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 " 新高地 " 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宜居 " 样板区 ",也是全国乃至世界观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窗口。进一步推进示范区生态现代化发展,可从三个向度上发力。
; V% t% t2 i4 \7 x文化发展向度:谱写江南文化新韵" i' x, y" Z/ E6 G* v/ u# \/ q) L
在传承江南文化中形塑 " 新江南文化 "。步入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立足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实践要求,理应进一步挖掘地处吴根越角的青浦、吴江、嘉善三地枕河人家、独特饮食的物质文化,社会经济组织发展、婚姻与家庭变迁的制度文化以及居民的精神文化,形塑符合新时代示范区发展要求的 " 新江南文化 ",为申遗、举办文化活动、创新生产技术、铸造示范区农产品品牌等畅通路径,为示范区融合发展注入深层动力。
: f1 E& o1 P3 V. J- f$ t3 N' |1 i以示范区生态 " 亮 " 色为基底凝练绿色文化。生态绿色是示范区的底色和 " 亮 " 色。在以生态绿色为基底进行的示范区建设中,逐渐构筑起了容纳先进绿色理念、时尚美丽经济、完善生态体制、合理的绿色消费等内涵的绿色文化。这种绿色文化既是对示范区生态底色的具体彰显,又是对现代化建设的生动体现。其内涵的古镇生态网络构建、江南水乡文化生态保护区空间体系、生态游憩体系、" 诗意栖居 " 的生态美学、绿色社区等价值理念是示范区引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文化自信的充分体现。进一步凝练示范区建设中的绿色观念,规范绿色制度,培植绿色家园情感,促进绿色生产方式与绿色生活习惯的养成,为推进示范区生态现代化提供文化表达。4 L+ {0 i% k- }
人本发展向度:播育民生福祉新机& b8 O |. n9 E; D' y4 {7 O% _
坚持代际续叠的本真维度。示范区绿色发展是一种生活方式绿色化、永续化、动态化、系统化、高质量的发展过程,是可持续发展的高级形态。这种绿色发展是在不突破示范区生态阈值、不会为后代人带来生态危机的前提下,通过挖掘绿色 " 底色 " 和生态 " 亮色 " 背后的制度逻辑,均衡 " 当代人 " 和 " 后代人 " 之间的资源分配,提升生态代际续叠能力的发展方式。换言之,示范区建设的本质要求就是以维护人类代际公平为核心,在先行先试的进程中科学衡量自然的存在价值,衡量自然具有的生存独立性和平等性,探索以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思维设计在自然资源环境发展与人类永续发展中找到平衡,最终合理分配当代人与后代人的生态利益和生态责任问题。8 j) O' s) C2 X+ C
坚持和谐共生的目标要求。示范区建设不是抱守绿水青山一成不变,而是要通过青浦、吴江、嘉善 " 两区一县 " 跨行政区横向联动合作,把示范区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建立二者之间的良性循环,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验,简言之就是要实现生态转型发展。要实现这样的生态转型,就必须以源头治理杜绝末端治理,以系统治理防止 " 九龙治水 ",以综合治理克服零散整治,以跨区域一体化治理统一治理标准和治理手段解决跨界环境问题,把静态资源转化为价值产出,在平衡生产、生态、生活三大功能的关系中探索出实现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现代化路径。这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内在要求:始终坚持以尊重自然和尊重自然规律为核心要义的生态理性,并将追求现代化和经济增长的发展理性建立在生态理性的基础上,进而确保中国现代化的永续性。, ` s% W4 W# r2 w: v' h" g
未来发展向度:拓展共同富裕新路" B+ o1 b3 e, T4 \4 R5 h) N
坚持生态经济价值共享的实践进路。生态经济价值共享是 " 切好蛋糕 " 的实质体现,也是 " 做大蛋糕 " 的必然要求。一方面,示范区建设能否整合三地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引导三地群众摒弃 " 孤岛思维 ",在做大做强旅居产业、康养与医疗产业等生态经济方面取得突破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关键就在于是否建立了科学完善的价值共享机制。另一方面,能否构建起长效的一体化合作机制,建立事情共商、项目共建、问题共管的一体化制度规范,能否构建跨区域的 " 生态关系 - 生态贡献 - 生态补偿 - 生态共建 " 制度框架,关键也在于是否坚持了公平正义的共享机制。
% `# A! L6 Q a5 }% A坚持生态服务价值共享的现代化方向。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高地,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 " 试验田 "。示范区建设与现代化发展的价值契合性就在于不切割生态空间、不独享生态功能价值,通过示范区居民丰富的社会交往和生产实践,建立 " 共同体 " 视域下同频提升生态空间竞争力、生态科技竞争力以及生态产品竞争力的发展模式,进而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生态福利和生态产品,实现生态为民、生态利民、生态惠民的共享效应。最终目的就是要让生态功能服务全体人民群众,生态服务价值由全体人民共享,打造高品质生活。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示范区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谱写新篇章的应有要义。& q& h7 P% h: v5 y3 R& T" {
(作者单位:中共青浦区委党校。本文系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委托课题 " 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 " 专项——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生态治理现代化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9 q6 T& v) z, r" `% g
5 N9 V8 H4 ^0 b+ _6 A
" [7 E- d' V0 C& G5 I3 u2 F! I2 _! j" U! L% ?! r
作者:李飞虎) a! C" f* e9 R* h' i: ]6 d+ r/ O b
编辑:陈瑜1 Y; y" _/ P0 t& b2 Y7 A
责任编辑:杨逸淇
& t3 V% g- {( m9 _" o4 `1 u*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