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巨轮滚滚向前,没落的地方又崛起了?
- I2 l' U! R; y7 e# ?- v4 j2 m 点击【 樱桃大房子】关注并设为星标 7 ?) A4 s O2 ^5 V$ e( R/ n- d
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时隔七八十年,又终于轮到东北崛起了?: |& s5 B, [' w5 Y) j# |; Z
最近,各省份陆续发了本地经济数据情况。, B( D5 Q3 F* c: l3 t- I E. o! t
那个早已被很多人屏蔽在外的东北,以近十年罕见的成绩,一鸣惊人。
" ?- ^& [% B4 H 吉林GDP增速8.2%,位列全国第一,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5%)3.7个百分点;
) Z3 `. P5 _: ?" i' }1 ^ 黑龙江GDP增速5.1%,是近10年来单季度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m+ C" r/ i, o- m( H* f
辽宁GDP增速4.7%,是自2014年以来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 x. N9 s/ X/ T ]8 [2 ?
& f2 A) Q. s/ T# g! S1 Q1 S2 T, v 如果你没什么概念,你可以看下去年的数据:
1 l/ y w r( w 2022年一季度,吉林省GDP同比下降7.9%,是全国唯一一个经济负增长省份;辽宁省GDP同比增长2.7(全国平均增速4.8%)。2 {$ |9 T4 T6 ?; R9 ?4 Z4 Y! i
一个季度实现质的飞跃,且挤到全国前排,你大概知道当前整个东北的表现,有多吓人了。
! ?% ^" ]6 O$ k7 {; F# T1 c# [ 而且这是建立在东北人口持续流失的基础上。7 s& L; [& e1 |6 e, O6 {
过去十年,东北三省人口减少了大概1100万,相当于一个省会城市一年的常住人口数量,这些人口都四散在全国各地。- u4 W/ Q( A2 p2 M3 X
人口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有人,经济发展才有动力,按理说,东北不应该有这一突然变动的,但事实却是发生了。
6 e# U, I/ F! u* v( I3 D- o$ B4 s 于是有人说,时代的巨轮终于滚到东北这一边了。; F6 G7 r* W `+ \6 r% K) r8 N- ?0 B# ?
逻辑大概是这样的:
: ~" q7 K2 \3 q1 M 珠三角迅猛发展,是因为香港转口贸易,东北没有港澳这个特殊通道,所以没赶上第一波。
4 \- i$ T3 l- k6 M+ `/ W/ U4 J3 \ 长三角开始腾飞,是因为加入世贸,激发了长江航道成本优势,东北没有航道成本优势,所以没赶上第二波。( {3 }% n3 W, ~4 K8 U
云贵川近年来经济增速高,是因为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东北没有繁荣的邻居,所以没有赶上第三波。
7 {+ H! ~+ Y2 w& T 现在地缘变局,俄罗斯送来助攻,东北三省成了中俄贸易最大的收益者,之后东北经济将重回高光时刻。
. u4 H$ J. u% j' K6 {$ T& ] 不能说以上论调完全错误,因为一季度东北三省经济数据,对外贸易确实占到了一定比例。
; f$ I0 X5 A- b. }$ M4 P* H 一季度,吉林省与俄罗斯贸易总值57.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92.3%。其中出口28.54亿元,同比增长210.4%,进口28.8亿元,同比增长39.6%。
1 Y3 R8 R7 z6 W0 j; Z# o, \ 一季度,黑龙江省对俄罗斯进出口490.4亿元, 同比增长24.5%。其中出口49.7亿元,增长97.4%,进口440.7亿元,增长19.5%。 + Q0 i5 _* X, ? Z/ z
今年一季度,辽宁对俄罗斯进出口111.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3.2%,其中出口32.9亿元,同比增长92.6%,进口78.3亿元,同比增长53.4%。
& O/ l) N, ?, P' I 但有两点肯定是不准确的:
$ K9 C3 m" g6 M/ a' p 1、东北经济狂飙猛进,对外贸易的影响有限
3 H7 h* Y$ O5 o) q6 v9 ^; i# D: l 这个目前讨论已经很多了,简单说下。
9 b/ o; p0 n" A$ Q3 u" o 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到东三省对俄全部都是贸易逆差,还很大,而且2022年真正对俄出口总计也才350亿人民币左右。$ r# L! w9 m( _
对于东三省这样一个5.79万亿的经济体来说,算不了什么。0 n" Q5 `. W- \' `
那么一季度东北经济狂飙是怎么来的呢?还有两点原因:
/ E9 ^, J& v7 ]1 a- K4 [3 L5 K 一是过去的长时间静默,吉林、黑龙江这些地方基数很低,经济稍有增长,数据就很惊人。很好理解,不展开了。4 m$ o4 c- D& U% Y1 C
二是消费回暖。一季度,辽宁、吉林、黑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同比增长6.5%、14%、8.3%。你可以理解为,一季度的东北的经济,有一部分是“买出来”的。
6 n* G$ d7 ?4 a( ~8 R. [6 c 2、东北经济,很难回到高光时刻
9 v3 u' \- ~4 [" E+ e: I/ \ 东北确实辉煌过。3 a" W' r2 n/ {4 ?& l3 ^
建国之初,顶着“共和国长子”称呼的辽宁,生产过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第一艘万吨巨轮、第一辆内燃机车等1000多项新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
4 {1 Z0 `8 b+ J- ^; F+ V. a 那时候的东北,可以说是全中国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地区,无论是从基础设施、生产设备还是劳动者技术等都是全国最高。$ o2 l# U" n$ E3 R
但要说东北会回到高光时刻,我也只能说是盲目乐观。
8 j: J3 B5 M8 j4 ` 过去东北没落,无外乎地理位置、地缘环境、重工业产业转型难等这些因素。1 h" R* w- w2 R( h3 N
地理位置、地缘环境,这些都是自然因素,肯定是没办法转变的。
- \2 P5 _/ H, U7 H/ Q+ f& m) h 重工业转轻工业,也不太好实现,主要是东北没有拿得出手的超级港口。没有超级港口,运输成本会很高,根本搞不了轻工业。 o4 t% W* l2 F9 D* T
而且搞重工业,实质上与俄罗斯以“军、重工业”为重心的经济布局撞了。也就是说,东北能够出口到俄罗斯的东西有限。7 w+ l9 c+ z& ^1 c/ @
这里提一下,俄罗斯之所以重军重工业,除了和它“极为内陆化”地理环境有关,还跟它本国的成本高昂有关。这是长期不可改变的。
5 ~# T- S- ~( X' R 这样的现有条件下,东北想要回到当初的高光时刻,很难,想要维持目前的经济走势也很难。5 e9 }4 `, [! |, Z- w" R6 F
所以,经济动能不足的前提下,东北的人口还会继续流失。
; y) I3 {5 K1 E$ T0 r 但不是所有人都会选择去到外省,也有选择留下来的人,这些人会向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这些核心城市靠拢,而剩下的一些四五线小县城,会因为人口的急剧流失,面临着被撤合并的局面。1 S; s7 q6 j P4 t2 K) P
这就是马太效应,强者愈强。
! o+ d4 B) e* M$ z0 C 即使是在一个普遍较差的区域,人口、资源也会集中挤向能级比较高的城市。0 F, Y' r3 \4 v, o: g
东北能级比较高的城市: 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这四个城市,以差不多22%的人口,集中了东北地区一半的经济总量、三分之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六成的高校资源。! w: J- k) q9 o( |/ k% r8 z" n
接下来就是这四城的较量,但城市内部,已经出现阶梯。/ K: \# ^6 G, K f5 H
沈阳和大连表现更好一些,从人口流入就能看出来。
3 _2 I. T1 T6 f5 H- c: `# w6 i, V 七普数据,整个东北三省,只有“沈阳、大连、长春”这三个市的人口是增长的,分别增了92.2万、76.1万、29.7万。
M7 M( K1 |( i+ z 可以看到,人几乎都去了沈阳和大连这两个城市, 而人口逐年减少的哈尔滨,人口总数已经跌破千万。房价走势也是沈阳、大连有往上的趋势。 7 f9 b; D' j9 ?" Z, f
! ^0 Y6 ?$ w+ M$ Y 这是气候、产业以及定位决定的。0 h- s5 Q& `* C5 ]( i
沈阳是整个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算是国家疆域布局中的重要节点,这里涉及到疆土的治理和控制,是必须要扶持好的地方。3 H* K1 @" e9 E" H" E
大连,是东北少有的滨海城市,国家第一批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东北重要的海上出口。
) s6 h* ^, }' R6 m 相比较整个黑龙江“大粮仓”的定位,沈阳和大连的优势就很突出了。而且沈阳、大连的气候相对好一些,大家都喜欢往暖和的地方走,这很正常。" z; o% S/ i- s" o8 Y
再加上长春、沈阳这两个地方汽车产业非常发达,中国的第一座汽车厂就位于长春,沈阳拥有宝马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还有华晨金杯、华晨雷诺、中顺汽车这些车企,汽车产业链条十分发达。沈阳还有高科技产业,一些芯片总部公司。: O+ ]8 X) C! |4 W, K3 ]3 p8 c
相比于黑土地,无论是企业还是打工人,都更爱这种高科技、汽车产业集聚地。
+ x6 c7 ~% O z+ J; l6 g3 p' ]. C. T 所以东北的未来,我觉得还是很确定的,极少数城市吃肉,大多数城市喝不到汤。
; M; N2 h3 ]6 D; O+ q; h! e 另外,还没加我们微信的,可以扫码加上我们的官方微信,后面有各个城市的专场直播,我们会邀请你参加。请加上后,发送你想买的城市名字即可。
$ U/ Z- R5 n* M0 J 推荐:樱桃年度市场预判的文章已经发布了:2023楼市预判:新一轮大牛市会来吗? 4 {4 `6 G- r# p7 D6 o+ _# k
我其他的观点,务必关注我的另外一个号:3 U8 R2 D* |, Z r2 E5 o4 M
各位老铁们,在快餐式的短视频红利降维打击下,我这个深度类的公众号已经极其稀缺了。所以一定记得星标,点【再看】。不然你收不到推送,我们也没动力更了。
! n1 k" g" l: k) H" C6 J 长按二维码关注“樱桃大房子”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