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6.18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1|回复: 0

麦肯锡:知识与技能型流动推动全球互联

[复制链接]

1650

主题

685

回帖

7037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037
发表于 2023-6-4 02: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南通

$ }6 F& f9 i( ^. Y& O
$ N# m( @" Y, }* I+ M

4 f; M# q9 M) t/ o; C面对新冠疫情、俄乌冲突和日渐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很多观点认为世界已陷入“去全球化”逆流。但麦肯锡公司基于全面调查于2022年11月发布的《全球流动:世界互联互通的纽带》报告及其中国研究院院长成政珉于2023年2月发表的观点认为:当今世界依然保持着相互依赖的格局,数据、创意、人才和服务等与知识和技能相关的流动正在成为推动世界互联互通的关键纽带,新生力量或将在未来几年重塑全球价值链。2 w% f6 \; u- ]+ K& o

  ~2 A0 u9 k, U  _! A! P$ D/ M6 b: S/ w/ E8 V: Z2 a5 r

! Z. Z9 ]2 v/ `( y6 A0 r1 a
6 d$ ?% n4 {! v9 j8 \2 N

* G; H: s+ R0 O4 x6 K, `) W知识与技能型流动推动全球互联
+ O5 k2 @$ C! N6 C: M! l6 A在过去的近40年时间里,整个世界的互联互通日益加深。首先是全球化商品贸易在经历了30年的高速增长后,在2008年前后趋于稳定。其后,无形资产、服务和人才流动接过了全球化的接力棒,成为推动全球互联的新生力量。2010—2019年,服务、留学生和知识产权(IP)流动的增长速度几乎达到商品流动增速的2倍。在服务业中,包括专业服务、政府服务、IT服务和电信在内的知识密集型服务流量增长最快。数据流动每年增长近50%。尽管新冠大流行造成了破坏,但2021年和2022年全球商品流动却两度创下历史新高,使数据流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对于几乎无法出行的情况,数据流帮助实现了远程工作和企业的持续运营。今天,在整个技术平台上,似乎数字化和互联互通作为关键驱动力已接近饱和。然而,现在已经很强大的横向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和生物工程,正在结合起来创造新的另一波巨大进步。5 m4 z8 I! S* [$ t. N( D5 ~
2 E3 F- g- K  P
& R% \. I# Z; D0 h" P
在全球互联互通中,资本的流动以7%的速度下降,而数据的跨国流动增速却高达近50%。随着全球经济的数据化转型,数据的渗透率越来越高:4G、5G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各种数据服务商和内容服务商越来越多,数据流动更快速、便宜、方便。因此数据的发展速度会高于其他领域。然而资本不同,资本是追求机会的,如果受到冲击或者监管风险,资本的流动就会下降。3 E0 [0 V4 `3 J& H9 W9 G) E

$ a0 P/ E' ^7 m; e  h# V

1 k" G  f4 _: k5 o+ L5 y
9 }1 ]8 v9 B( s; N# H$ M& p没有哪个区域能自给自足; M) M4 E3 \: T8 W; O* c
全球各区域都至少有一种重要资源或产成品,其25%的需求需要通过进口来满足。没有哪个区域能做到自给自足。1 n& U0 ~! s( |& c
亚太和中国) a/ W* W- j# A+ L: \
亚太地区总体上是全球领先的制造业出口地和最大的电子产品供应地,但超过25%的能源、矿产需求和关键中间产品都依赖进口。中国虽然目前约占全球商品出口的15%,但在服务及无形资产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不到5%。同时,中国是所有资源和知识产权的净进口国。在某些行业,即便中国是净出口国,但通常也会从其他国家/地区采购重要技术。比如,虽然中国在电子、基础金属和化学品等产品价值链中都是净出口国,但却有超过一半的知识产权需求需要通过进口来满足。矿产和能源需求也有1/4以上依赖进口。来自中东和俄罗斯的能源为中国和印度提供动力。中国还进口了超过25%的矿产:世界上最大的矿产走廊——从澳大利亚、巴西、智利到南非,为中国的制造中心提供原料。欧洲和北美为中国提供先进机械和无形技术诀窍,供应半导体等先进电子产品的生产。* {9 O8 {4 m- W( C; O
欧洲, F0 m4 M% w7 X: X. M, X" d" |
欧洲30国也是一个强大的制造业区域,但其能源需求的50%以上依赖进口。2022年俄乌冲突之前,欧洲30国最大的能源进口来源国是俄罗斯。欧洲还依赖其他国家为其制造业提供特定投入。例如,虽然欧洲30国是重要的药品净出口地,但它依赖亚太地区提供重要的活性药物成分。
7 Z- P+ g8 T- {. i, q北美
% s( B$ s! V7 L* r$ M北美国家是制成品和矿产资源的净进口地。电子消费进口约占其需求的15%,而亚太地区约占这些进口的85%。矿产消费约占其需求的10%,亚太地区也是其最大进口地。3 C. j" Z6 P4 O5 [+ x% L
其他地区
$ B4 s' u* V/ N4 E0 ]7 H5 m东欧和中亚、拉丁美洲、中东和北非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这些资源丰富的地区几乎都是制成品和服务的净进口地。亚太地区是这些地区最大的电子、纺织品和基本金属进口伙伴,而欧洲30国则是制药和机械的最大合作伙伴。
# F4 N$ @% d: K
: t, J4 g- E, y) x6 l) B( M' W# L
0 \; D  k+ M* c然而,具体到不同价值链方向,则是不一样的。比如,对于国家安全、国家竞争力关键的行业(如半导体、矿业等,大约占15%~20%),一些国家尽可能地保持自给自足,将一部分价值链放在本国。但对于多数供应链而言,仍是由市场和经济因素所决定的,任何国家都很难将上游所有的供应链都转移至本国。而且,如果供应链都移至本国,集中化也会带来极大风险,比如地震灾害。从决策者的角度来看,互联互通更好。% S! ], C2 [, A

% O$ Y2 E3 [% l9 Q/ U
: s2 X! P' b+ @) y7 {/ O
; i, |; ?4 Y( L; b
各个区域和行业都有来源高度集中的产品
0 t4 K$ s$ J+ e) c% U+ A6 n/ O* C7 \贸易商品原产地的“集中化”程度很高。全球大约有40%的贸易是“集中化”的——即进口国只依赖于3个或3个以下的供应国。也就是说,即使全球范围内存在多元供应商,经济体也通常只从少数几个供应国采购产品。从供给角度来看,如果一个企业在某个地区生产某种产品拥有成本和效率方面的优势,它就会倾向于集中化和专业化。从需求角度来看,像中国有自己的供应链,国内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因此中国的供应链会呈现集中的趋势,产品在国内实现自产自销。明星效果显著的产业集中度会更高,因为存在规模效应,规模增大之后边际成本就会降低。比如,知识密集型产业、电子产业就比较明显。6 t% P' A+ a9 |/ C1 u. D3 N
" ~. {0 }4 M* J- I, w3 }* k. H- l2 U" ~
7 u% v) C  _. Y+ B/ l; H
集中化是一把双刃剑。集中化本身并不是坏事。伴随着全球化,必然会有某些区域、某些厂家具有比较优势。但是,集中化可能造成价值链的突然断裂,如果短时间内找不到替代的供应商,生产就会停滞,会给全球的互联互通带来风险,尤其在电子产品和矿产领域。比如,作为出口方,中国是“全球性的集中化”和“由国情决定的集中化”的来源地。以笔记本电脑、手机和口罩为例,中国是这三类产品的集中供应方,为全球提供了约70%至80%的供应量。因此,中国的产品出口会影响全球供应。而作为进口方,中国自身也受到集中化风险的影响。比如,在具有“全球性的集中化”商品中,如芯片、铁矿石和大豆,中国目前严重依赖少数供应国。
, m2 X# `7 F1 ^
4 Y! X7 ^3 A0 @4 @' O$ e+ X
/ N6 P2 v' a. _- W* g" E6 i$ }0 v全球化原因导致的集中化很难解决。集中度较高的40%全球贸易中约2/3是由国情禀赋决定的。显然脱钩不能解决问题。在集中度提高的过程中,如何推动多元化才是解决方案。3 ]$ ^4 f' i. v* S" ?* P* A5 L
& N  I( T: _0 @

! ~; A  v9 O! |: g6 ]  e& b, }; K6 y3 m8 m$ T# c
新生力量将在未来10年重塑全球价值链
' d4 a8 A& b0 i7 l* O- s# X未来10年,新生力量或将加速全球价值链的演化进程。过去,单个国家/地区每年出口份额的涨跌通常不超过2%,而整个价值链每10年内累计转移的比例也不过10%至20%。而1995—2008年,贸易自由化和技术进步大大促进了全球价值链深度整合,区域间贸易大幅增加并且集中度有所降低。但2008年之后,全球贸易流动模式发生了分化,占贸易流量约40%的采矿、电子设备和药品等全球价值链反而变得更加集中。
/ L# R5 N# B- n4 {
/ Z( O3 Q( [- P2 z" D& k5 B% e8 y
5 n0 o! {4 w8 i. V% e今天,新的力量正在迸发。对于专业的服务领域,会有更多远程工作模式以及初创企业诞生。比如,疫情催生了数字化,不但使工程、设计、艺术、律师、咨询这些专业服务领域工作者可以通过远程来工作,还会因此催生更多服务产业链的细分领域。新生力量或将加快半导体和制药等关键领域的技术转移速度。新的技术进步很可能会加速实现更加无缝的数字服务贸易。它们将重新塑造和加速一些价值链(如半导体和制药)的下一次演变。技术变革对人才流动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之前是蓝领阶层,现在ChatGPT的出现也会让白领阶层受到冲击。+ V  I4 _# M1 M; q4 ^
0 G& S5 K0 q- N) V) R7 B
1 X1 k- F0 W$ F  x
各国政府出于对国家安全、竞争力或韧性的考虑,也在积极重构那些被认为具有战略意义的价值链。未来的供应链不再以成本和效率作为最高优先级,而是以“安全”代之。短期内地缘政治、政策补贴、出口管制等这类因素对全球互联影响比较大。以半导体行业为例,美国、欧盟、韩国、中国和日本都宣布加强本区域内价值链,推出税收优惠或者补贴。对于企业而言,要把整个工程移到其他区域,这些补贴能否能覆盖经济上的损失是个问题。新的区域也不一定能够有足够数量的工程师人才,还有人力成本问题。
& g( ?  E; c( j* g: x$ h: \1 O6 ]; Q0 X- H7 a7 @& y' G( I. |
" ~  `- d% Q; G0 X
价值链的重构并不会在一夜之间完成。从知识与技能型流动趋势来看,世界并没有“去全球化”,而是全球联系正在重新配置。将来的挑战在于,如何充分利用全球互联的好处,同时控制相互依赖所带来的不足和风险。企业所要做的应当是重构互联模式,而不是退出全球互联,并以有助于增长和弹性的方式重塑价值链。
8 \' `+ R, u# V  `) `
5 J# f' j' r# e" k8 M: b
6 p7 Y9 ]% r  a& h7 v- Z' Q

1 f: x  E( c6 N1 m' v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科情智库,原作者黄宁燕。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本公众号编译/转载仅为分享、传达不同观点,如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我们!
' I" Y; D+ L7 @* ^& [: w7 n% P, ^; L% T5 w: s6 \

) ^6 O5 i' Q( H' E1 u/ H
5 ]! @0 ~% m2 V/ F$ Z转自丨科情智库, m3 `; N& [8 U% X- a! O
作者丨黄宁燕
9 A- z+ g9 ~) e# B* M+ [( z
# X5 Q( t# u+ d$ t* Z8 C6 R+ I

/ T2 `8 g# o" P2 u# s3 N. {' y- b) u. b) h" _+ F* B

# B1 ?: w7 ~# t$ J# M3 ?. e& ?

9 a. d9 R4 u% p. q0 i8 o$ ~研究所简介! b0 w- x; B/ `9 D1 G( a/ n

1 L) U5 ~" Q! P0 \5 }+ ^& c, _! i1 P- @, a' r8 }2 @4 }4 Q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技创新洞见。
& b+ ^3 W" N4 y6 k- C' U3 V$ v; K
- k# L: U# h# p& u8 O3 _4 u, E7 O  D  Z  Q) y9 o3 b

( L6 k% e* \; `* K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20号楼A座
* X% {  a( @3 i( i0 I) |电话:010-82635522
% V  |& u% E8 T: K; u. ~微信:iite_er
: G% @! m5 o7 |, p( S" k8 G6 n; |* \1 J0 u+ x

8 o, h# z, A8 q6 T/ K, C8 `) e: k0 s
+ t( I' g( k% f* n! m  m4 k+ U+ f
0 _5 z1 o% z! [& K" A/ v) i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帖子地址: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2 21:21 , Processed in 0.04372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