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6.18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2|回复: 1

很多房企的管理,没有红利,只有内卷!

[复制链接]

1647

主题

726

回帖

6767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6767
发表于 2023-3-13 10: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安徽
最近2年,房企都在提“管理红利”。5 l* g9 }" l* _8 ^# @  z; ~5 v" f
            可是有些管理行为,看起来好像挺高大上的,却没有创造任何利润,最终变成了内耗和内卷!8 [& ~; K1 r; g
            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行业横盘,房企管理层越来越焦虑!这种焦虑一层层高压传导下去,演变为5种错误思维……" S3 x; A$ \9 c' }$ y! F2 ~
            只重视上级,不重视客户7 N) |" G  I4 \; Q0 V: r- ]: R
            有些地产项目,做客户调研和原始的设计方案,只用一两周时间,非常敷衍。0 ]( i# Y' u8 A" o- U4 ~. d: A
            可原始设计方案出来以后,却花几周乃至一两个月时间,美化方案,做尽可能精美的PPT,反复修改个几十次,只为给自己的上级看。! f! |$ Y1 X. |* b* F& o
            可问题是,买房子的,不是上级啊,而是客户啊。9 P5 F* i* p: i0 N9 {
            有一些总监、副总,自己拍脑袋想出了一些方案或者改革措施。
, s( p( T/ q1 f            想拿到上级那里去邀功,却又怕通不过,于是就找到一些第三方的智库、研究机构,让他们做所谓的“研究”,证明自己方案的正确。2 e9 h& _* }% P7 A8 f) @
            这种根据结果反推进行的“研究”,根本没有实际意义。
7 b  O+ Q. K9 e0 c" [$ O/ F+ K0 ?            只重视上级,不重视客户的思维发展到极致,就是不管什么事情,在汇报上花的时间,都比实际工作的时间长。一天有半天用来写日报。% k; u/ o5 @2 U1 I  n# b5 Q
            某房企的营销就跟明源君吐槽:近期我们在做产品推广,之前确实排布了节点,但在节点前一周,行业出现了一个大热点,跟我们的宣传点很匹配,但是领导觉得要严格按照标准节点出街,最后结果非常不尽如人意。竞品抓住了时机,提前一周出街,在声势上远远盖过了我们!  t4 D# C8 |6 a: u' y! V& _/ x6 t
            这是典型的,为了符合流程,让领导满意,让内部满意,按部就班,而完全不顾及市场。4 H+ ^; X9 {! G. x
            不关注客户和市场的结果是:客户越来越不满意。好名声树立起来很难,毁掉却非常容易。
" |% \* ~( _+ U' k            对标准负责,不对项目负责3 ~+ C5 b5 F0 D7 S- x6 m! L, z
            上规模的房企,大都在搞各种各样的标准化。& y/ g2 X% R4 v( }
            好的标准化有2个特征:
5 I8 S$ X* e# o8 r8 N- K            1、 深度足够,在面对不同区域不同情况时,有不同选择。
8 y  X, I3 J/ ]2 H0 H9 Q! `8 r            2、 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以不断迭代更新。
1 L0 s8 J; G; `4 A            可有些房企,做标准化的时候就没做好,深度不够,又长期不更新,完全不能适应一些项目的需求。
( h% g" \- }: K) O+ ]8 D3 Z' M            可总部、区域不管这个,一刀切的要求按集团标准来做,项目管理者也不向上反映实际情况,就机械的按标准走下去。
# ^# b8 h  Q8 c  S/ O% D2 q. h            举例来说:
* w3 @6 f/ ~& \" |0 E1 c' q/ e            再比如:- l3 B& R" c# G6 _1 q$ u& B) `* N
            某集团针对某产品系,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化销售流程,于是所有项目都按照这个节奏来走,即使本地有调控政策,出现重大利好或者利空,也不调整,结果项目纷纷滞销。) E5 t4 S1 G7 o7 o
            为什么区域、项目,明知道标准是错的,也要执行下去?  s$ h3 f5 U1 Q  H: K: y% J! w, T9 k2 @8 N
            核心问题就在于:
, z( u1 S/ t$ Y5 {1 S            执行标准,错了是集团的;不执行标准,错了是自己的。
& i" _4 i# \1 b4 @; `4 m            解放战争期间,蒋介石集团溃败得非常迅速,丧失民心之外,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6 {* y  B$ X; N+ n
            各个战区的长官、各个兵团的司令,明知道蒋的决策是错的,也要执行下去----因为不管怎么干都有风险,按蒋的命令干,自己就不用承担责任。* o% s! U/ d/ y1 M1 y
            用复杂流程,替代真实管理- [3 y% h% B" d% D( T4 [6 A- j
            举例来说:
8 u+ {  b1 G; a6 z            地产采购有比较严格繁琐的流程,核心是为了通过这个流程,筛选出性价比最高的供应商。& q% V  ^) N( r: n
            有些标杆房企,筛选出了一些战略合作的供应商,并且在长期合作中彼此建立起足够的信任,能做到拿地当天不签合同就进场施工。6 X: R' {: H3 `% ?& k7 x# D
            可还有些房企,每次采购、招投标前,其实供应商早都已经内定了,却偏要多此一举地再走一个漫长的流程!- S3 ?9 B; e0 x+ i" O; Z& |1 ^+ z
            管理的核心,是在于各种判断,而不在于流程本身。没有判断的流程,除了浪费时间、增加成本,没有任何意义。: L: @  e$ n1 p; x9 q/ `: U4 X# m
            不抓关键环节,却抓细枝末节; U- O) L" }: @5 }7 f; P% q. I
            地产项目最关键的事情有2个:1、拿对地;2、做对产品。
( K1 T2 G( B" _( ]- P1 N+ a  @# }0 p            这2件事情,决定了项目利润的80%。
- [+ w1 s* ^- U; l; W+ t            可有些房企,在这两件事情上却非常不认真。# A8 A) c5 S6 O% x$ o2 K
            拿地时,不做详细规划,拍脑袋想拿就拿,即使是没有利润的地王也敢拿。
( z0 V/ }3 k9 Z/ D; V" O            做产品很敷衍,随便复制自家的甚至别人家的产品。
% B- i* d3 R- k2 T' w: I" P            他们前期不认真,可一到了施工、销售,却开始搞所谓精细化管理,各种流程繁琐,效率极低。  Y, i% y  E7 D; W. g
            一个项目,前期拿错地做错产品,可能会搞出几个亿的大窟窿。
/ N) N+ x$ W" X. B& y            后期管理再精细化,也只能省出几百万一千万,根本就补不上!
: C" F0 X8 v6 x4 N% ^. H            把手段当目的,导致内耗$ e6 |% C) \. ]
            在中国历史上,西周曾花了非常多的科技点在战车上,包括车轴的打磨,木材做成圆筒还不能散架。在没有润滑油也没有橡胶的时代,轮子能够转起来,在当时是绝对的黑科技。可是,好不容易西周把战车科技升到顶级了,放眼一看,战车都快被淘汰了,骑兵才是未来。) O8 a& W# y8 @3 n* |8 T
            打磨战车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显然是打赢战争。精细化管理同样如此,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可是,现实中,很多人将手段当成了目的。6 S. v' s, A7 X, {
            对此,某房企总裁曾在一次公开课中提出一连串问题:, m3 Y2 E5 _. R" |; r6 ~: q
            现在企业的架构、流程、权责、专业细分、数字化管理的颗粒度还不够细吗?激励措施还不够到位吗?现在地产人的薪酬,尤其是高管的薪酬并不低,业内诞生过很多千万总裁……# e5 ?+ Q0 o* S8 g7 I
            并直言:所谓精细化管理的背后,都是按部就班、画地为牢,貌似精益求精、埋头苦干,实则却是没有实质意义的内耗。* a# k, W/ L. A) D
            因为,很多房企,一旦出了问题,应对策略就是:加强管控、加强精细化程度。管理大过经营的结果是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不断低水平的模仿和复制,在同一个问题上无休止的挖掘和研究……! E1 |" T* y9 v3 h
            所以,曾经某房企的CEO开月会时在PPT里写了三句话:消灭只知道专门写漂亮PPT,和专门为上面写报告的高薪阶层;消灭只知道关注纸上数据化推导而不顾实际的本本主义裁判;消灭只知道时刻将责任划分清楚,及只顾个人利益的伪管理者!
3 N. E- ?9 @8 F& i" B# k2 B            结  语, l& V9 e+ ?( J) n$ O
            反内卷,核心是要缓解高管焦虑7 q1 I5 Y0 }% Z
            地产行业目前的内卷这么严重,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行业下行,房企董事长、总裁等非常焦虑。
% {: l) y) c7 N5 z2 R" k' ?9 y9 c            人一焦虑就要做点什么缓解焦虑。想不出能产生利润的“有用”的管理,就会搞很多不能产生利润的“无用”的管理,让中层、底层做很多无用功,陷入内卷。
1 A; D" W* o0 A; f! I( q+ u: J9 D            地产人如何才能不焦虑?明源君觉得核心是要想明白以下2件事:
, K8 P* y  I) X% C9 [4 g            1、  房地产市场本来就是政策催生的,现在政策和行业逻辑变了,就要接受现实; d4 m% c$ ^* L$ W7 u( T
            199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面进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见》,可以看作中国现在整个房地产行业的起点。7 y% ?$ H8 E3 v4 g! |  J9 `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到今天,政策变了,导致行业逻辑也变了,与其抱怨或者幻想,不如接受现实。1 g0 z1 o3 h: z# V- R2 {1 Q7 o% o, H9 Z0 ?
            2、论规模或者利润,地产行业都不差,优秀的企业和个人必能脱颖而出
2 G. m  H& m7 y8 T! M3 N0 Y  y            地产行业的净利润虽然降了,但相比其他行业来说,还不错。
' b4 g8 b; {! ~* G' ?( A            新房市场在10年内还将在10万亿左右的横盘,再加上存量等新兴市场,这么大的水,一定能养得活大鱼!( J- ~* I! U3 ~6 S9 A4 e: o
            新规则下,一定有新人能脱颖而出。只要你足够优秀,就可以做出大事业。

帖子地址: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02

主题

713

回帖

7265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265
发表于 2023-3-13 11: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
正常,除了老板一个人全是领工资的嘛,对工资负责,公司管我p事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8-21 05:25 , Processed in 0.03952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