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F( `6 R! V# P: g6 B
4 {( o2 R& y6 d" U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国民代步工具。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2021 年我国电动两轮车社会保有量达到 3.4 亿辆,预计 2022 年将达到 3.5 亿辆。电动自行车的一个小问题,放大到全国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3 v% l# v* _; I早在 2022 年 3.15 晚会上,央视就曝光了电动自行车超速的问题。包括新日、金箭、台铃、绿源、小牛等等品牌,其销售的新国标电动自行车都能通过解码器等手段,实现对于限速的破解。钛媒体 App 也对此问题进行了相关解读,详情请见《新国标成为 " 纸老虎 ",电动自行车超速如何解决?|钛媒体直击 3 · 15》。/ H2 m! y+ g+ L5 Z( r: k
然而,今年的年央视 3.15 晚会,电动自行车安全问题再次被点名。此次,央视曝光了有关电动自行车头盔厂家偷工减料的问题。据央视调查,全国多起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中,头盔质量不过关成为了导致消费者受伤的原因。7 \# g0 y' M5 @+ @: U3 r3 N) B
多款产品测试不合格,安全头盔无法保证安全 r) u+ X A$ g- f9 f; K
. {( k2 o# f( L' `5 U0 {
, n3 B2 i* w7 t( ^9 I
$ M) r* B" ~" x, ^央视 3.15 晚会节目测试画面
! x/ n, ?. R% r) f2023 年的 315 晚会节目中,央视记者选取了市场上热销的电动自行车头盔进行检测,经过测试仍有多款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9 L) O; r1 R2 N
整个检测过程中,央视记者分别对吸收碰撞能量性能、耐穿透性能、佩戴紧固程度、护目镜耐磨性几个方面进行测试。" A1 }, ~5 @* J
吸收碰撞能量性能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将头盔佩戴在头模上,拉升至 1.6 米的高度进行释放,模拟骑乘人员摔倒时,佩戴安全头盔的头部与地面碰撞接触的场景。可怕的是,其中一款红色头盔几乎毫无保护性可言,测试中产生了一条长达 20 多厘米的裂痕。9 o0 }6 j* s: R4 W4 {
而在耐穿透性能测试中,测试人员将钢筋头拉升至 1 米的高度进行释放,模拟头盔遇到尖锐物体时,对佩戴者头部的保护能力,有 8 款头盔达不到新国标要求,甚至有的头盔被劈成两半。不难想象,如果这是生活中真实遇到的场景,那后果不堪设想。
4 l6 _; {1 d$ o2 h* S在头盔固定和护目镜耐磨测试中,共有 16 款不符合新国标要求。经央视记者调查发现,有些头盔厂家为了压缩成本,使用了回收料等劣质材料进行头盔生产。偷工减料等原因的叠加,才是最终导致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U" k9 Z! K" G
国标实施不久,市场仍有漏网之鱼6 N9 W/ @$ Z7 b1 [! }& t" J
# T5 q# Z' l( J- y" k* S. X4 X$ D2 h. d
' y6 C4 `' u, r! j6 @7 S7 j经钛媒体 App 调查发现,此前出台的《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强制性国家标准 GB811-2022 中,就详细规定了电动自行车头盔应包括壳体、缓冲层、舒适衬垫、佩戴装置、护目镜等结构,并对电动自行车头盔的测试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5 y! l# y: v+ ^$ E
但由于国标发布时间较短,目前仍有少量未通过认证的电动自行车头盔,在市场上流通,导致消费者可能选购到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不过,该标准将于 2023 年 7 月 1 日正式实施,这也是对电动自行车头盔产品质量起到一定约束作用。% t q' T: U) k
除此之外,相对于市场较为成熟的摩托车头盔,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头盔产品价格普遍较低。目前淘宝、京东上的电动自行车头盔售价均在百元上下,拼多多售价约在 50 元左右,销量最高可达 5 万件。
$ L# n }2 }% N$ a9 k目前在主流电商平台上,销量靠前的电动自行车头盔产品普遍通过了国家标准认证,并会在产品名称、页面详情处重点标注。消费者在购买之前,可以先与店铺确认。5 x4 O) r7 y" x& t8 C0 a
符合国标,但未必合适的尺码6 K4 {6 K. q7 `$ z* L
7 G) Y! w9 }% J* }0 i
, w9 Y8 G, s, f$ |! N7 `( a2 A& P/ A7 ~
国标中关于头盔尺码的标准. k3 v! k1 S! |: S% ]
钛媒体 App 观察到,在各大电商主流的电动自行车头盔中,百元及以下价格的产品普遍存在没有区分大小尺码的问题。
0 i' Q2 ?& L4 K$ O6 \在国家标准 GB811-2022 中,头盔根据头围尺寸,从大于等于 620mm 到小于等于 540mm,应分为特小、小、中、大、特大五个规格,然而在电商平台百元左右的主销产品购买选项中,却只有 " 均码 " 一个选项。8 Y! q$ y! K4 _
曾经从事电动自行车车销售的刘先生告诉钛媒体 App,电动自行车消费者认为电动自行车骑不快,因此普遍不太在意头盔等安全配件。5 T: Y9 w0 \ ?' D% u N
对于厂商而言,头盔产品并不挣钱,只要符合国标就可以正常售卖,多个尺码需要多开模具,增加增加仓储物流等成本,因此生产多个尺码的头盔并不划算。& Q9 {, s* F1 v* U9 z: o K
然而对于消费者而言,电动自行车头盔的佩戴贴合度同样关系到安全问题。2 W! @. V2 L1 g+ l4 b- [
摩托车教练李先生告诉钛媒体 App,头盔的安全与否一方面要看质量,另一方面还要看佩戴。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头盔在能戴上的情况下,要尽可能的贴合、紧固,因此选好尺码十分关键。对于选择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头盔,李先生建议选择符合国标、针对不同头围区分多个型号、价格在 300 元以上的产品。' G' k3 m% q) q" p! F. ?; g
关于电动自行车头盔选购,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曾经发布消费提示。电动自行车头盔应通过 3C 认证、确认标志清晰完好,检查壳体内、外是否有表面突出物,确认配有 EPS 缓冲层,护目镜应为非玻璃。检查佩戴装置的强度,不应出现系带滑脱、撕裂、撕断,连接件脱落及搭扣松脱、断裂现象。此外消费者可对头盔进行称重,国家标准规定 A 类(全盔、半盔)质量不大于 1.6kg,B 类半盔质量不大于 1.0kg。8 Y- b* t3 m* V4 Z8 @$ y
最后,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消费者注意,头盔产品发生过较大撞击事故后,应立即停止使用。6 F; e: z- V% y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 K3 b7 m- {; I/ x. x1 Y* L4 R6 L
9 `- }4 ~, A6 c% e6 x& I7 h
3 Z2 G7 W6 Y1 F0 g
: U) }+ M2 v8 e. E综合来看,电动自行车行业还处于一个 " 野蛮生长 " 时期,价格低、易用性强、通用性好是其逐渐能够占据国民通勤 C 位的主要原因。但在安全意识方面,无论是用户还是厂商,似乎都有待加强。目前来看,安全事故频发,会让更多用户对使用电动自行车产生担忧。# A) ?; M* k' O* O" f6 w7 ]
2020 年开始,我国公安部主导的 " 一盔一带 " 安全守护行动,正在积极推动地方立法,以及自行车、摩托车驾驶员佩戴安全头盔的习惯。据公安部介绍,2020 年全国电动自行车、摩托车、汽车驾乘人员交通事故死亡率同比下降了 10% 以上。# B0 Y+ a7 a, S7 B" n: @
而在厂商方面,追求利润的同时,如何正确对待用户最基础的安全问题,值得整个电动自行车行业去关注。(本文首发钛媒体 App,作者 / 吴泓磊,编辑 / 钟毅)
, N4 I8 k) G# J0 q% M2 R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