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6.18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06|回复: 0

“没见识的女孩,出门都不坐飞机”:我见过最可怕的伴侣,都在强求“三观一

[复制链接]

17

主题

0

回帖

1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
发表于 2019-10-4 17: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公号: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0 E1 L4 t+ D7 P* d9 n
( S/ f/ d% Q0 u6 S# Y, p$ ]4 p* o
后台曾有读者留言: “男朋友看不起我从没坐过飞机,还暗讽我没见识。该怎么办?” 其实,类似的事儿真不算少。
" d5 d9 I1 M6 p/ x9 \! r4 Y+ O

# V  x" o8 b* t2 m  H% G
# Y8 G4 Q6 d, i% D% S看了一个热门微博。 一个女生和男友在一起大半年,男友各方面都很好。 但,就是很抠门。 每次一涉及到花钱,男友态度就让她很不爽。 比如约会吃饭,男友总是觉得,这个贵,那个没必要。搞得她过节吃顿好的,都有罪恶感。 她一说出钱去吃好吃的,男友就会说,“吃不起”、“你真有钱”、“好奢侈”这样的话。 最近因为她花自己的钱买了回家的机票,他们又大吵了一架。 男友责怪她“真舍得,有钱人就是好。为什么有多少钱就要花多少?”
6 q' A; @8 m# v2 S) ~
# m) C9 j1 \" G5 t. r  ?7 U女生反问,“我自己的钱还不能自己支配?” 男友又阴阳怪气地说,“好吧,当我没说。我们穷人家的孩子还是好好抢票,乖乖坐高铁吧”。% L1 b2 ?6 n% t' {( F* W. @
接着开始指责女生的消费观不对:“明明有高铁直达你家,价钱比机票便宜一半,你为什么要浪费钱?你这消费观没问题?”1 I6 J* G7 o  ^# L/ T9 M  k
 女生无奈地说: “和你不一样就是有问题??我觉得我们俩真是三观不同!”
. o: F, P7 f, h6 ^' I/ f- r  W
/ U3 V3 I$ o, O男友依然坚持她的价值观有问题。( m. v; R$ n& a# _
 女生终于受不了:我早就不爽你的态度了! “给你看件漂亮衣服,又没说要你买,你每次的反应都是,这么贵,咱们消费不起。 请问,咱这样的人是什么人? 还不如我自己我一个人,赚多少花多少,不用看你的脸色。”
* B) ~- f* L! H6 p# H女生上网求助:消费观不同能磨合吗?* F$ ^( q. M, G
 网友们炸了: “自己节省没问题,也要求别人节省就很有问题了,还不是花他的钱。”
# U# V' M% X: I7 {3 \# x“就好像你生孩子,他说‘别人家媳妇都能直接生,你咋就非得要无痛呢’。然后自己花钱打了无痛,他又会说,‘你们有钱人真奢侈,真懂得享受’……”+ X* q) @: i, N3 m' `" U3 j7 Y
“三观不合的人就不要在一起,坐下来谈也没用,因为他的观念已经深入骨髓。”9 ^4 e) |$ ]+ m" i! D: I
的确,三观不合的关系,很累,好像怎么说都说不通。 但我们常常忽略了,世界上没有绝对三观一致的两个人。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从不同的原生家庭、教育环境、经历等中成长,必定不会和别人的三观完全一样。 其实,“三观不合”的矛盾根源,是双方在“三观不一致”的情况下,一方用自己的三观去绑架别人,强迫另一方接受他的价值观。 实质是:不允许别人和自己不一样。
( U! m! N3 A0 z9 u' t  ^( \  M. ~8 a9 F
+ Q+ [* C2 Y# V9 @
不允许别人和自己不一样,是最流氓的关系逻辑0 v* ]) P6 [; _$ U
# r6 K" n, R: r
为什么我们在人际关系里会那么累? 因为有些人总喜欢把自己的三观凌驾于他人的三观之上,和自己三观不同的,全部摒除,评判你,贬低你。 李荣浩在新一季《中国好声音》,有一期为学员选了一首网络走红歌曲《你的酒馆为我打了烊》。没想到,竟被网友骂上热搜。 “网络歌曲算什么音乐?你是不是对音乐有什么误解?”. j3 f4 o) l  ^$ ], v
“李荣浩竟然选这样的歌曲,简直是太Low了。”
9 T9 k' [# C. W6 n& o0 `: C% @“身为一个导师,太没品味了。”……
% N$ A3 u' Z# m1 _7 l李荣浩发了长微博回应,主要想表达:人应该允许别人有喜欢任何人和事物的自由。 “你不喜欢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坏的,你喜欢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好的,因为没有一个实际的、具象的标准去衡量。”! F1 W4 A8 k& T

  u: g8 l. T3 [7 N" |$ f但很多人继续喷:你身为一个有素养的音乐人,竟然在推崇毫无内涵的网络歌曲?$ }  f* Y$ G# f( d. T6 W* ]* Y
 李荣浩无奈再次回应:我也有不喜欢的网络歌,也有不喜欢的唱片歌,但我绝不会因为个人的不喜欢,就说只要是这个类型的都是垃圾。个人不喜欢是个人的事,没必要一杆子拍死……
8 j4 g* Y7 _$ ~ 
9 _, R$ g6 k7 U# Z为什么人们不允许别人和自己不一样呢? 人存活在世上,基于追求自我的存在感、安全感、优越感和满足感的原始动力,会竭力追求“稳定”,害怕面对各种矛盾冲突。 当内在认知出现冲突,会让我们对自我产生怀疑,威胁我们的存在感和安全感。 所以,我们总会有一种倾向,即:我是对的。 你和我不一样,就是错的。我要找理由反驳你、否定你、说服你、改变你,才能维持自我的认知一致。 这就是经典的“认知失调”理论:
6 t/ Y  L" p/ A& a如果两种认知出现不一致,就会导致心理的冲突和不适。个体会借助“最小努力法则”,亦即采取,即采取最节省能量的行为,去干涉其中一种认知,使它们变得一致,去消解这种紧张不安。 成熟的人,会用自己的内在力量去解决认知失调,不轻易干涉和评判他人的三观。 但有些人则会用“自我实现倾向”,用自己的三观来要求全世界,以自我为中心,只认可和相信对自己有力的证据,去证明自己的三观才是绝对正确。 他们会把矛盾问题都二元对立起来,只有两个价值标准:“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怎样做”。 不仅以此要求自己, 也以此要求别人。 你和我不一样,就是错的。 你不接受我的三观,变得和我一样,就是有问题。 你不喜欢我喜欢的人和事,就是不正常。 你喜欢我不喜欢的人和事就是低级、low。 这是世界上最流氓的关系逻辑。8 J1 o& t: @: t4 I  X
3 p' X$ r+ L% a/ t7 s" X* O# B

$ H5 J. }. [) c7 k, V" l比三观一致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人的三观
1 \; L# F4 O7 h% _$ J- A3 O! I' w9 M( A  x5 d+ ]% `( b& D( e
8 g3 w$ a! c$ N9 M# c% a5 ?& ]

8 ~2 \  Y, s6 A, x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我一直把这句话奉为真理。 虽然我们不一定会成为“杠精”。但生活中面对三观“不一致”时,我们都难免产生认知失调,用自己的三观去争对错输赢。 长期以往,结果就是,关系出现裂痕,倦怠,分手、离婚或绝交。 怎么避免呢? 我们常常说,要“理解”别人。 我觉得,“理解”这个要求有时候很难。我们甚至对自己的想法都无法做到100%的理解,何况对别人。 心理学家雅各布·拉姆兰兹和雅艾尔·本雅米妮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非整合”,即“维持着的不一致”。 指的是一种“人类忍受认知/情绪上的复杂性的能力”。 具备“非整合”能力的人,在面对人和人之间的“不一致”时,能够维持这种“不一致”、承受矛盾、以及悖论,同时不感到紧张不适。
. f* o1 T( z: d$ F, X5 j) I& N: \ 他们不会通过操控自己的认知、价值观、情感等,去解决紧张和不适,而会允许矛盾的多种认知、价值观、情感同时存在,接受并且维持它们。同时这些矛盾的存在不会让他们感到分裂,他们仍然感觉到自己是“整体的”。 简单来说,就是能够尊重“不一致”。 是的,“尊重”就好。 比三观一致更重要的,是你尊重我,我尊重你。 互相不争对错,不强迫对方改变。 允许别人跟我们不一样,也允许自己跟别人不一样。 尊重是相互的,而不是单方面的。 如连岳所说:允许他人的道德观、生活方式和自己不同,将消除世上90%以上的烦恼。 当我们用尊重的心态去面对彼此的“不一致”,你会活得舒服很多。* b" B0 }/ E3 Q% d1 \9 I; l
3 t6 i6 v: z! Q" @; N, a' O3 ?! r
! h- s0 f6 D6 G# I, E/ y9 i
父母与孩子不争三观对错,家庭更加和睦2 w% z7 \% G; ^; h$ P0 o' {

# S8 o9 V! M0 F; s4 ?

' l- t/ l8 H3 k8 u- h4 H9 X7 D. b
! I4 I6 v1 M% \! D' W7 p父母和孩子的争吵,大多源于三观不合,有代沟。 我深有体会。 工作上,刚毕业的时候,父母一直劝我考教师和公务员,找份安稳工作。我不愿意,于是每次回家都被教育不懂事,没远见,一个女孩子非要去做钱少事多离家远的工作。 婚姻问题上,上学时千叮万嘱不许谈恋爱,一毕业就催婚。每次回家都苦口婆心地劝,女孩子一定要在30岁前结婚生娃的,要不别人会说你闲话,父母也没脸见人…… 我会和父母争:“为什么要管别人说什么?过好自己的日子不就行了吗?女孩子不结婚就没价值吗?现在时代不一样了,我们这代人……” 我妈气地跳脚:“你看看哪个人不结婚的?一把年纪不结婚的都被人笑死了。还以为你读了大学会长见识,没想到学了这么多歪门理论回来气死我……” 刚开始,我总是这样和他们针锋相对,谁都说服不了谁,最后不欢而散。而且一点用都没有,下次回家还是继续被教育。 后来我不争了。他们说,我就听着,时不时附和几句。 因为我自己都常说,“时代不同了”,为何要说服他们接受我这代人的思想呢? 走“迂回路线”,慢慢渗透影响才是王道嘛。 然后努力工作,让他们看到我可以靠自己过自己喜欢的生活,也和他们分享年轻人的生活。 现在,父母依然会唠叨,但我基本不会再争对错,父母还变得和我越来越多话聊,回家的日子也轻松多了。1 `0 m5 `5 O' I% G* Q
 : t" O% c) @2 C0 x1 R  O; o
伴侣不争三观对错,关系更加有爱
9 M. Y5 T# |: P+ c! y% [& t7 z
8 a" t% c% R* R; {0 u9 a8 E. A

8 Q0 [2 q" R- ?  |( G3 X( _" X- t; r) p$ S' M+ l
在破碎的爱情和婚姻里,“三观不合”是被诟病最多的罪名。 正如《错不在我》书中写的:6 w4 s  r8 }9 {
绝大多数夫妻离婚,都是长期的累积所致,这样的夫妻都以滚雪球的方式责备对方并为自己辩护。夫妻双方总是盯着对方的差错,对自己的优点、态度和行为方式则极力辩护。这样做恰恰会导致另一方固执己见,甚至寸步不让。 但有些三观不合的婚姻,却过着令人向往的生活。 想起我非常喜欢的一对老夫妇,修一爷爷和英子奶奶。 三观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结婚65年,却从未吵架。+ H# B1 P8 F: P6 M, U* L
; z. X1 x$ |1 k7 H( @6 d# B4 {+ Y
他们尊重彼此的生活习惯。) b: X: F& z. X# N
 修一最爱吃土豆,而英子最讨厌吃土豆,却变着花样做各种有土豆的菜给他吃。 修一爱吃传统日式早餐,英子爱吃西式早餐。 他们不会责怪对方“矫情”。英子每天都做两种早餐,各自都吃到自己喜欢的早餐。) ]5 u$ ?0 b! l, z& i' g
英子每天都准备两份不一样的早餐 他们尊重彼此的生活观念。 英子从年轻时,就特别喜欢收藏各式餐具,看到喜欢的总是忍不住买买买。 修一总是说:买吧。 英子感叹道:“修一从来没有干涉过我的自由,现在回想起来,我想做什么,想买什么,他都由着我。这,很难得。” 修一有些“浪漫主义”。刚结婚时,两人很穷。但收入不高的修一突然说想买一艘帆船去航海。 英子也不会说他白日做梦,而是尊重他的梦想,悄悄典当了自己所有的和服,筹钱买船。 修一在面对重大决策时,时常征求英子的意见:“这么做你觉得可以吗?” 就算有些理念遭到所有同事反对,而英子总会告诉他:“这是好事,你去做吧。”
) l+ p' A/ j0 Y/ o& Y
- O: ^* l! r' ?争对错很容易,但爱更重要。9 o$ z5 }, J9 S: `$ o
 我们尊重彼此,才能更好地爱你。
) G5 T  P, |: @朋友不争三观对错,世界更加丰富
5 v; K) b5 V4 r- D) F1 A4 N1 L: }
0 r. j8 ~- g! V7 e
4 e& F8 @* ~7 u) U$ E+ X5 y
朋友相处也是如此(杠精、柠檬精除外)。 我上大学时认识了一位好友,和我简直就是两个世界的人,我们经常因为“三观不同”而争论。她比较好胜,常常有种“凡事要争赢我”的感觉。 但我们直到现在都是好朋友。 某次聊起我们为什么能做这么久的朋友,她说的一番话让我很感动。" b5 v# z- }3 D! n! O# G* y
“我从高中起就是‘坏学生’,喜欢逃课;而你一看就是‘乖孩子’。
7 A8 {6 k- E* F. K( [$ \听到我说青春一定要学会逃课时,你从来没有用那种异样的眼光看我,甚至在遇到不喜欢的课时也陪我逃课。
! y8 m: _4 _9 f( d我在很多人眼里有些三观不正,但你每次都会认真听我的歪理邪说。) M; G4 f$ ], i2 ?
我每次因为一些问题和你争论得面红耳赤,就算知道自己理亏也非要赢你时,你总会适时沉默,从不批判我无理取闹,给我台阶下。”
6 T% d4 f/ P( F9 @; I' t8 ~* w. G' }( t% t然后和我唱起了她最喜欢的一首歌《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如果不是你,我不会确定,朋友比情人更懂得倾听……” 关系是双方的,其实她对我也是如此,允许彼此有和自己不一样的价值观。 我的想法有时很“传统”,她从不会说我死板,遇事不会变通。 因为她,我第一次逃课去图书馆看喜欢的小说,第一次在深夜躺在足球场上喝啤酒,第一次对喜欢的男生告白…… 因为她和我的“不一致”,我的大学生涯才不至于那么无趣,多了五彩斑斓的诗篇。 / C; z2 L! }, j0 O5 D& g0 C
邱晨在一期节目中谈到,有段时间她非常烦朋友圈,因为看很多人的朋友圈不顺眼。 后来她意识到,别人和自己不一样,并没有错。 “我们看朋友圈,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看千百个人都过着跟我们一样的生活吗? 不是的。 我们恰恰就是想从这个世界的丰富性中,看到我们人生的可能性。 如果我们喜欢的东西都一样,讨厌的东西都一样,擅长的东西都一样,那这个世界还有什么乐趣?” 深以为然。 我们这一生,正是因为有如此多“三观不一致”的关系,才有了如今丰盈的生命体验,看到更多的风景,更多的故事,更广阔的世界。 给文章点个在看吧,容纳彼此的“不一致”,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才是真实的、最有吸引力的关系。 作者:壹心理创作者:笛子,本文转自公号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人生的重要命题在这里找到答案。# q) J) p" ^7 f4 X- B  G* m, u' ?* e

) b  J# B9 d# I  y5 O
7 Q( m; }) p' X& L
8 n& |6 \5 s" g" s) t

9 N0 j9 @+ J* m- `+ e" P《槽值》招聘新媒体内容运营坐班实习生工作地点北京,三餐免费、提供班车。长期招聘线上约稿作者,单篇稿费300-1500元。点击招聘即可查看。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节日优享全场70
# y/ o! g8 ^1 T6 r, _

7 V3 B9 {5 w3 W2 w% c/ [+ `; I# p8 q: x
来源:http://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570179603&ver=1891&signature=VozyWgSGIWDG0MW8Jnvo4c81ZqsyiwCQYb7UVpUApe6r4pQTygQvpdj00ZLuUIlVeArn7kEmmFLtHwJDuJCPvn0TAuaHul2qvvfqzHuJG**-RwG6X0gFzTv82Uv4LEbl&new=1
+ d, B5 @& }. @' A& i1 j* c; P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帖子地址: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8 13:02 , Processed in 0.05027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