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国台酒冲刺,天津大佬闫希军缘何失言又“失语”?& Q" `* `3 o! J3 Y! X6 h
5 h3 Z' S2 j) m* z8 C i- z% F
文丨顾小白 编辑丨杜海
) s1 w8 q1 u+ K2 \6 V) @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n9 J8 I* ]! n A2 Y+ [
(本文字数约为3100字)
/ C, b6 e4 O9 p: E" R0 o 国台酒业董事长闫希军,已有一年时间没在公开场合露面了。
, C* V2 T9 M3 I3 f 根据国台酒业官微,他上一次公开露面是去年6月6日以视频方式出席2022年国台祭麦仪式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线下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去年5月12日,他出席国台大健康产品数智体验中心(天津1号店)启动仪式。" U/ q: q6 W- Q* b$ I: l6 \9 O
“沉默”的不仅是闫希军,整个国台酒业都从去年至今变得低调了许多。- [) K6 Z! H3 r- ~3 C
在2022年国台酒经销商大会上,闫希军曾高调宣称,2021年国台酒业含税销售额已超过百亿元。& h* P6 S. m, ^0 w. w* ~( }1 O& r
此后,无论是2022工作总结还是2023经销商大会,闫希军再未露面;国台酒业多是以“总经理张春新转达闫希军董事长问候”等方式一笔带过。9 v8 D) k( W0 g3 {. g8 G; a
与此同时,《正经社》分析师注意到,国台酒业至今也没有再次公布2022年的销售情况和2023年的销售目标。
1 M( s; W1 y L* V5 [) w6 t5 X 号称“茅台镇第二”的国台酒业,似乎一下子变得神秘起来。这背后,又潜藏着什么样的大招?1 X: S) k8 M9 H+ \8 g2 x
012 u) R0 j& L) X% C& \ @
3.6亿到100亿,暗流涌动
' y, r) ~# D' Q3 W9 F 2001年,通过医药行业成功捞金的闫希军,在贵州茅台镇收购了一座酒厂。5 I. \3 c' B. A {) m- a
他将酒厂命名为“金士力酒业”,这与他的天士力品牌仅一字之差。4 ?' e& \8 }3 I: Z% ^+ ?- |4 a
作为天士力集团大健康产业的延伸产业,强关联药牌的“金士力酒业” ,在宣传上也喊出了要打造最健康的白酒的口号。7 L3 t# m' a9 y7 e" `
不过,在健康酒这个概念上,“金士力”并没有太大的起色。于是,到了2011年,闫希军放弃金士力品牌,改回原来的名字“国台”。. l5 V: u+ z4 U E/ w* [0 k) k
公开数据显示,15年后的2016年,国台酒业的营收、净利润,仅仅分别为3.61亿元、0.2亿元;在白酒市场上,这个体量并没有什么存在感。* h* p x9 Y: x: ^% X' k& N
不过进入2017年后,国台酒业的业绩开始一路“腾飞”。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2020年,国台酒业分别实现营收5.73亿元、11.77亿元、18.88亿元、40.05亿元;2021年,做到了销售额超百亿元。
}6 f8 D+ g& t1 O 图表来源:正经社根据公开数据整理制作
4 U! z9 l% q% a 也就是说,蓄势15年之久以后,国台酒业实现了加速度,从3.61亿元到百亿元,只用了6年时间。
8 X! ]/ y. o8 G* {3 C2 V) p 这样的成绩,“远超”同期国内A股市场任意一家酒企。市场上也难免传来好奇的声音,业绩如此惊人,国台酒业是如何做到的?
% o8 [4 Y1 s9 H) U+ f 其实熟知白酒行业的人都知道,对于白酒企业来说,要实现业绩上的突飞猛进,如果不造假,经销商就是最关键一环。0 i! e3 Y* L* h
只要经销商能够加大囤货力度,酒企的销售业绩自然就能上涨。
$ ]2 v) ?9 [/ k' b, z. L/ ` 国台酒业的招股书也能证实这一点。数据显示,2017年-2019年,国台酒业经销模式实现的白酒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从87.06%增至97.19%。
; Q P: G. ~- V 也就是说,国台酒业的销售收入越来越依靠经销商。与此同时,经销商“囤货”的力度也越来越大。
1 D. \! o4 j9 e6 O: `( v. h 招股书显示,国台酒业2019年度前五大经销商中,除了第一名是控股股东天士力旗下公司,其余的皆是各地大商。其中位居经销商第二名的广东粤强酒业及其关联公司,2017-2019年销售金额分别为907.09万元、4481.5万元、7173.12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1.61%、3.84%、3.84%。
0 V& {& U; f8 ?8 Q! w 依靠经销商加大力度“买买买”,国台酒业的业绩得以起飞,这很好理解。可问题是,为什么经销商愿意囤货,愿意为国台酒业“刷业绩”呢?
1 g/ j4 y. n6 t$ U3 M 有市场人士认为,这是国台酒业以公司上市为诱饵,通过“股权激励,厂商联盟”,来吸引大批经销商入股,以此拉动销售业绩,帮助公司冲刺IPO。
8 X# r+ T1 V- c! r0 A3 u. S$ K6 u- V% Q 这样一来,对于入局的经销商而言,与其说是掏钱“囤货”,不如说是投资。毕竟等国台酒业真的上市后,自己能在二级市场赚到的钱,可能比卖酒多多了。
/ X1 J' j: K$ t- X1 n3 W8 v Q 《正经社》分析师发现,国台酒业与经销商们的这点“心思”,在招股书中同样也得到了验证。; @4 P; C v5 s/ k# k$ F* _9 Q
招股书显示,位居第二的广东粤强间接持有国台酒业超过1%的股份。
( m" C$ R3 }* c3 ~, _7 f 与广东粤强同时间接持有国台酒业股份的经销商还有102家,他们基本上都是以共创合伙、合创合伙和金创合伙的入伙人形式间接持有国台酒业股份。/ x2 I) r% B% i+ E \, H* l
总的来说,白酒厂家与经销商确实是鱼水关系,双方共同求财,谁也离不开谁。0 K- T* v8 w, N2 } w Q% [
只不过,国台酒业与经销商的关系似乎更为“脆弱”,能否成功上市成为了两者关系能否维持的关键。 a4 O) R6 M J) \2 c9 B
! |% }( e6 G3 m1 H 02
4 V, v& o% z8 Q" C7 [- Q6 x: ]; K o 上市未果,关系微妙
$ W0 s. M" ^6 K8 h1 T 带着众多经销商的“期望”,2020年5月,国台酒业递交招股书,拟登陆上交所主板上市。6 A0 p& |+ O3 j% Q- ]/ A7 F
然而,在2020年11月,证监会给出的反馈意见,提出的问题多达47项,要求国台酒业就收购怀酒酒业有关事项、实控人关联企业同业竞争问题、实控人关联交易问题、经销商持股问题、“国台”系列商标所有权问题等作出进一步说明。
4 G7 Y! C5 I+ h) [! ~' W: e% ] 2021年6月,在没有针对证监会所提问题作出回应的情况下,国台酒业主动申请终止审查IPO。
& k: l- B6 N$ g x 董事长闫希军曾公开宣布,计划调整完成后,最晚于2021年10月底再报(IPO材料)。然而,国台酒业却没有如期再次递表。
: |: ~. _# M$ n( B. l6 L 2023年2月,市场有消息称国台酒业考虑“转道”港股谋求上市,融资规模达到5亿美元。
+ i4 S, K% S0 S 不过很快,国台酒业相关人士却回应称“消息不实”。8 ~' s* H( }& @
闫希军这样的商界大佬,为什么要主动终止IPO并不惜“爽约失信”?或许是因为“藏雷”太多,经不住“查”,如果强行上市很可能直接“暴雷”。比如,2021年11月,在对国台酒业2021年企业登记事项和公示信息的不定向抽查中,遵义市仁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给出的结论为“公示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等等。
& V0 _* a6 [3 f) p 《正经社》分析师认为,冲击IPO失败,将直接危及经销商们和国台酒业“持股拿货—上市预期—股权暴赚”的第二条资本利益链。这也很可能会成为压倒经销商们的“最后一根稻草”,使得双方关系恶化甚至破裂成为大概率事件。
" z# y" C) [ V! c4 u' G: I 果不其然,据多家媒体公开报道,国台酒业开完2022年经销商大会后不久,就有多家经销商发起维权行动,其中包括部分已退出的经销商。0 F: g4 u7 |' b1 \' D1 k s
经销商们对国台酒业的联合控诉,包括酒厂发货的产品和市场倒挂、经销商到手就赔钱、酒厂对经销商的赋能计划就是压库存,各种理由让经销商进货,承诺的卖不出去回收,结果回收价格远低于拿货价格等等。
, O0 {) k/ o. w4 n. x0 }# ` 03- B7 F; B* i# m* \5 _; D( ~
价格倒挂,市场混乱9 @" S' H# E4 z t
上市失败后,国台酒业不仅得面对来自经销商们的压力,同时还得面对来自市场所产生的连锁反应,比如价格倒挂,市场混乱。' s/ O$ P9 `! ?# X$ x
其实说到底,国台酒业此前的“快速成功”,是酒企与经销商的“两厢情愿”。至于国台酒业的品牌力与产品力,其实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
% k7 [; @+ B& H: r/ `7 s 一方面是下游消费市场不认可国台的价值,另一方面是部分经销商此前大量囤积白酒,现在为缓解资金压力,只能在各个渠道低价出售,这便直接导致了价格倒挂现象的出现。
`5 \6 _9 [! W 《正经社》分析师注意到,一瓶53度国台国标酒500ml白酒,在国台酒业天猫官方旗舰店里,券后价格为389元/瓶。而在拼多多电商平台上的一些店铺里,劵后价格却低至269元/瓶。2 n3 d! t) w/ A0 P" {
* I5 S* l5 @" P9 O, k+ @ 除了国标酒,由贵州国台酒业销售有限公司、上海高诚创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私府管家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立的国台文创产品,也被曝出价格虚高、定价体系混乱等问题。
2 c# c! B( V% ~$ d6 ^ 国台酒业官网显示,国台文创共有8款酒,其中多款酒建议零售价高达万元甚至近十万元。
3 b8 |* f/ W8 w( J& K 图表来源:国台酒业官网截图6 c6 P5 B3 W& n* R6 J2 b4 J. D6 q
其中一款名为“清明上河图”的国台文创,官网标价19999元/套,在销售端价格却十分混乱,各个终端价格相去甚远。
O W. i. @- @' w4 |% D% } 淘宝与京东官方旗舰店信息显示,清明上河图已打折促销至16000元左右/套。拼多多官方旗舰店价格更低,可以达到13969元/套。不过同样也是有价无市,在淘宝旗舰店上,此款产品累计交易也只有一次。
, v" k; z7 P. {* S0 n4 Q# z 在2022年经销商大会上,闫希军曾放言,“用十年时间,建立中国新名酒的内涵体系,把国台酒打造成中国名酒;再经过二十年的接续奋斗,到国台五十年时,使国台酒成为叫得响的中国名酒”。% z" I0 g- u L
事到如今,再对比来看,闫希军从失言到“失语”的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接下来,这位执著的大佬还会再展雄风,带领国台酒业跨越险滩实现飞跃吗?且听下回分解。【《正经社》出品】( i% W3 I% A5 v z5 l5 n2 w6 s% \
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6 g" S& ]: R8 t4 m9 E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 o ]; y$ `$ A5 S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0 @$ ] `% h7 P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