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0日,雪球中概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泰合资本管理合伙人胡文钦作为本次峰会的重要演讲嘉宾,发表了《探索零售变迁新机遇》主题演讲。
: a; `' O) ^6 o* ~4 w% s# w' D3 u; R; L% w- @
会中,胡文钦分享了泰合对新零售行业过去和未来的思考,他认为,新零售本质是一场社会零售业态的演进。同时,对新零售如何实现线上对线下全方位的升级改造、新零售是否是公司业绩增长上的新抓手以及2019年新零售的行业机遇在哪里等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解答。/ Q+ @! r) N" K8 k; @' {' H; ~! u
以下为演讲精编。
4 e9 B7 ^- s* H) E$ n( P# @口 述:胡文钦5 I5 J2 J5 s( ] Q6 r0 u4 P7 P4 b5 \
4 g+ S4 {6 s+ m- t编 辑:夏昆
' h2 Z5 A+ w: h- I0 k来 源:2019雪球中概峰会
+ s, f1 o$ i9 g 6 d. {$ r( t% k+ X* X5 J4 p
今天和大家做的主题分享是《新零售变迁的机遇》。新零售从提出至今大概也有3年的时间了,这三年中无论是一级市场的创业者还是二级市场的公司,也都在反复思考如何融入新零售,而对新零售的概念,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解读。
/ m9 @: R. D8 P) `( p8 n* l下面我就从一级市场的经历和见闻出发,和大家解读一下我们对零售的感想。5 p9 }6 `+ g4 R( O& R9 L# X
c9 x( S G# O# @" {新零售之战:
; u0 {/ x- S7 O. i线上进攻线下,存量市场角逐
. o" ^7 X u ]* @我认为,新零售本质是一场社会零售业态的演进。在社会零售总量缓慢增长的趋势下,线上线下未来的竞争其实是一个存量之争,会越来越惨烈。* a7 B5 @; c& ^7 ?
首先看美国,这个市场更加成熟的国家见证了零售业态惨烈的演进和快速迭代。, C1 B$ l+ {, u+ K5 a) z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零售业态榜单中有一共有10家排名靠前的零售公司,而大家比较熟悉的西尔斯就是其中最大的一家,但到2018年再看这个榜单时,除了一家叫Kroger超市还在,其余的9家均已不在榜上,而那个1886年成立并称霸美国零售业百年的西尔斯,也在去年10月宣告破产了。, p/ D. }7 k$ F. _
所以,这也充分的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零售业态确实是在快速迭代,当年的百货、连锁、量贩店,现在已经被折扣店、会员店、电商等新业态所取代了。零售史的本质也就是业态的演进史,而业态的演进和人的成长又是相似的,都有生命周期,都有辉煌和死亡。9 G8 F- K9 B& q4 h8 i: l/ f9 S
再来看中国,很多人问新零售在中国的缘起是什么?我认为新零售的本质是9万亿线上零售对38万亿社会零售的进攻。. N7 [, A0 q' c, J6 d6 a% E

! X# T! x# O6 y. S& w" y注:限额以上零售单位:年收入在500万人民币以上的零售渠道,如超市卖场等规模性渠道。% k, \, u0 l; B) E2 L3 G3 Y: r
大家可以看到这张图,大圈上是中国2018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零就是所有中国居民一年在实物商品和餐饮领域的消费额,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8年社零是38万亿。4 Y0 U. g3 q) _; y4 T
黄色的部分是2018年网上零售的销售额,包括实物商品(7万亿)也包括非实物商品(2万亿)的线上零售,浅色圈的14.5万亿是2018年限额以上的零售单位的销售额。% G6 x$ x: e5 c) z/ n$ T
所以大家可以从这张图中看到,线上的零售额占了整体的近1/4,但这里有两个背景需要和大家分享:( D/ I1 k, }, k$ G7 A q* t' x9 x
第一,中国的纯电商增长正在逐步接近天花板,线上的零售企业有非常大的动力对线下进行蚕食和进攻。7 L" a: t+ F' v0 D7 R( ?5 \' E; n) w
中国的电商发展了十几年,从增速100%到50%再到最近的25%,我们认为中国的纯电商其实慢慢碰到了天花板,因为在中国社零这38万亿里,存在着一个品类结构的问题。; J& b; a3 C7 q) U r$ u2 T
大家要知道有几个品类是不太容易在线上进行纯互联网销售的,比如4万亿的餐饮、4万亿的新车、2万亿的石油产品以及1万多亿的建材装修和金银珠宝等,这些加在一起大概有十几万亿的规模,所以如果把这些不能线上化的品类刨掉,中国线上零售在整个社零领域渗透率其实已经超过了1/3。 W* D4 h) _7 ~8 i0 o% }
大家再考虑,如果把一些体验性、即时性的消费场景,比如生鲜、农村场景等线上业态不太容易竞争的场景刨掉,中国的电商渗透率到了多少?我们认为是在50%以上。2 X/ j K3 g- R7 {! e t
如此看来,中国纯电商的渗透率已经非常高了,这也就是为什么阿里、京东在财报里对GMV(成交总额)的披露越来越少,因为已经能够看到天花板了,纯电商的后续发展速度会明显放缓。# ]7 g% p6 D7 t5 [) o2 D! i4 s+ W. s5 e
第二,线下的零售巨头会出现整合。
5 @7 k! _* q9 r- ?" n; Z为什么是线上整合线下,而不是线下反戈一击呢?因为在几个大的核心业态中,超市、百货、专卖店的增速都非常低,去年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才达到2.1%,很多线下机构实际上是没有增长或者是在负增长,情况不容乐观。) }; ?8 |: X% J( X3 ~) e
按照目前的增速对比,预计两年后将迎来线上对线下限额以上零售单位的拐点,即线上将反超线下实体渠道的规模。
' Q4 i" y$ j- A* ~4 v而从历史的商业演进来看,业态之间的整合也一定是以大业态整合小业态、增速快的业态整合增速慢的业态。所以,新零售将是线上对线下的进攻,且进攻将发生在过去纯电商触及不到的地方,比如体验性、即时性的消费场景等。, A. f# ]) T4 }7 G0 {
另外,由于零售本质是一个存量之争,所以在大盘放缓到9%增速的情况下,未来的存量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越来越惨烈。
7 A& w& |/ s! B3 k ; L; U2 ]& U% I9 j/ }6 s4 y
1 {" }/ ^$ L5 @) X" u新零售的中心:3 J, R8 x; G% ^' u# x' r
) ]; X) K5 r; C. p1 e. k! E; q人的诉求,便宜+便利
2 V9 a/ O1 G7 ]4 Y6 K1 J" v# Z1 s接下来,我们想再看零售的核心是什么?
2 m: w9 Q- D( K7 p; \! u关于零售的核心或者说出发点是什么?生意的本质或者说大家的使命感,都是为了服务顾客,所以零售的核心其实就是 “以人为中心”。用户的需求一直在进化,因为要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业态也就不断在演进。7 e, V) a) x$ o3 ^/ U! H% T! d
正如铃木敏文所说的一样,“不是为顾客着想,而是要站在顾客的立场上思考。”2 C. R3 A- I4 s
那么,顾客的需求是什么呢?有人总结为“多快好省”四个字,可以说完全没有错误,但我们认为零售业态有两大切入点,一是更低的成本,二是更好的体验,即一是便宜,二是便利。如果我们只讲零售的渠道,便宜和便利就是所有渠道必须要具备的两个特征。
6 i5 K8 I( H3 u9 ~% P; h: U1.便宜:渠道业态的第一性原理
7 K0 w9 N k U5 ~第一、便宜,每一次零售业态变革,颠覆者都以破坏性、非常有竞争力的价格杀入市场。" M4 C& O+ p0 c" Z5 e8 ]4 i
沃尔玛现在将近三千亿的市值,毛利是25%,而1962年沃尔玛刚出现的时候,当时美国的城镇零售普遍毛利就已经在40-50%了,这就意味着沃尔玛对当时的零售业态打了一个对折,这是他的竞争力,所以沃尔玛一开始就主打低价零售,天天平价,他的切入点就是便宜。7 d- H" N- w7 Y9 e' T8 J
Costco这家公司也非常伟大,它的毛利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维持在11-12%,去年的年报显示,它的毛利是在13%,所以他的毛利在沃尔玛的基础上又打了一个对折,追求着一种更极致的便宜。
" O2 i9 e8 U) D0 ^* o另外,考虑到人员成本,房租成本等等,可以说Costco在卖货这件事情上是完全的平进平出,没有赚钱,这是非常夸张的打法,因为它的利润来自于会员费的收入。
3 {: Y, O0 L. D- t4 \2 q永辉也是过去十几、二十年来发展非常快的中国本土商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它的毛利也都是在15-17%之间,永辉也是以生鲜百货低价切入。
: H: Z' R5 F- b5 F2 z所以,线下很多的渠道变化引进,都是以非常有破坏力的价格杀入的。而从线上渠道来看,国内互联网历史上的三波电商渠道变革也是同样的逻辑。
: j# Z- k6 L, U, I! q* t# e9 m淘宝上基本可以买到任何品类的最低价,还有京东,当然也有人说京东不便宜,但我在这里要澄清一点,客单和毛利是两回事,客单低肯定是便宜,但毛利更意味着企业在定价里的策略。
" |: H9 a8 A9 Q京东的核心品类是3C和家电,如果大家看京东的年报,自营业务一直处于个位数的毛利水平,虽然最近这几个季报涨到了8-10%,但也是毛利极低的零售业态。拼多多更是把低价拉到前所未有的水平,通过订单密度,类Costco的模型,做到了极致低价。" h8 h% [9 J% i! p: Y
总结来看,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在保证产品品质、以及基本的用户体验基础之上,要做大,必须便宜,因为便宜才可能有规模,而规模是渠道的核心竞争力。1 w( `% b/ R% K: }, w r
2.便利:生鲜电商的切入点
* J( Y6 ]0 h* E第二,便利。在便宜的基础上,以提升便利性切入。我们一直在讲,生鲜赛道是新零售的主战场,如果把所有的生鲜模式放在一个坐标系中来看,那它的纵轴就是便利,横轴就是便宜。
( b0 @! h6 y6 Q# Q" F6 l4 B8 K; i其实所有的业态,本质上都是在便宜和便利里中取得了一个权衡,而生鲜这个业态的特殊性就在于,不同的城市,不同的人,不同的品类,不同的场景下,大家都有不同的选择。, W Y7 W( T. ^7 E( M- x
比如有人希望买货到家,也有人想在周末去商场里逛一逛,但所有生鲜业态的商业模式,都是在便宜的基础上,来满足相应一波用户群便利的属性,所以在便宜和体验的维度上,生鲜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赛道,因为它是建立在“最低的时间成本、最便利的交付过程、最好的服务体验”基础上的便宜。, ?8 J9 m4 P6 I% q

9 W7 {, N# I. d; u7 W8 a) u- K对生鲜新零售,我们有三个判断:
5 s! s g4 J! V+ R! T2 k1.不会只是一个解决方案,而是百花齐放
+ ~1 x/ N- z3 [: r$ a* u2 |在用户的决策中,时间=金钱,只是不同的人、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场景下换算关系不同。基于这个原因,所有业态包括前置仓、社区拼团、超市、卖场都会有自己存在的空间。
2 z2 t: k% ^* g5 D" I: V. i1 r2.短期内全国不会一家独大,而是诸侯割据
* G" u, w3 C) D B. q原因在于生鲜有非常重的线下场景,非常重的线下交付需求,全国性的公司在两到三年内是非常难出现的,短中期一定会是诸侯割据的状态。
% P' {' M- R* h7 z' O2 f3.长期持续的增长与规模极其重要,出现主流之争
+ X; e2 i& r' |- e/ F4 `. f我们认为生鲜在未来的发展中,一定是有一到两个主流业态,它们具有这个能力去整合相邻的业态,所以长期来看,在生鲜这个赛道中,未来最重要的是主流与支流之争。" T) Z( ^: |4 e: b3 `) a& k
以生鲜为代表,所有新零售的未来都是以“融合”和“混战”作为直观的体现,所以,从未来的结果来看,会爆发两场战争:- _, n7 B( t' z( O
第一场战争,规模之争,就是钱包份额之争。# N. [3 I7 S( }4 m, ]: `
企业要切到更多的城市、更多的用户、更多的场景、更高的频次,本质上是在消费者的钱包里拿到更多的支出。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一年不到三万元,14亿人口对应38万亿的社零,这是每一个中国人把房子、教育这些必要支出刨掉之后的实物消费。所以在这个层面中,零售在本质上就是你能切到大家钱包里面多少的份额。. ~ {& O' g% J5 t; j& f+ C
第二场战争,产业深度之争,就是利润之争。3 ~8 E+ S# v9 f2 j0 a
有一个通俗的讲法是“吃甘蔗理论”,就是说一百块的销售当中,跟你有实际关系的是多少?这其中既包括对供应链的控制,也包括对物流履约的控制,还包括自有品牌的控制。
% Z7 t) c D+ c; k t3 _' h) c6 O零售巨头自有商品的比例都非常高,Costco的自有商品贡献了将近27%的销售额,7-11自有商品贡献了将近26%的销售额,自有产品的比例,其实就体现了你对纵向产业的控制。4 Z! }4 _2 b3 |- q# X) z5 v; A$ c
所以我们认为,整个零售最终其实是主流和支流之争,既是横向市场份额之争,也是纵向产业链价值之争,最终是横乘纵权重的乘积。
7 U1 g& k- `) a3 k新零售内生动力:技术进步带来的社会进步1 y% z0 l" G; z
到这里我们再次回答,新零售到底和旧零售有什么区别?——新零售本质上是对线下传统零售的全方位的互联网升级和改造。1 m( n6 C1 O A' L( ~
$ `4 J, S7 k7 O! h# o' T# X) ^ _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 o8 m* i4 i' S- h8 b1.从基于门店颗粒度的运营,到基于用户颗粒度的运营。比如瑞幸咖啡、星巴克外送,又比如做前置仓即时配送的朴朴,都是把侧重方向从店面管理迁移到了用户运营。- P Z- ~( S5 a1 w
2.从基于地理限制的线性增长,到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的复合型增长。比如盒马生鲜,可以到店购买,也可以三公里内全天候配送到家,扩大了传统门店的服务半径。 d- I! w/ i& m. n- q
3.从基于卖家思维的单向卖货,到基于数据思维的双向交互。比如瓜子二手车,通过大数据来给车辆定价,提升周转效率,这些都是改变了过去零售单向的流通方式。# G- r1 t4 H( s% G
因此我们认为,新零售是在保留传统零售在体验、时效、服务等优势的基础上,进行的互联网化改造。6 |2 `5 S; J0 n2 G) w
我们再拉长一下,以更纵深的历史视角,来看零售业的演进。
* n% M: ]( q4 M( W7 J8 W% Z4 o最近我看了一个纪录片,讲的是民国时期北京的街头生活,当时有很多的小商小贩挑着扁担,敲着梆子去叫卖,那就是最早的“行商”,这在本质上也是送货上门,跟今天的新零售很像。门店、杂货店也是非常明显的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去开场子。3 ~& s* y1 G3 e4 H7 K1 z
再看百货/邮寄业态,西尔斯就是伴随着美国铁路的建设而做铁路邮购发展起来的。铁路沿线的居民通过商品目录下单,公司通过铁路网络将快递发到居民家里,它首创了“不满意就退货”的理念,之后转型为百货。+ }% q3 ~! s( I1 a) H6 j- E
接着,五六十年代美国陆续出现了以沃尔玛为代表的大卖场,沃尔玛最初其实是折扣店,后来慢慢变成了大卖场,那大卖场的核心是什么?它的技术背景又是什么?
: c$ ?1 j( [, |) D& y) E) t# F二战后,美国的汽车工业开始高速发展起来,小汽车进入到了平常百姓家庭,再加上遍及美国的高速公路,使得大家可以开车到郊区一站式地采买所有的东西,从而有了这样的购物体验,所以基于美国社会技术的发展,沃尔玛才有了这样一个领先的位置。- ]/ X' a% R5 i# G
大家可能不知道,沃尔玛在1983年的时候就已经实现了扫描和对商品编码、信息的录入,而且早在1985年的时候,沃尔玛就采购了卫星服务,通过卫星管理他们的物流数据的时效性等,所以沃尔玛今天还能保持全球零售领域的第一名,也与它在技术上持续不断的投入有关。
( u* _& B& N2 U# `1 e8 L而电商、互联网,早年被称之为“信息高速公路”,实质跟线下的高速公路是一样的逻辑,互联网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到全国的商品,同时快递网络的发展也解决了物流问题。
6 ^/ S7 d+ F' t# m! O6 M' i3 n新零售也是同样的逻辑,就是移动互联网与支付、社交的技术解决方案叠加,带来了更融合的场景,同时快递+快送+到店等融合的履约场景保证了随时随地下单的便利体验。, e& g! |' R: A! E* H, b
如果我们讲消费者、用户的需求是商业演进的外部驱动力,那内部内生的动力就是每个企业在技术上的增长和采用,这其中有什么共性?# F5 t" J$ P7 G7 w
第一,在历史沿革当中,所有的零售渠道都是关于供需和匹配的。: X3 R) @/ C$ V; g/ {$ y
经济活动的本质是创造价值来满足用户的需求,所以核心的关系其实就是供需关系,而供需关系的本质其实就是匹配关系,中国所有的互联网公司本质上都是一种匹配,不管是推荐、搜索、分发等等,都是一种匹配的方式。
2 M2 m5 d; h* ^第二,所有的零售本质都是在与更多的消费者建立更近的距离。2 H; u4 \9 g' i% ~- }* b+ [
挑一个扁担沿街串巷的叫卖是这种方式,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也是同样的方式,把沃尔玛修在高速公路旁边也是同样的逻辑,所以本质是与更多的消费者建立更近的距离,都是Traffic,Traffic这个词在线下叫车流量、人流量,在线上就叫流量,这一点是从来没有变化过的。
0 x. |% w) w2 J3 J/ N( @我们认为,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变革带来了业态匹配效率的提升,这是零售业态演进的内生性动力。6 {2 Q7 l" L6 h9 C% p
讲了这么多零售业态,我们也希望把它们放在同一套框架里分析,来判断新零售未来的机会。
+ S% H- q z6 Q# ] % Z9 M/ d( J& `4 @; z/ \
在这张图中,横轴表示场景、纵轴表示功能化和社会化。
" B. X8 K+ g1 N3 r什么是功能化?功能化意味着极致的效率,短平快,甚至简单粗暴地实现履约。什么是社会化?社会是基于对人性的理解、对有温度的场景的还原。其实非常多的消费都来自于人的内心和人的社交关系,所以我们认为可以用这样两个坐标轴来区分消费者。那这里面机会在哪儿呢?
: b m @5 s" x$ @我们有两点发现:
6 s5 @8 U% z& a6 z- w: m第一个是横纵轴的交点,横跨线上线下场景的融合机会,比如生鲜、日百这样的场合,比如盒马、朴朴、叮咚鲜食等等都是沿着这个角度在创业。
h' Z4 V6 n; x6 S8 J第二个是挖掘社交场景下的消费需求,基于人、基于温度这样的创业。比如拼多多最早期就是基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产生的购物行为,比如云集,是典型的线下导购的线上映射。其实在这个坐标轴中,我们在上下两部分的各个模式中都能找到自己的映射。
' e% ^) y0 r1 s: k' Q+ O9 F& v云集和社区拼团是一样的模式在不同场景中的体现,淘宝和拼多多是很类似的体现,社区拼团和沃尔玛也是非常类似的体现,因为大家做的是线下场景同样的品类,只不过在模式上、在人的温度上和效率上有所区别而已。& _: u/ j+ Y! [
我们认为零售渠道一直是在迭代的,渠道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变化,迭代的核心原因是用户的需求和技术的进步,所有的新零售业都会变成旧零售。7 @" i& J" H1 F: o
变化带来不确定性,一旦宏观的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快于一个微观企业的发展,企业就会灭亡,西尔斯就是典型。如果微观的企业可以超过宏观的发展,那它就可以立于潮头。
: d, ^; D- U \; t) N$ U. f同时变化也带来了机遇,原有巨头的壁垒变得脆弱,今天大家也很难想象在国内一线城市郊外修巨大的超市,所有人开车去买东西。破坏性创新总是发生在巨头不屑、且无力投入的小市场。 o' v/ l& I. @# Z0 f
从今天看向未来,五年、十年后中国的渠道会更迭,有的公司可能会消亡。希望大家都根据自己的经验建立一套关于对零售分析的模型,无论在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中都能够投资到属于自己的黑马。0 ?& _, a) `. p9 S8 W, z
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 n5 Z( l2 @7 D
/ ?% S" u9 u" u$ t- Y由领先的投资交流交易平台雪球主办的2019雪球中概峰会于3月30日正式举办。本次大会以“新势力,新机遇”为主题,聚焦视频直播、人工智能、新零售和教育等热门行业的现状与发展,邀请近三十位明星中概公司高管、顶级投资人、雪球人气意见领袖畅谈中概投资热点与趋势,共同探知中概领域新风向。9 u8 i% j6 t1 @- z* ?" X; [
雪球联合创始人、CEO李楠表示,雪球提供的社区、行情和交易服务,将内容、用户和产品连接到一起,让用户能够在雪球上获得想要的信息,获得优质的交易服务。
. d9 R9 Q C! n$ d雪球创始人、董事长方三文表示2018年新上市的中概公司大量涌现,中概扩容出现好公司的概率也会提升。在此趋势下,雪球希望通过本次峰会及雪球奖的评选,聚焦中概领域风向。# p1 V' X) E8 Z" w
# v3 Z3 V$ m0 y: Y! {, q- _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ckoHAZ9 y! W g+ L( V0 p; T! G* ?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