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克洪
* ?( N4 c" j* z; [8 C0 |/ m2 月 15 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情况。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表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已全面完成了普查调查、数据质检和汇交任务,目前正在利用调查数据开展国家、省、市、县四级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作业。9 Z9 e( }! B/ O, F: G: a
他介绍,调查是这次灾害风险普查的基础,其任务是全面获取全国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 6 大类 23 种灾害致灾要素数据,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产业、资源和环境等 6 大类 27 种承灾体数据,政府、社会、基层家庭等 3 大类 16 种综合减灾能力数据,1978 年以来年度灾害和 1949 年以来重大灾害事件调查数据,以及重点灾害隐患调查数据。- E, \% T8 x5 o8 O
" 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全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了重点地区抗灾能力,为全面做好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郑国光表示,目前,国务院普查办正在协同各相关行业部门和各地推进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建设,为常态化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评估体系建设、广泛应用普查数据成果、提升灾害防治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各地、各部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要发展规划、重点领域和实际需求,组织做好普查数据共享和数据挖掘,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政府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9 ^4 `4 f R# [
来源 | 羊城晚报 · 羊城派; h$ b0 \; ?* m+ q
责编 | 杨楚滢& U) y& W# O/ l, ?
校对 | 周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