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今社会中最好的行业是什么?
* V& \. x9 N/ v; v" s答案毫无疑问是互联网行业,按照某著名招聘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行业平均薪资最高的前两名分别是基金和保险,随后则是互联网的天下,员工均薪超过8000元的细分行业有14个,其中9个为互联网相关行业。而按“岗位”来看的话,排名前30的有25个岗位是与“互联网技术”相关的,而且月薪都超过了9000元。可以说,互联网不光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且改变了人们的就业格局。+ M; d4 x; x0 S- N8 M7 ]
而如果时间倒流到十五年前,最好的行业是什么?答案毫无疑问是通信行业,准确来说是通信运营商行业。当时,国内通信业仍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期,而那时候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运营商的员工岗位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香饽饽,犹记得2007年我毕业的时候去面试广东移动,那时候中国移动已经光彩不复从前了,但其竞争的激烈程度可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一旦成功挤过了这道桥,那你得到的将是高于社会平均水平2、3倍的收入,还有各种显性的、隐性的福利——家里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几乎都不缺了,总而言之,在那黄金十年里,通信运营商的员工站在了金字塔的几乎最顶端,而中国移动则连续很多年蝉联国内最佳雇主的称号。- M) N9 V/ J: @
如今呢?通信运营商员工沦落到什么境况?- e. Q* P; b' e' A1 } R4 W
从2004年开始,可能是员工薪酬实在“夸张”,中国移动多次被国资委要求降薪,第一轮员工降薪首先是从业绩最好的广东公司开始的,其后波及到了华东、华南等业绩较好的省公司,降薪幅度在30%到40%之间,几乎是“腰斩”了。但是,当时很多省公司内部管理并不是太规范,很多地方公司针对降薪令采取的都是‘外降内补’的对策,员工收入整体影响不是太大。/ X ` j) x6 F" ?/ q* ?
到2007年,第二轮的降薪令来临,这次覆盖的面更广,并且在落地执行方案上更细化——按照员工的不同岗位级别拟定每个员工的具体降薪幅度,比如广东移动“只对7级以下级别员工降薪”。这一轮的降薪对员工有点伤筋动骨了。; T$ ^- a' G# }7 I5 b. I; |
到2010年,第三轮指令性降薪潮,中国移动从集团层面到所有地方分公司员工统一降薪——按照“薪酬连降5年,每年递减10%”的原则执行,那几年里,中国移动自上而下都是人心浮动、忧心忡忡。经此一役,中国移动员工从金字塔的顶尖掉落。# L1 v: m. Q. F
事情还没完,到2015年,此前“员工薪酬连降5年”的指令执行完毕后,企业中高层也不能幸免——中国移动总部二级正以上管理人员年薪将降50%,各省公司班子成员降40%,处长一级管理人员降20%。所幸,本轮降薪范围为处长以上层级,并未涉及基层员工。
( A" J$ Q5 Z/ s$ B' e4 r5 [5 [自此,中国移动沦为在求职者眼中毫无竞争力的普通企业,有数据为证:在上文提及的行业薪酬排行榜中,“通信/网络设备”行业以7291元的月薪排名第28,位列倒数第三。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通信/网络设备”是一个大口径,其中包括了像华为、中兴等高薪企业,如果光看通信运营商的话,境况会更加惨淡,根据行业分析师的数据,到今天,运营商员工的收入已经非常“可怜”了——
3 m1 m# u! f2 W( b8 y0 b' v( x在一、二线城市,运营商员工工资远远低于头部互联网公司,11岗以下的员工的收入已经出现生活上的问题,因为房子、孩子等问题,导致工资无法满足较好的生活质量;在三、四线城市,运营商员工整体上工资水平还算不错,但是已经远远比不上03年的鹤立鸡群,只能说处于基本水平线了;在五、六线城市,这些地区的移动人员公司因为岗位级别非常低,因此工资水平也非常低,这些年房子、物价的高速上涨,已经使这些地区的员工在生活上呈现较为明显的困难。请注意,这是中国移动员工的情况,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员工的情况只会更加糟糕。
5 X- _6 v2 t( ?' e) `" }8 s$ l1 x" S说到这里,人们也许会问,既然运营商的日子这么难混,为什么员工们不选择离开、另谋高就呢?
' v: `) ? c3 O# ]" t, N7 b这两天,在某著名通信行业论坛上有一名中国联通的员工发帖求助——“今年29岁,最近好焦虑,不知道以后的路该如何走?是跳槽去当计算机教师,或者码农?还是继续在联通混吃等死?”其帖中的内容很真实,也很让人反思——- O3 l% g& x+ Q) j- }
“毕业几年以后 都一直在市公司,最近很多区县的同事 都在辞职,自己也怕了,不敢下区县去卖卡,本来也不喜欢做销售。最近一直在思考,自己今后该做什么?* ]& F6 d& g% O) a$ o5 i
现在在公司有一种感觉,在联通上班都是家里有矿的,有车有房,有副业,对自己的工资不怎么在乎,比如最近集团的一些同事说,最近几个月他们工资1000多,但我感觉他们一点都不在乎。我不一样,家里父母没办法在工作上给我一点点帮助,虽然首付在当地买了房子,每月还2000多,日子过得去。但是对今后太迷茫了。自己也摇摆不定。 * U, R7 F) Y( f# e8 j2 B4 {
自己最近也在拼命学编程,不求改变命运,只想改变/改善一下生活”# X3 v4 \ |* {$ P# Z- C- E) J! [# o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见当前运营商员工中两种鲜明的人群:一种是有学习能力、对未来有想法的人在积极寻找机会离开,另一种是由于完成了原始积累,或者开发了副业,丧失了积极向上动力的人,选择在企业里继续混着。
% g+ b; b- `' g3 Z更关键的是,这两种人不是割裂的、独立的两个群体,而是相互融合、密切相连的,在一定的时候会实现转变——比如案例中这个29岁的小伙子,一旦他没能在一两年内找到机会离开,他就会很自然成为了前者,一直混下去。
: D1 @: L6 P" J' F所以,不是他们不选择离开,而是他们是被剩下的,他们只能选择了混着。9 f) j$ t! p- s/ Z- s/ S" C0 e
而对运营商企业来说,这是一种双输的局面。但,是什么造成了今天的局面呢?运营商不是不需要人才,相反,现在可能是运营商最需要人才的时候,因为要转型、要改革、要推进云化、数字化,要推广新业务,人才是至关重要的。
3 p# m+ ` o3 g) P5 Z, K运营商需要人才,但不需要现在在企业里“混着”的人才。
- P7 {/ _1 ~2 n" Y# `运营商在转型、在改革,方向很明确,就是互联网、就是数字化、就是云化,就是要成为一家IT企业。而反观运营商的员工,虽然规模庞大,三家运营商员工数量加起来超过百万,但是,这庞大的员工群体的技能确实十分单一的,其中大部分是一线的销售、网络和客服人员,运营商过去一直是按照一家基础通信服务企业的定位来进行人才体系的规划和建设的,和今天运营商想成为的IT企业的员工需求格格不入,比如,当前三大运营商对于最新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下一代网络等新兴技术的人才总量,相比BAT等互联网巨头以及华为等设备商巨头来说是少得可怜的。
. y3 g, `; k6 D) a& Y" U而更可怕的是,运营商似乎对此无能为力,因为运营商当前的薪酬水平对一流的人才已经没有丝毫吸引力了。虽然像中国移动仍有强大的赚钱能力,但是也背负沉重的利润指标,其赚的钱很难用于招揽一流员工,或者帮助员工能力提升上面,最简单的,运营商企业的薪酬总额是由主管部门核定的,而运营商内部则实现薪酬和编制双控,这一点就注定了运营商很难像互联网企业那样快速去打造一支有能力打新型战争的员工队伍——运营商的业务在不断的进化变革,老员工已经很难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而年轻的力量又受限于薪酬问题难以补充进来,这让整个局面掉入了一个旋转向下的漩涡。
7 D7 R" Z. t8 \6 B在很多年前,一位中国电信集团的中层在提及降薪和裁员的话题时曾说,工作效率高、有活力的业务人员往往是最先离职的,而工作效率低,甚至不干活的人,往往是扎根最深的。运营商当前面临的人才困境是——“该走的裁不掉,该留的又留不住。”
) o- o2 D" I b9 I% K2 m G0 Y0 `" c' f* g3 m5 ^& M; l, E( Z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MXcTaOz0 X8 p+ o2 Z) \& ?# j+ G0 ]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