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华泰证券宏观研究:中国出口竞争力不降反升新兴行业弯道超车" P, z4 x1 f8 W4 M
过去几年,全球进入“慢全球化”时代,进出口总额占全球GDP之比基本停滞,尤其是2020年后,新冠疫情叠加俄乌冲突升级的背景下,供应链出现分散化趋势。过去数月,华泰证券宏观研究团队深度分析了全球、区域和中国贸易及资本流动相关数据,得出积极的结论:全球化的前景隐忧尚存,中国出口产业的发展也不会一帆风顺,但中国出口竞争力在过去几年间不降反升且韧性更强。本文从中国出口结构性亮点、地域和产品多样化、新兴产业弯道超车、以及中国出口的成本优势展开具体分析,力图全景刻画中国出口产业链的结构变迁。
3 P7 N0 |6 Z. d+ Z7 ] 中国出口份额攀升 韧性更强
# v8 V: X" j2 `2 X6 F* n8 _5 k: _ 从整体上看,即便是疫情扰动、大宗商品价格飙升的环境下,中国出口占全球份额从2018年的13%升至2022年的14.6%,2023则可能上升更多,美国、欧盟和日本的份额均有所下降。同期,中国在制造业增加值中的占比也不断上升。这些事实有力证明,中国出口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不降反升。, ], {( u! m5 I5 S: v
6 k+ n0 P7 D, X% t- I* W. ?: m* i4 o$ `
图表1:中国出口在全球占比不断上升
8 O O- I# g8 L1 u: N9 v7 _ 来源:Haver。
( p) {( p9 ?& v: J" j1 f
7 r) u- j" B3 i 图表2:中国出口份额扶摇直上的同时,美日欧等国出口份额整体下降 来源:Haver。
/ D" p9 E( c$ h+ W6 l" c 在出口占比整体份额提升的同时,我们还看到一些结构性亮点,包括电子和机械等高附加值产品在全球的占比持续上升,中国占据全球价值链占据中间环节并正向更高价值链攀升,出口商品更加多样化,“领军品类”数量上升,这些事实证明中国出口的韧性正进一步加强。
7 \2 o- P* M' @" {! J 以汽车产业链为例,中国汽车出口在全球的份额不断上升,从2017年的5%提升至2021年的8.1%,已经接近美国,仅次于日本和德国。中国汽车出口快速增长既得益于全球需求的大幅增加,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利用成本、供应链优势,不断缩窄汽车生产质量差距,行业效率和全球竞争力进步显著。; Q9 q& t$ o' l- z s z! _
出口地域和不同地域的“领军品类”更加多样化。具体来看,虽然中国对欧美的出口份额下降,但东盟、中东、非洲等地区在中国出口的份额逐渐上升。2018-2022年,东盟、中东、非洲在中国出口中的占比上升至15.9%、5.9%和4.6%。而且,中国出口的领域十分广泛,能够满足不同国家的需求,中国出口到每个区域的“领军品类”也不尽相同。例如,我国对东盟出口以高端产品为主,2019年以来,对越南出口中40%以上是机电、光学医疗和车辆等较高端产品;对非洲出口中消费品和基建设备占比较高。& u% [" v, k/ G. ^; a2 n5 G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和东盟合作产业链已经形成高效互补,共赢远远大于竞争。我们从宏观数据中发现,中国对欧美国家出口比例下降的品类,一一对应中国对东盟类似品类比例上升;中国对欧美国家出口比例下降的品类,也与东盟对欧美出口比例上升相对应。大量数据刻画出的是中国出口产业链重塑,以及物流“动线”的变化。
! V5 i1 n: B* r 新兴行业弯道超车
) W6 Y) E5 d, u u" D$ S 2018年后,中国制造业升级明显加快,以电动车、锂电池及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在全球快速崛起,中国企业抓住了“弯道超车”的机遇,全球竞争力不断加强:0 \( K8 r% f+ }! Y9 d" ^
: G3 K: t F8 i( X
图表3:“新三样”出口占比不断提升
; X& n) Z' e: h 来源:Wind。5 n3 g! J; Y4 Q! T8 f# \' z
) b% |# Y3 {5 @/ I5 U 图表4:“新三样”对中国出口的贡献不断加大
1 B6 l6 Q; A% K3 z 来源:Wind。
2 `- z) `2 v1 X: @ 电动车领域实现了“弯道超车”。中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除了在锂、镍原材料供应上占比稍低外,在原材料加工、电极材料、电池以及整车上中国都占据50%甚至更高的份额。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显示,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电动车)持续大幅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6万辆和68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7%和93%,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
) ^) Q, Y6 J* E 中国锂电产业全球领先,拥有最完整的锂电产业链,市场规模与产能扩张领先全球。据工信部赛迪研究所《中国锂电产业发展指数白皮书》,中国连续五年成为全球最大锂电池消费市场,2021年中国企业锂离子电池销量(含出口与国外分公司)合计约占全球的70%。
) t- I# E9 A' u* ? 中国在光伏的全产业链条占据主导地位。根据国际能源署2022年7月发布的《光伏全球供应链》特别报告,2021年中国生产能力在全球占比中,多晶硅占79.4%,硅片占96.8%,电池占85.1%,光伏组件占74.7%,未来还可能进一步升高。
) ]2 M0 |2 r0 d5 n8 T, [ 此外,由于中国产品仍然具有极高的性价比,传统制造业也保持了优势。非洲等国承接中国轻工纺织、家具家装等一系列消费品的出口产能,也有助于非洲国家实现消费升级。近年来非洲在中国出口中的占比整体提升,2022年达到4.6%。2023年一季度对非洲同比增速高达18.8%,远高于同期总出口增速;同时,中国在非洲进口中的占比也不断提升,2022年已经达到16.6%。; ~. C4 m0 D2 u+ k2 c- T
中国出口具备全方位优势
) } ]( O& L8 t9 v3 Q 很多观点认为,中国成本优势很大部分来自于政府的产业政策和补贴,这一观点并不完全正确。华泰研究宏观团队认为,中国出口的真正优势在于全方位的成本和效率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3 R! H8 t/ |% W$ X% B% ~" w
首先,中国制造业在原材料和能源价格方面具有优势。相较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国的工业电价和能源价格较低,尤其是2022年全球能源价格一度大幅上涨,欧元区、日本和韩国贸易条件大幅恶化;而中国对油气的依赖程度较低,因此相对其他市场,贸易条件得到改善。1 W: h8 z$ @' o$ @% \# X9 N
其次,中国拥有全球领先的物流和电信网络。中国在交通和通信网络方面进行了大量基建投入。时至今日,中国的人均电信基础设施指标已跃居世界前列:目前中国人均4G塔数是美国的4倍;中国电信平均价格是美国的六分之一,且网络覆盖比美国更广。中国物流信息流快速、价廉、“无死角”覆盖,甚至广袤的农村地区都通网、通电、通路。
2 Q8 i1 A8 X, e: a2 i9 a 第三,中国人才性价比高,且具备国际化优势。虽然近年来劳动力数量减少,但人口受教育程度提高,中国在研发领域的总人数已超过美国和欧元区。同时,中国加大创新研发投入,专利申请量明显上升。自2008年以来,留学归国人数快速增长,更多华人科学家选择回国发展。( {8 i& {* b; @
最后,中国产业链完整、多样化,分工细化,交易成本低。中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超过30%,具备从上游到下游的全覆盖能力,经济多样性不断提高,产业链优势使中国成为亚太地区价值链的中心。
0 p$ C: x1 x0 [! v4 v& u6 e 从中国出口竞争力上升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两点启示。中国贸易部门效率增长领先全球,那么人民币真实汇率应该相应升值。其次,凭借在资金、人才、通路三方面长期积累,中国企业正开启以全生态链出海为标志的新一轮出海。在出海目的地选择上,综合衡量人口、文化、经济、基础设施、政策、语言等要素,东南亚、中东可作为中国企业出海首选,非洲和拉美为次优选择。从中国企业出海到东盟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中国与出海目的地之间的合作优势高效互补,共赢远大于竞争。
$ {( `# h5 l' h8 e7 b! O1 V 研报:《中国出口产业链的升级与重塑》2023年4月16日
3 \+ T+ V& l* [8 z1 U 风险提示
4 E4 i" t* a' @6 k* } 全球衰退压力超预期。为抑制通胀联储大幅度加息将压制总需求,叠加美国金融体系在高利率的脆弱性,欧美在下半年发生衰退的概率较大。如果欧美发生衰退,中国外需将周期性下行。2 R! G4 k. k- {7 Q
地缘政治风险。俄乌冲突持续进行可能导致地缘政治风险进一步升温,从而可能使得能源价格高企,海外通胀下行速度放缓,海外央行被迫维持高利率,海外需求受到更大程度抑制。
; T J: s/ ~. T* D& a( r 免责声明:对本文的完整理解请以研报原文为准。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使用人不应单独依靠文中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的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