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3月21日是第23个世界睡眠日,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题是“良好睡眠,健康同行”。为了让患者重视失眠的危害,普及中医治疗失眠的对策,长海医院中医肿瘤科医护团队在病房开展了以“失眠危害如此大,这些中医疗法你知道吗?”为主题的睡眠知识与科普讲座。关于失眠的知识,你了解多少?& s* H Y6 v K/ ?& }) W- C" {
什么是失眠3 x' I* U4 a0 v" c ?& \. ]6 L
临床上常使用的失眠概念包括“失眠症状”“失眠障碍”(或失眠症)。“失眠症状”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意,包括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或晨间早醒等。“失眠障碍”是指失眠症状达到了疾病的诊断标准,并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 导致社交、职业、学业或其他重要功能的损害。0 D1 c5 T }5 e6 p% J* T! h' }
失眠的表现8 B$ ^# ?' L: ~$ r" A
绝大多数人都有偶尔失眠的经历,长期失眠的人群多颜面发白,眼眶发黑。特别是长时间服用安眠药物以后,眼眶发黑的现象就更明显。经常服用某些药物的患者,面部的颜色也会变白,缺乏血色。真正缺少睡眠的人,特别是整夜不眠的患者,眼球结膜往往会出现明显的充血现象。
4 w' }4 F7 L" ~ U, ~9 e失眠的危害
3 [! S' ^2 w2 o# u" G; K7 B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和抑郁、焦虑的发生率日趋升高。长期失眠不仅会降低生活质量、影响社会功能,还会引发一系列躯体和精神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肿瘤等。一项长达20年的随访研究结果提示,失眠患者在长期随访中出现了抑郁发作。约70%以上的抑郁患者伴有失眠症状。伴有持续失眠的抑郁患者有65%复发,而无失眠患者的复发率仅为13%。
6 r" ?# S% L+ z# ~失眠的对策
# @* e1 a/ g: U' ?) b失眠人群积极进行治疗,对身心健康、生活、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传统医学之一的中医学在失眠症的治疗方面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减少与失眠症相关的精神障碍、心理障碍、亚健康状态、其他内科疾病的发生。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
! I- U' n0 q# y5 f- I; _+ k; R(一)芳香中药。利用中药的芳香、清凉、明目的作用,制成药枕,一方面治头疾,一方面促睡眠。药枕要根据季节的不同定期更换枕芯。春天阳气升发,万物复苏,人亦随之而气升,可选用桑叶青蒿枕,以舒达肝气;夏季炎热,人易汗出,可选菊花蚕砂枕,以清热除烦,安神助眠。秋季应选清凉枕,以绿豆枕清燥泻火。冬季宜选灯心枕,以透郁热而利尿。
$ D$ a& @4 L* F8 L+ `6 C4 i(二)饮食疗法。食物对人的睡眠有一定影响,既可使疲倦的人们兴奋,也可以使兴奋的人们安然入睡。指导患者辨证选食,心脾两虚、心胆气虚者,应多食补益气血、益气安神之品,如山药、大枣、龙眼、黄芪粥等;心肾不交者,多食养阴降火之品,如百合、莲子、海参等;肝火扰心者,宜多食清肝泻火之品,如芹菜、菊花等;痰热扰心者宜多食清热化痰之品,如白萝卜、银耳等。
6 l' {: F4 h% F5 Z(三)情志疗法。适当运动,加强锻炼,调畅情志;睡前可用热水泡脚,放松情绪,避免思虑过度,睡前避免情绪过度激动、兴奋,睡眠驱散房间中的异味,以使空气新鲜,进而呼吸通畅;睡眠时穿宽松、吸汗的睡衣。保持卧具被褥干净整洁,柔软舒适;爱好阅读者,可在睡前看一些书籍放松心情以助睡眠;爱听音乐者,可适时播放一些轻音乐,调节紧张心情。, \- R& w' x# M& Y; `2 j" G- P
(四)可改善睡眠的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 F0 q+ T% H: h+ f2 R5 B4 }1.中药熏洗
3 s: `$ M+ S0 d9 a中药熏洗是将足部浸泡在中药药液中,利用药物透过皮肤、孔窍、腧穴等部位的直接吸收,输布全身而达到促进气血运行、畅通经络的方法。中药熏洗治疗失眠可以选择中药,如酸枣仁、夜交藤、合欢等,具有活血化淤、宁心安神的功效,水温控制在40°左右,深度没过脚踝,每次30分钟。, o1 X- ^; s: [( J& Y5 V' ^/ n
2.穴位敷贴+ K- \0 D/ z+ x! M
穴位贴敷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调成糊状,制成贴剂,再直接贴敷穴位上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法。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消痞、扶正强身的作用。穴位贴敷治疗失眠是将中药贴贴敷于脚底的涌泉穴,起到交通心肾、宁心安神、镇静安眠作用。每日睡前贴敷一次,每次6-8小时。
1 i, s$ @" R0 M) s. P3.穴位按摩% a9 [6 m f& [1 T- `8 Q
中医认为脑为元神之府,所以也应该重视头部的气血供养。在休息或看电视等闲暇时间,我们可以用单手梳理头皮数次。方向是从额头的发际线开始,沿头皮到颈部的发际线终止,按摩可以舒通经脉,缓急止痛, 同时也有助于改善睡眠。常用取穴有:头部选印堂、神庭、睛明、攒竹、太阳、角孙、风池等穴。
D4 |7 f( D, y% m. o4.耳穴压豆$ D1 D; n- `# o; Y6 q
耳穴压豆是采用王不留行籽等丸状物贴压于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刺激耳部穴位达到调理身体内在身体状态的一种治疗,具有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脏腑阴阳作用。耳穴治疗失眠常用的穴位有心、肾、神门、枕、皮质下、垂前等,其中心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主,可以宁心安神;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神门、枕、皮质下均可镇静安神;垂前可治疗失眠早醒。
1 e, t7 J; |, B9 b2 A* ?: v5.穴位艾灸 T& [# L- [, R: j, e6 G' v! [1 {1 C
艾灸温通经脉、驱散寒邪,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艾灸治疗失眠穴位有:心俞、神门、三阴交、内关、关元、太溪、肾俞、涌泉等穴。灸法采取温和灸,每次可取3-5个穴位,循环艾灸一个穴位15到20分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