l- S$ l
* P, y9 w3 O( m( R9 ?6 h, K4 U2 O5 r7 X该来总会来,中国足球好的消息少之又少,坏消息却源源不断。国足出局卡塔尔世界杯后,前国足主帅李铁被抓,后又有足协的刘奕和陈永亮,如今轮到又一波的职业俱乐部退出潮。武汉长江的退出,也让陈戌源创造了一项前无古人的纪录——上任后,每年都有中超球队解散。 m! s$ A" g. ]
2019年8月,陈戌源担任足协主席。他上任后,从2020到2023年,每年都有1支中超球队解散:2020年的天津天海,2021年的江苏苏宁(江苏队),2022年的重庆两江竞技,2023年的武汉长江。
/ M$ p) E4 H+ Z* e
6 N8 Q* y: o) D5 ?5 g' R* r+ ~5 o1 f7 V: Z
o D- u: R. B+ M, t5 ]$ o: `
上任后每年都有中超球队死去,陈戌源这个纪录无人可比!以前偶尔有中超球队解散,但没有陈戌源在任时这样的,年年都有中超球队退出职业联赛。真不知道是国内职业联赛连累了陈戌源,还是他害苦了这些俱乐部。
2 M. f/ H0 F( H8 L5 i当年江苏队解散前,陈戌源曾质问这家俱乐部投资人,表示足球本是社会公益产品,投资人要有社会责任感。结果不仅苏宁不听话,连后来的重庆两江竞技也是,如今又轮到武汉长江不想做“公益”。8 s" A# r" j, w( m2 [& I
0 n( R8 J. Z. v) t; B F6 G- N: Y
5 Q( k4 @. O7 Z( N$ Q$ \ a
9 |* Z5 k7 v2 j! O0 P% P为何私企不想做只付出没有回报的“公益”?太多的道理球迷都懂。以前投资足球多少都有些广告效应,如今俱乐部名称中性化后不仅赔本,还赚不到吆喝。这种情况不仅现有的投资人想撤出,连潜在的接盘侠也退避三舍了。
. J, k! a. x7 t9 n8 f上任后,陈戌源用药过猛,“吃”伤了联赛和俱乐部投资人。就拿俱乐部名称中性化这点来说,根据2015年的方案(下图)中写道:“鼓励具备条件的俱乐部逐步实现名称的非企业化”。
1 b- }6 g# }5 D0 j9 H* W' {, P+ D, h+ ]0 C/ U2 S) \
. Q' o7 C I8 P$ m; S2 t% k
, p4 y- w F0 U2020年陈戌源是怎么做的呢?急刹车+强迫+一刀切,这跟“方案的精神完全相悖。不少人为陈戌源辩护,说俱乐部名称中性化他只是在执行政策。6 l* j7 o3 ]* [6 D6 B
是这样的吗?上面这句话写得很明白:是“鼓励”不是强迫;是“逐步实现”不是急刹车;是“具备条件的俱乐部”才做,而不是一刀切。可见,陈戌源操之过急,用力过猛,导致投资人承受不起,纷纷退出。
! L- P0 |) A7 ]" n: o1 D$ Y8 Y- }- @- |( u* W
6 D! q: T$ X! l8 K, v
) x D% j% y2 u1 k. K又一个投资人不听话,不想只做“公益”,陈戌源这“圈圈舞”还能再跳起来么?现如今这环境,找个舍得投入的投资人不容易,本来这是足协与各级联赛投资人抱团取暖共渡难关的时刻。 H: H! L4 D' x
中性名是好东西,就像是一副良药,也要对症吃才有效。否则不仅对身体无益,还有可能造成极大伤害。7 s$ Z j/ Q/ E9 w/ C
7 _* g+ `2 n, V( o- a
1 ^* w2 y/ @# P& M
1 f5 r0 n% |! R
陈戌源应该推广俱乐部的盈利模式,让每家中超俱乐部都富起来,这样投资人不仅不会退出,而且球队也不解散,多好。这难道不是当初让他掌舵足协的初衷?8 [% r+ l; J, K4 R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