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点击上方 "会计说" 关注公众号,每日精彩干货
! }( k* i8 J2 ^) X最近经常有小伙伴问 2023 年婚假、产假、陪产假是多少天,有什么变化吗?% a8 w8 v0 U: n
近期,又一省市修订了《人口与生育服务规定》,对婚假、产假、陪产假有了新的规定。7 ^4 _ k* N0 k p5 j: s
除此之外,高顿会计菌给大家带来了 2023 年(目前)全国婚 / 产假一览表,方便各位小伙伴们算薪用,快快码起来!
) Q' S+ _; Q# r6 B+ `: ?产假、陪产假、护理假均延长, _8 J; Z J/ y; }
2 月 1 日正式执行6 S- k5 Z) N) v7 Y: U/ n8 N6 n5 W5 U& N
2022 年年底,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了第 340 号令,文件中明确《南京市人口与生育服务规定》已经 2022 年 12 月 2 日市政府第 154 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 2023 年 2 月 10 日起施行。
. B6 B" r/ N/ `; W/ _8 ]1 A/ D7 L% `: b6 d
4 R% r2 A; {; h1 K2 N0 U x: p
+ F, b A7 i: K政策原文:
r& w0 o& x6 v8 p% S5 ghttps://www.nanjing.gov.cn/zdgk/202301/t20230110_3798556.html
: s, m* ?+ } Z8 x规定中有以下几个重点需要大家关注:3 L. H; x' {% U' j$ y
一、明确最新婚假、产假、陪产假、育儿假, U. _$ }/ s9 O, p9 T
1、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可以享受婚假十五天。/ H V0 k( c% t% c' d) t; t
2、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在享受国家规定产假的基础上,延长产假六十天,男方享受护理假十五天。
/ J( W+ h7 m! h2 O3、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子女三周岁前,夫妻双方每年分别享受十天育儿假。
0 r3 z$ ?! l" O( a1 }4、独生子女父母年满六十周岁患病住院期间,独生子女每年享受五天护理假。! Q* E* _! A9 v7 X+ ^" f$ `/ H
高顿会计菌提醒:3 a0 Y h* D" d/ @
上述规定的假期视为出勤,在规定假期内不影响福利待遇。1 g3 z. E! N; | F
国家法定休假日不计入上述假期。 P. Y: n/ M! E2 u
二、明确独生子女护理假以及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 U) ?# `2 }" d8 }, ]. v
1、独生子女父母年满六十周岁患病住院期间,独生子女每年享受五天护理假。& v& g# P4 ]! p
2、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者,自领证之年起至子女满十四周岁止,按每人每年二十元至六十元的标准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 Q$ E" R9 s; |2 }3 n! ]
奖励金的领取和支付,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3 K7 q; S% q S' o3 H: l
机关、团体、事业单位人员由所在单位支付,在行政、事业经费中列支;; N6 T1 I6 t1 w r2 M
企业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他经济组织人员由所在单位支付,在单位福利费中列支;9 m0 D. y2 Z2 O4 v1 w" ^
城镇无业人员由户籍所在地的区财政支付;
; J% f5 h W& v# M4 K' q8 c2 J农村居民由镇 ( 街 ) 财政支付,镇 ( 街 ) 财政确有困难的,由区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 a3 Y+ q F. u3 B9 {, r% L; |3、独生子女的医疗费用,按照不低于其父母单位职工的医疗标准享受至十八周岁,已参加工作的不再享受。4 O+ x$ K: B0 O7 p+ @
其中参加医疗保险单位职工独生子女的医疗费标准,不低于单位为职工缴纳的医保费。
3 ?) M E7 O$ x0 G1 Z$ R独生子女的医疗费用,由父母双方所在单位负担,年份逢单时由男方单位支付,年份逢双时由女方单位支付,丧偶的由一方单位负担。
/ g/ H6 Q! X. d8 e全国婚假一览表
4 x4 l2 @: T( m
! j' ^$ z f# r& |; Y2 g, N1 i% y8 X
9 N4 m# z0 C1 ^+ l随着三孩政策的放开,不少省市也在调整婚假天数。关于婚假,需要注意这几个知识点:3 I; f: X, d- A
再婚者的婚假待遇:, b; T: l2 X, ^9 \7 v
需要注意的是再婚者与初婚者一样,均应享受婚假待遇。/ a9 o) O0 J- d" C' l
9 g6 X9 h& e0 U, z! }/ Q7 a7 }# \% G
对于再婚者的婚假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曾有明确答复,即:
) b2 h U0 ^4 T& I0 R"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国家有关职工婚假的规定精神,再婚者与初婚者的法律地位相同,用人单位对再婚职工应当参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同初婚职工一样的婚假待遇 "。7 Z) u/ M7 }9 K' ?
婚假工资怎么算?8 f. Q+ G8 Z# z/ t+ d! O
在婚假的问题上,虽然国家对职工的休息、休假有规定,《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确定了:职工本人结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6 m; L5 r; U7 n+ H假期在三个工作日以内的,工资照发。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全部由职工自理。但并未明确规定工资计发的标准。
. l1 _7 M9 \: ~# s因此在婚假的工资发放标准上,目前还没有适用于全国的统一规定。5 d, l8 l1 O! ?% A7 u
婚假有效期:
: k! ~9 m6 W( f1 f. g$ u1、我国法律并没有对婚假的有效期做出明确的规定。一般来说 , 不同的公司会有不同的规章制度来约定婚假的有效期。! ^7 A& X' [$ k ]% U. A
2、对于公司来说 , 一般规定员工一年或是半年之内必须休完婚假,否则视为自动放弃该福利。
: z1 g7 j5 E# m/ d3、婚假必须一次性休完 , 不可单独分开使用。
. @0 M" R0 l4 {" p全国多地产假、陪产假一览表) n3 k1 }+ f" W5 M- i* `4 K
3 G3 W; r5 \9 l% `
/ d# J9 u. n* Z
, y2 }% `* S! W关于产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6 K8 ]+ A) c2 K9 K: V
产假天数是自然日还是工作日?
7 {. A; r% j9 l4 |. T0 V2 A5 k产假天数是按自然日计算、还是工作日计算,法律并未作出明确规定。2 Y3 a7 W, @' Y9 M @+ d
从立法本意来讲,产假是基于女职工生育后身体恢复需要而设定的假期,而女职工身体恢复需要的时间长度应当是一致的,以自然日计算为宜,不考虑其中的工作日或者法定节假日。! E0 j8 h- `" w( c# A0 W3 D
有些地区对此进行了明确规定,具体以各地区实际文件为主。
3 J1 v% m! \$ Y5 r3 U" L生育津贴 & 产假工资
/ V5 n5 o: E( {* L1、生育津贴和产假工资. }8 y; P. v0 h: m
总会有搞不明白,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都是什么?一块发还是分着发?女员工领了生育津贴,还用给她发产假工资吗?* @2 ]2 V% |- l: _# O7 P8 a: H
首先帮大家明确这个概念,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是不一样的。
' G* U3 P; g; x. z+ d. `6 H; L生育津贴:
7 H: I. Q+ b/ X# s/ @# t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为员工承担生育津贴的主体是社保机构。
! }. g+ r7 L" w产假工资:
: \' N4 F( }3 W4 d: r员工休产假期间,企业为其发放的工资。为员工支付工资的主体是用人单位。- C7 C1 H- j3 I9 X, _/ O
其中生育津贴≥产假工资,企业不用再为员工重复支付工资了;生育津贴 < 产假工资,采用就高原则,用人单位需要补差额发给个人。4 x0 C4 B+ M; t0 y9 v
2、生育津贴计算公式:
2 I/ d5 }3 R9 {$ D' I8 o" x( h生育津贴 = 用人单位月人均缴费基数 ÷ 30 天 × 产假天数, K+ O3 y: S) F$ n4 T h% }
这里举个例子:
- c- T7 k6 c! A; Y一名女职工所在单位上一年月缴费平均工资是 5100 元,她生育前后共 128 天产假。那么她享受的生育津贴的标准就是:
, k$ \' O; G6 t) M: G; A5100 ÷ 30 × 128=21760(元)
7 p; h: m" A3 d, l+ w! l# J3、产假工资领取前提:4 Y' t; J6 g6 Y* b9 _
如果女职工在休产假期间已经享受了生育津贴、医疗补贴等待遇,若生育津贴高于员工平均工资,则企业不用再向其支付产假工资;
+ w# P. e- S* z% I6 U* f" z/ i1 S% k# X若低于平均工资,则公司需要补足差额。而对于超过生育津贴支付期限、未达到生育津贴领取标准、或者企业未给员工缴纳生育保险的,员工是可以要求企业支付产假工资的。
6 [, v( `' M& a! H' r8 q重要提示:
+ T" D* W0 C/ H7 r0 L! l( D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 B/ `/ E: D8 Y5 j
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