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阅读- P) L- ]+ f% i! a$ ?
向村民普及农业政策、深入田间地头一线调研、运用所学知识回乡服务……辽宁省组织近 16 万名大中专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深入多地学习实践,为当地的乡村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4 G. Y& \- s, A! Y7 t1 M! R) h每天浏览学生制作的 " 我为家乡做代言 " 短视频,成了沈阳农业大学团委书记柴宇的工作常态。. ?" d6 r" Q8 z; f* A$ ]
2022 年,中共辽宁省委教育工委和共青团辽宁省委组织 146 个大中专学校,8050 支社会实践团队,近 16 万名大中专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足迹遍及 31 个省份、300 多个市(地区),形成校级调研报告 1712 份,助力乡村振兴。
5 T5 H9 [* \: M/ d0 @; o: k聚村头 坐炕头
1 m9 U& o7 M; N5 N5 n政策宣讲为农民2 c; {) ^, R9 C2 Z
" 国家继续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农机购置和应用还能得到补贴…… " 日前,在丹东凤城市刘家河镇黑门子村,辽东学院大学生宣讲团成员张鹏飞向村民普及农业政策。听完宣讲,村里的老党员袁玉范激动地说:" 党的政策这么好,咱老百姓的干劲更足了。"
' e4 H Z# ?3 A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庭院,现场宣讲、面对面交流,近年来,共青团辽宁省委组织高校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通过自编的视频、动画片和现场宣讲等鲜活形式,把有关乡村振兴的方针、政策带入千家万户。
+ ~& t% y# c) t+ Y) S去年暑假,在山西省长治市安阳村,几名大学生向村民播放农业生产托管宣传片,宣传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这让村民马春叶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R' Y) F7 ?3 m, ^9 |. K1 E
沈阳农业大学选择农民最需要的政策进行宣讲,组织专家学者设计出政策宣传资料,一节节大课堂的延续,一茬茬学子的传承,政策宣讲深入浅出,越来越受到基层党组织和群众的欢迎。% L0 J" P3 k/ I6 y! t! r/ j
大学生一开始对政策也并不了解。" 针对大学生对乡村振兴认知少、差异大的问题,我们组织教师、调研对象、学生家长、行业管理部门、企业等召开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主题研讨会。" 柴宇说,培训后,沈阳农业大学选拔出一批优秀学生,担当理论宣讲员走村入户,年受益群众在 5 万人以上。
* x- N$ z, k, h$ f& t0 Q' P& F在营口市鲅鱼圈区红旗镇,已经有 300 多年历史的满族民俗文化大集上,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学园艺系师生组成的新禾服务队,通过送书、演讲和宣传板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相关政策以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农业法律法规送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手中。) U" H4 T- }: x' P, [9 ~
除了宣讲政策,有的院校还进行技术培训。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赵丽梅介绍,新禾服务队的足迹已经遍及盖州市苇塘村、大石桥市英守沟村等全省 60 多个农村地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 1100 小时,为农户解决技术难题 500 余个,年均完成农业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电话咨询等 3000 余人次,间接带动就业 2 万余人,助农企、农户增收 1000 余万元。" B# s& t+ W9 I3 s6 W- m7 R& j8 L
" 我们组织了 2300 支宣讲队伍,5 万余名大学生走进广大农村。" 共青团辽宁省委书记张鹏介绍。
: d0 ^ q% j+ k( c/ E, @走千家 访百姓2 Y3 q& M1 e( j, C: j. s
一线调研解疑难
5 D- \" o& U0 n) n6 \: N2 k$ h- v9 月中下旬,是无核白鸡心葡萄成熟的季节。在沈阳市苏家屯区永乐街道互助村的大棚里,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大二学生闫新华来此调研。5 [3 k f$ ]6 f# U7 @6 A
" 今年肥料的价格如何?"" 试验的水溶肥效果对比怎么样?" 问题逐一抛出,随之一项项记录下葡萄的品种特点、种植历史,大棚的温度、用水、用肥等参数,并形成了暑假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b1 z8 H+ U# m4 e. T x
2022 年暑假,沈阳农业大学团委组织 7000 多名学生共走访了 2000 多个村,形成了 2000 多份《乡村特色产品生产技术规范》的调研报告,并上传到沈阳农业大学 " 实践 +" 平台。
/ |+ I; ^/ S3 ?! [1 k- i调研问卷带着温度,解决方案贴近实际。去年年初,新禾服务队给营口市芦屯镇驼台堡村村民金家骥免费提供了辽峰葡萄品种,还传授了栽培技术。" 年均收入超过了 8.5 万元,我一下子变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金家骥高兴得合不拢嘴。6 J% x& I% A. G6 A B7 d
" 抓住农作物‘产前、产中、产后’的关键时机,我们为合作社和种植户提供了种苗和技术。" 新禾服务队负责人陈晓军说,我们持续进行跟踪技术指导,进一步帮助农户提升效益,并无偿向农户推广辽峰葡萄避雨栽培、大果榛子栽培及果蔬病虫害绿色防控等 60 余项省级科研成果,定期组织农民在红旗大集开展技术培训,手把手教给农民。: w. @! V% G; w, Y+ _ U1 v* R/ r
" 非大规模集中连片地区,农机怎样使用更有效?"" 机插秧过程中有边角遗落,人工补秧工作量大怎么办?" ……今年寒假以来,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教师王铁军一直在不间断地回答社会实践反馈回来的问题。' t; ?6 i, D* h" v! |: F* I% D
" 有些问题很直白,都是来自农业一线的。" 王铁军说,沈阳农业大学的博士智囊团队伍已经达到近 300 人,负责对本科生社会实践过程进行指导和答疑。
0 m0 l( \* j6 f& C" 村集体、合作社、龙头企业都是农业生产单位,应该有标准化技术规范。大学生来参与整理,博士团智囊队完善后形成技术规范,既贴近了农村,又为农村做了贡献。" 柴宇说,截至目前,沈阳农业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已经为 1645 个合作社建立了生产技术规范。4 @# T' u3 ]2 @# m( K
有劲头 有盼头, I* c7 ?0 s1 j3 L8 }. v5 G# P
回乡服务促振兴4 I/ [4 o. h0 i* O! M4 Q$ M& G
" 大学生到我们合作社来实习,还是头一次!" 沈阳市康平县兴果专业合作社技术负责人吴献国高兴地说。虽然与专家有过不少交流,但大学生自己找上门来,还是让他喜出望外。9 L1 v4 G8 e$ q1 f) v# W$ }1 o/ c
2022 年暑假,沈阳农业大学大二学生孙晔每周至少都要到花生地里跑一趟。大片花生,秧绿叶繁,孙晔录下田间地头喷施叶面肥的场景,采访了吴献国对花生种植的经验和技术,拍下电商直播间内花生产品的品种和包装。将这些素材汇集,剪辑成一条 5 分钟的小视频,青春靓丽的孙晔出镜介绍,为家乡产品做起了代言。, p+ }( j2 }1 f$ v, Y
" 很多新科技、新媒体,我们农民接触起来不容易,回乡社会实践的小孙晔,把我们的产品推到了网络上。" 吴献国说," 农业农村想发展,特别需要大学生回到基层,他们就是农业、农民与院校、专业知识之间的桥梁。"
I7 f% u0 C( y8 A1 ]" 我为家乡好产品代言,树莓,又名覆盆子,被誉为水果之王,营养价值高、适应能力强、经济效益好…… " 在盘锦市盘山县羊圈子镇新立村,辽东学院大三学生曹芷赫已经连续 3 年参加 " 家乡好产品 " 专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录制视频、朋友圈转发、校内现场分享等方式,宣传家乡好产品。* u0 k C5 |1 P
" 辽东学院‘家乡好产品’社会实践团成立于 2019 年,每年有来自辽宁、安徽、广西等 15 个省份,近 300 名学生为家乡农产品代言,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辽东学院院长周景雷介绍。; y$ N5 m; n% X1 x# V
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延伸和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回乡服务。沈阳市康平县北三家子街道万盈农业技术服务公司负责人梁日鹏则是从社会实践走向自主创业,服务农村农民。如今,他的托管种植服务已经开展到了辽宁省 4 个县区。- m, o/ E" [: C: c& z+ w
" 我们拥有种子处理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等 13 项技术,可以对农业生产进行金融、设备、培训、品牌等多项赋能。" 梁日鹏说," 以康平县的玉米种植为例,经过托管种植服务的土地,每亩平均比农民自己种能多收 200 斤玉米。"; d5 o# s/ }$ B- N/ Z W
梁日鹏坦言,他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主题保护性耕作便是基于乡间地头的调研成果。而走上农村农业自主创业道路,也来自于这些年的农村社会实践。- i; n- C+ W2 k3 Q; a; d8 k
打开 APP 阅读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