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焦点访谈:新时代的绿色发展)
, L5 y" A, o! J* u1 T% g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绿色发展是顺应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是用最少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发展,是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共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9 h3 y5 e/ Y$ w4 O6 A" U2 R
# i( ]9 L, p7 c Q
4 y6 P* Z2 c7 A
蓝天白云,碧水青山,在今天的中国,人们对这样的生态环境已经习以为常。十年来,我国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绿色成为了新时代中国最鲜明的底色。《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全面介绍了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的理念、实践与成效,分享了中国绿色发展的经验。
: j: t( K, [% B
6 |& B+ t' x* I O4 }4 K( h. c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秘书长黄承梁:“白皮书阐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主要做法、成功经验,揭示出站在一个新时代、新的起点上,如何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发展,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8 R' G8 n: _' A9 [' J; B1 h6 w
# i3 v# a4 `% q% W- z H- r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管理世界杂志社副社长苏杨:“实际上是对二十大报告里面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章的具体阐释,以及对未来工作的部署。”
3 ^3 H! o% ~2 {; \1 Z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介绍了中国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核心理念,也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着眼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和共谋全球可持续发展。”" v5 ]( H, p! p& |$ _, p0 N
黄承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所有的立足点、出发点,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生活在更加美好的生态生活环境中,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根本大计。必须坚持把系统观、整体观作为方法论。最后就是必须坚持全球视野,我们作为世界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机制发挥出来。”
) d, f& N$ E" A+ I: f6 {( D8 E
) d( W2 x! o0 o# _' \. }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一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课题。在核心理念的指引下,新时代的中国,走出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白皮书对此进行了总结。
1 `! E' W4 L6 d/ Z! U$ u! A+ R苏杨:“确确实实不管是从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到后面的体制机制保障,都给出了在二十大报告里面提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模式。”
5 f0 w# L2 ~' d/ r1 v1 m
9 F: t: R8 n! f1 P7 m, q* R2022年8月全线贯通的玉楚高速,沿线经过滇中地区昆明、玉溪、楚雄三个州市,翻越了15处山脉、跨越了11处河流河谷、3个水资源保护地、2处州市级自然保护区,是云南最美高速之一。7 Z7 k: N# ?9 B- Z; A4 B
山脉、河流、峡谷,孕育了多样的生物,是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却也阻拦了当地经济发展。如何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玉楚高速设计之初遇到的最大难题。9 u J& |5 R$ Z. r2 q7 {' l
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我国将生态功能极重要、生态极脆弱以及具有潜在重要生态价值的区域,例如自然保护区,划入了生态保护红线,实现一条红线管控所有重要生态空间。白皮书指出,截至目前,中国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超过了30%。
7 U% m2 w" ?3 S- J) T) p
# y. T: y* u; r& Q. K' e玉楚高速途经的楚雄州双柏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在当时,急需一条通往外界的高速路,但双柏县的周围都是生态保护红线区,这加大了高速路的设计难度。经过一年多反复修改论证,设计方案最终确定向保护区生态红线外围平移230米,增加200米隧道和桥梁,既能保证双柏县通上高速,又能成功避免对生态保护红线区的破坏。$ d `: u+ i$ I% t1 ]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了保护与开发的边界,而这些年我国建立的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则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白皮书指出,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占国土陆域面积的17%以上,90%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了有效保护。* S) a: G. S3 t7 ?/ a: ~- I
在生态保护的同时,一系列绿色发展的组合拳相继推出。
4 a: ]! s) B8 F: s) a% ]# E) \" M8 a/ I' A4 G. M/ P# y
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打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年均浓度由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降至2021年的3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5%,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污染严重水体和不达标水体显著减少,2021年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到84.9%。2 V* q. p* b# T7 s7 K. J
长江经济带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2018年以来,累计腾退长江岸线162公里,滩岸复绿1213万平方米,恢复水域面积6.8万亩,长江干流国控断面水质连续两年全线达到Ⅱ类。3 I i5 u# }$ ]0 {/ q
苏杨:“事实上是形成了一套体制,使得各个地方政府在权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时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必须要妥善处理经济发展跟环境保护的关系,不能靠资源环境消耗式的方式来获得短期经济利益增长。”- |6 c) s5 `) _: a G8 [6 y
$ w$ r: M7 N; R
妥善处理经济发展跟环境保护的关系,就是要改变过去唯GDP论英雄的发展观、政绩观,建立推进绿色发展的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十年来,在这样的机制下,我国过去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在加速调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在创建,绿色生产方式在推行。
. q- r3 H+ f+ {+ p/ u6 V1 ]
* O' p$ G. o" M/ l, x. N! k目前山东省最大的加氢站泰山钢铁集团加氢母站,预计明年将达到供应量近2万吨,能够满足周边150公里范围内的加氢需求。气源则来自于300米外的泰山钢铁厂。钢厂产生的焦炉煤气中含有不少氢气,但以往都作为工业废气处理掉了。经过设备改造,曾经的工业废气变身成为了绿色能源。
# r6 z( }% \; d- t8 f H传统产业在进行绿色转型,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在蓬勃发展,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白皮书指出,截至2021年底,我国累计建成绿色工厂2783家、绿色工业园区223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96家,制造业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和含绿量明显加大。. W/ O8 W/ g3 f0 C2 m0 r7 ^" y
苏杨:“以第二产业来看,比如钢铁,明显可以看出,耗水量、废气排放量等等,都是在明显下降的,可以看出用最小的资源环境的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都做好了,含绿量上升,同时使含金量跟含绿量能够匹配起来。”% O6 r* h2 O' l9 ~
2 l6 G; a% U' D ^- C
这几年,张家口照阳河村的村民王栋张海琴夫妇不再务农,他们的新工作在风电场。这对土生土长的张家口人怎么也没想到,靠风也能谋生。
: _) {" X; h2 t# w; e0 [* q0 |昔日让人头疼的大风,如今成为了“香饽饽”。风、阳光这样的资源被张家口充分利用,转化为了电能。
$ c4 y! L2 O' G0 @# _. I7 x河北省张家口市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任晓伟:“众多新能源企业选择在张家口落地生根。截至2022年底,张家口累计可再生能源发电量471亿千瓦时,占全域总发电量的64.7%。”& m# ^4 ]6 z0 k! _
. X7 s5 n- R1 Q6 x8 }
绿色电力不仅仅只供应张家口。依托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2022年年初,张北的风点亮了北京冬奥会的灯,成功实现了奥运史上首次全部场馆100%绿色电能供应。这彰显了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信心和决心。
/ i' \+ {; L5 M3 W% j白皮书指出,十年来,我国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截至2021年底,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由2012年的14.5%升至25.5%,煤炭消费比重由2012年的68.5%降至56.0%;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0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44.8%,其中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均超3亿千瓦,均居世界第一。
. A! W$ K1 X- |" J8 r黄承梁:“过去十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由小变大、由大变强,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对于调整我国经济结构方式向更加高质量方式转变,调整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5 ?5 { |( T( G' }" Z9 E5 D( [6 z* s! M2 i
白皮书全面总结了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的实践,除了形成绿色空间格局,持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外,还有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快构建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同时,也向国际社会传递出积极信号,表明中国愿意在绿色发展领域与国际社会继续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0 |& _( b. {0 g8 |0 J苏杨:“中国用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给大家指出了,只要这样干就能够真正形成保护的合力,形成把保护融于发展的模式,希望中国的绿色发展模式在地球生命共同体中为人类作出贡献。”, s8 B1 b! x' L2 J+ e
( R" z% b. c& T5 h/ |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蓝图,描绘了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画卷。中国将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让绿色成为美丽中国最鲜明、最厚重、最牢靠的底色,让人民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0 p5 r( J3 V) [2 a
8 d' u, F8 m$ O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