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就是公司
) n: o0 H6 s7 }1 w$ x4 T% j2 K1 u* k “网易云音乐,你变成了我最讨厌的模样”3 J: F" h+ L# N
X* W0 j0 h# P* {# Z/ D
被下架一周后,网易云音乐风波不断。7月6日,网易云音乐发布声明,称近期遭集中造谣攻击,所谓“卸载重装网易云音乐得会员”“网易云音乐偷偷删除用户本地文件”“网易云音乐已死”等均属谣言。网易云音乐还表示,已收集证据并报警,网友反馈线索一经公安机关查实采用,将提供10万元奖励。
$ q3 g# Y9 l3 i0 a0 n1 T* y“这就是公司”曾报道,国家网信办对音频行业乱象进行集中整治,网易云音乐、Soul、喜马拉雅、荔枝等多款音频软件因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被陆续下架。随后,网易云音乐上架了“更专注于听歌体验”的“极速版”,但登录安卓市场仅2天,极速版也被下架。% l# U y( c& o7 _6 Z
这对于正在酝酿一场“社交变革”、急切希望借助社交粘性拓展变现途径的网易云音乐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6 [4 x: N& j2 H D; ?& ]! ? c △ 网易云音乐发布声明。(微博截图)5 y( c e9 C& E: ?) X, Z$ z
01
+ E' Y9 d( d4 H6 h3 ^: V6 O" F云村圈钱,在线相亲?/ w. E- }$ m: s8 R3 z, P
就在APP下架前夕,网易云音乐正在社交上频频发力。据媒体报道,网易云音乐在5月推出内测版本,将“朋友”界面改版成“云村”社区,并推出“Mlog”概念,相当于是与音乐相关的朋友圈动态。# M8 B3 E, e! O" u
而更早之前,有用户还陆续收到云村交友(后改名为“因乐交友”)的内测邀请。记者打开网易云音乐,在“我的”界面找到了这个小程序。页面显示,因乐交友由网易花田开发,后者是网易旗下的婚恋交友平台。3 t, v' _- q- x3 \ l
因乐交友定位于“音乐社交”,用户可以上传9张个人照片,选择“只看异性”或“不限性别”,个人资料也提供了诸如“可见面”、“单身”、“愿意主动”等倾向明显的标签。与探探等社交APP类似,因乐交友以卡片形式展示个人资料,个人照片、年龄身高、行业、婚恋状态、城市等信息被放在最显眼位置,用户通过左划筛选感兴趣的对象。“你们都喜欢听民谣”、“你们都收藏了XX歌曲”、“与你听歌品味相似度达到99%”等信息旁,还带着交友意味十足的“云村一线牵,珍惜这段缘”、“从前书马邮件慢,现在点小心心就能认识”等。
& m) M7 G0 X" }: Y产生交友意向后,用户可以点击“想认识”向对方发送私信。但记者点了十几个“想认识”后,这款小程序终于暴露出真实目的——系统提示:免费想认识次数已用完,开通VIP。折扣价12元/月(原价28元),开通后可享受“不限‘想认识’次数”、“推荐人数多3倍”等特权。( F& Y" Y1 c9 g/ ~3 e
△ 网络截图。
' l' l! B1 Z& u4 h2 {; X记者缴费12元成为了VIP,此时页面上又出现提示“XX人想认识你”,想查看“全部想认识我的人”,还需要再开通30元/月的特权。而相比之下,网易云音乐的黑胶会员价为18元/月,探探曾经的会员折扣价为12元。
2 U- T* ] p# Y! I/ Y: n1 P$ r“主流社交APP在好友推荐、查看资料等权益上都是免费的。一环套一环的多次收费,真的是吃相难看。”一时间在微博、豆瓣和知乎上,“云村圈钱,在线相亲”的吐槽不绝于耳。
: A6 g) y' A8 K' m& }“本来说喜欢听歌还挺有格调的,结果别人都拿一副‘我懂的’表情看你是怎么回事?”被吐槽的除了收费制度,还有对网易云“失去调性”的失望。“真心怀疑这是个约p功能。”有知乎用户发帖称,“匹配到一个很帅的男生,他叫我发‘让人眼前一亮的生活照’。我发了在学校过生日的照片给他,结果他让我发性感照片……”+ y5 J' T1 V+ x: U8 p2 |. ~
作为网易云音乐的原产品经理,王诗沐在接受即刻采访时也坦言,“小程序架构的出现,可能可以更好的解决问题,毕竟只有一部分人想社交。当然我认为应该独立App。”
$ I; r5 K) g9 K7 Z( u更何况,多数陌生人社交最后“色化”几乎是必然结果。今年4月,包括探探、比邻等多家陌生人交友软件均因内容违规或涉黄被下架或关停。穿着音乐马甲的“探探”又能走多远?
* V4 j, u5 O) q6 j& ?; V! C02
, z& |' `3 d w6 W- W K, A( P B一直在社交?
- q q5 W: @- q" _其实,网易云音乐从来不甘于只做一款音乐播放器。丁磊在早期接受采访时,透露做这款产品的初衷是:“将社交功能与音乐功能融合,做一款最理想的产品,为独立音乐人提供一个发唱片的平台,为人与人之间构筑一个交流平台。”
$ T' Z/ N% z9 D9 i+ K2013年,网易云音乐依靠自主创作的特色歌单、极具社交属性的故事化评论和独特的推荐机制,迅速从QQ音乐、千千静听等老牌音乐播放器中脱颖而出。0 N$ s" l& c. U3 K# m: N7 A
用户在这里养成听歌看评论的习惯,这是其他音乐平台从未出现过的情景。每组999+评论下,你可以看到各种段子、爱情故事甚至人生百态,评论区甚至诞生了“几大未解之谜”:“他和她最后有没有在一起?在评论里表白的怎么样了?浪迹天涯的人下一站要去哪里?”% o9 F3 P# I% |5 m$ i. { t8 n
这成就了网易云音乐的社交场域,也收获了为数众多的“自来水”,他们以“云村人”自居,贡献了网易云音乐早期令同行无比羡慕的用户数据。0 h; M, C o! @2 k0 x" o( S$ a6 u
在运营上,网易云音乐同样以情感牌见长。走心的文案海报、年度听歌报告、把优质乐评贴满地铁等情怀营销手段,引发了大量15-35岁、一二线城市学生和白领们的共鸣。“有温度有灵魂”、“看完评论后歌都变好听了”“听的不是歌是故事”“自从有了网易云,其他音乐app对我来说都只是播放器”……都是“云村人”对网易云音乐最常见的赞美。* w1 Z; z/ X4 v7 a7 u
△网易云评论区曾经大受欢迎,地铁广告刷足了存在感。(图源网络)& q6 W, `, o% W# |; s( R5 s1 q
可以说,网易云音乐早期备受好评的功能,大多离不开“社交”二字。网易云音乐CEO朱一闻也直言:“业内其他产品更倾向是播放器/播放工具,而我们做的是一个音乐社交产品,这是很大的差异。”$ \# i3 _6 z7 x- A) R! i8 v6 z& R
作为云音乐背后的网易,其实也从未放弃社交尝试:从对标微博的网易微博、对标微信的易信、主打婚恋交友的网易花田、对标QQ的网易泡泡……去年音遇、一罐和soul等社交黑马的出现,加上今年聊天宝、马桶和多闪“战微信”的尝试,似乎都让网易看到了新的可能。* K& M! t: u% h
于是在今年年初,网易云音乐悄然进行了一次社交“试水”:用户年度听歌报告除了听歌时长、单曲循环最多的歌曲等主打情怀的数据外,结尾还埋了“一歌一遇”的彩蛋:系统自动匹配与你听歌品味相近的异性,进行互动聊天。! B5 q9 ]! n" b* _
03
( N6 |# ]! x5 g. }: F; i4 n“网易你能不能争点气!”
% D! x) n+ y' J0 L" S7月4日,有知乎网友曝料称,网易云音乐偷偷删除自己的本地音乐,微博上也有用户表示遇到了类似情况。在定性为“网络黑手造谣抹黑”前,网易云音乐的官方回应是“文件被过滤”。
2 h5 ?. c' L0 z6 V9 C这一事件引发热议的背后,是网易云音乐用户对“歌单变灰”(即失效)的不能承受之痛。2017年8月,由于跟腾讯音乐的转授权谈判不顺,网易云音乐被迫下架约1%的歌曲,其中多数是知名歌手的歌曲,直接导致大量用户的歌单曲目变灰。& Q2 U/ S8 L, \3 R% {$ l
影响最为恶劣的,当属去年网易云音乐的“周杰伦事件”。2018年3月,很多网易云音乐的用户收到一则官方通知,称由于版权问题,将下架涉及周杰伦等艺人的杰威尔公司的版权歌曲。但令人费解的是,网易云音乐同时还挂出了200首周杰伦热门歌曲合辑,标价400元。这一举动直接遭致周杰伦的粉丝怒喷,业内人士也指责网易云音乐此举实质造成了侵权。而爱之深责之切的云村人则只能喊话:“网易你能不能争点气!”" \2 V) m0 n; ^5 O6 \# m
自2015年以来,监管部门对数字音乐展开严厉的打击盗版侵权行动,为争夺优质热门音乐的独家版权,各平台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激烈的版权大战。
; U+ R) c. \: R5 r6 K+ F
: d% M: g2 J7 t5 ~% N4 n, g在政策和行业的双重作用下,版权价格水涨船高。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虾米音乐以2000万拿下华研国际三年独家代理权;2018年,网易云音乐拿下华研国际旗下全量音乐曲库的授权,付出的代价高达3年5亿元。腾讯音乐的 2018年第四季度财报则显示,其向华纳和索尼等唱片合作伙伴发行股票,产生15.2亿元的一次性支出。而且,版权的投入并非一次性买断,未来各平台仍需要持续不断地为之烧钱。
0 t: \) f; b9 x' A; C+ H: }今年上半年,丁磊在谈及音乐版权成本问题时公开怒怼对手:“一些公司控制市场,每年版权的租赁成本被抬得很高,对中国的在线音乐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但无法回避的现实是,2019年3月腾讯音乐宣布收录超过3500万首歌曲,在中国音乐版权市场份额超过70%,在这场版权大战中已然领先。/ i* U$ V$ x% V
加上整个腾讯内容生态的支撑,一些热门影视剧和综艺歌曲的版权也大多掌握在腾讯音乐手中,尤其是2018年底腾讯音乐独立上市后,其版权采购能力更是遥遥领选。+ U8 V( f. Z1 y- L# |; Q$ u& M
有业内评论人士指出,近两年版权逐渐回归音乐产业中心位,无论是音乐社交平台还是音乐播放器,用户的根本目的仍是听歌,曲库才是他们首先考虑的。音乐版权欠缺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再好的社区生态可能也敌不过一句:我有周杰伦。毕竟,周杰伦歌曲尚未在网易云音乐下架时,一首《晴天》以230w+的评论缔造了神话,至今无人企及。而《等你下课》刚上线时,也曾创下9个小时评论破15W+的记录。7 J9 ^- C! f8 P1 a9 F; @
而到了今年3月,拿下了杰威尔独家授权的QQ音乐,宣布将对周杰伦的热门歌曲开启全面收费模式。在国内想听周董,仅此一家。" X* e; n H/ ^
04$ G% E! V& ~# w9 W
文艺青年,去了豆瓣?1 q. H* f4 Z5 N _; C
版权重压之下,是国内外音乐平台靠卖歌不挣钱的尴尬现实。作为全球最大的音乐播放平台,日活高达2.17亿的Spotify,今年一季度净亏损仍高达1.42亿欧元,广告和用户付费根本无法填满高昂版权费的大坑。而腾讯音乐则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其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在线音乐付费收入只占28%,超7成收入来自秀场直播、在线K歌等社交娱乐服务。
0 X! H& O4 ?' K, D+ V对用户超6亿的网易云音乐而言,寻找新的盈利方式已刻不容缓。近年来,网易云音乐陆续上线了付费音频课、电子票务、评论区广告、短视频等产品,甚至还有一个庞大的商城,但急于变现的种种尝试却收到了老用户“不务正业”、“请专注音乐”“歌越来越少”的吐槽。
$ U+ A- U) t: W8 ]对独立小众音乐人的扶持,曾是网易云音乐重要的吸粉利器。但随着直播和短视频平台火爆,很多在网易云音乐上活跃的独立音乐人如赵雷、陈雪凝等,最终却通过其他平台获得了大众知名度。6 M7 m6 p' C) @ {7 E- [/ z
去年3月,网易云音乐宣布升级短视频,主打原创音乐短视频内容;半年后又上线带打赏功能的LOOK直播,并对此寄予厚望。据称,LOOK直播的初衷亦是扶持独立音乐人,主打音乐人直播。但这款产品上线至今已被大量美女攻陷,几乎与其它依靠颜值直播的平台无异,有老用户痛心评价:“整容脸成了网易云音乐新的风景线?”
2 a$ L! U9 D, s$ O) U7 ?4 V就在今年6月,网易云音乐再次因一则魔性十足的内裤广告刷屏网络。根据媒体报道,这是网易云音乐首次以IP授权探索商业化的一次尝试,其跨界联合三枪推出音乐内衣,将经典的进度条、乐评和单曲播放等图标印到了内裤和袜子上。这则广告上线后,一如既往地收获了不少差评:“见缝插广告?”“内裤上写个1W+暗示什么?”“版权做不好,改行做内裤?”/ v2 K# m$ m: \& j$ H7 s4 g
在知乎上,一篇“网易云音乐,你变成了我最讨厌的模样”的文章收获了19K的赞同、4700多条评论。评论区里,点赞较高的是:“版权是真的少”、“评论变成了段子和戏精故事”……
5 Y7 J$ Z' v0 v! v: W一位自称网易云音乐资深用户的自媒体人这样写道:“我对‘贫穷期’那个简洁好用的网易云音乐保持感恩,感谢陪伴。而且我也不能苛责网易云音乐为爱发电,为我自己的情怀买单。但现在的网易云音乐明显已经无法满足那些专注于音乐本身、希望播放器简洁好用的用户的需求。那下一个页面简洁,曲库丰富的音乐播放器又在哪里?”
; m3 i. j5 ^9 U3 f' v3 @/ k2 c在网易云音乐下架的当天,定位于音乐播放器的豆瓣FM改版上线。7月6日,互联网评论人士阑夕在微博上写道,“豆瓣FM正式复活的时机,恰好赶上网易云音乐被下架,考虑到二者用户群体的重叠度,这也算是一次逆向的政策红利吧。”. ]0 X. G j6 M8 k$ U% D: B
本文由 这就是公司原创出品 更多好看
1 X9 B4 ^5 Y) n* h( f. W0 }) S; W/ g( V3 u, c2 p) D( g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MYH522t
! O- _5 M. f8 z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