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较真要点:0 m: t* E/ i6 I& o* m% W5 T, a
1.不同奥密克戎亚株在免疫逃逸上的差异不代表它们的传播能力有巨大差异,它们的基本特征是相似的, 无法界定哪个一定更“高级”。此外,我们分析各个突变株在国外表现出来的优势,不能忽略对应的免疫背景,所以不能简单推论中国疫情发展趋势会和欧美某些国家一样;
9 h, F5 k4 {' `+ @' w0 V 2.出现一个新的奥密克戎突变株未必会带来更严重的疫情,人群免疫水平提高会限制后续亚株的影响力。奥密克戎感染对其它奥密克戎亚株二次感染的防护作用目前看来仍然很显著,不必总是担心XBB或另一个突变株会引起又一波严重疫情。新突变株会带来风险,但不必过度夸大。
& ^0 j; w0 Q% e+ }" W: } 查证者:Y博丨遗传学博士,科普作者,新药研发从业者4 @" h# R" H. h2 u8 e2 z7 ~
国内新冠疫情迎来新一轮的暴发,同时检测出了多个不同的奥密克戎亚株。最近,网上也开始有各种对于奥密克戎亚株的极端评价,例如称BA.5属于“三阶”,BQ.1属于“六阶”,XBB属于“七阶”,即便刚从奥密克戎感染中康复,也立刻要面对被高阶亚株二次感染的风险等等。
) |+ _3 k' g6 X* B 网传截图
( ]4 y8 l L" Q! g1 ]3 I 这种说法正确吗?不同的奥密克戎亚株到底意味着什么?如果病毒不断地变异,防疫是否永无希望呢?4 w% T$ m+ B. \0 Q! y
一、不同奥密克戎亚株存在相似性,无法界定哪个一定更“高级”,国外的疫情趋势也不能照搬到中国
& x2 _) H5 V5 j7 _! d. k) G/ U 奥密克戎分支异常多,可这些不同分支均属于奥密克戎病毒株,一些基本特征并没有改变,比如它们都是潜伏期短,传播能力强,免疫逃逸强。如网传图片所述的将不同亚株分阶,然后称“被低阶版本感染过后又会被高阶版本感染”,是有失偏颇的。
& o6 Q' ~$ j2 q8 H A& ^ 从多个在不同国家展现出传播优势的病毒株来看,它们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例如BQ.1和BQ1.1演化自BA.5,而XBB是BA.2.10.1与BA.2.75的重组后裔,二者来自完全不同的演化支系,却在刺突蛋白多个相同的氨基酸位点均有突变,一些具体突变上也一致。9 u9 ?# R- N+ a1 s; L0 I! c+ i5 x
当下奥密克戎突变、进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刺突蛋白上继续突变,从而突破过往感染或疫苗接种形成的免疫屏障,特别是体液免疫(抗体介导的免疫保护),最终以更容易引发二次感染或突破性感染的方式在各突变株的竞争中获得优势。
, l+ w$ J' z, v( d% V 我们分析各个突变株在国外表现出来的优势,不能忽略对应的免疫背景。
, d1 h1 B; Z. h( H6 B t BQ.1与XBB等奥密克戎亚株在一些地区展现出传播优势,是因为它们对当地之前传播的主流突变株有一定免疫逃逸。例如BA.5在夏秋是美国、新加坡的主流突变株,当地很多人对BA.5已经有免疫力,BQ.1与XBB对BA.5有免疫逃逸,意味着更有希望突破感染曾经被BA.5感染的人。同时在这些地方如今距离BA.5感染高峰也过去有几个月了,BA.5感染带来的免疫保护也在下降,再加上新突变株的免疫逃逸特征,就造成了BQ.1或XBB的传播优势。
8 _5 ~+ @- E: Q6 K, e+ s 综合这些,网传的“高阶病毒株”如BQ.1、XBB,展现的优势是在特定免疫背景之下发生的。而中国如今刚进入疫情高峰,同时遇到多个奥密克戎亚株,免疫背景完全不同,不能简单推论中国疫情发展趋势会和欧美某些国家一样,立刻会发生不同奥密克戎亚株的互相取代,或以二次感染为主的疫情反复。相反,广州流行BA.5.2的同时北京流行BF.7,恰好反映了不同代的奥密克戎亚株均有较强的传播力,在中国的影响是类似的,并非哪个更“高级”。0 V g( q& d$ x: Z7 d1 l
二、免疫背景提升会限制病毒传播,不必总担心某个新突变株会引起又一波严重疫情
$ n6 v' v/ u: T% f- p 称“XBB等免疫逃逸更强的突变株会让国人迅速面对二次感染风险”的自媒体文章忽略了极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些免疫逃逸更强的突变株不是完全的免疫逃逸。过往感染会成为人群免疫背景的一部分,进而影响后续病毒的传播。# D% u7 |$ e' ^8 f( X5 C
奥密克戎亚株间虽然有不同的免疫逃逸特征,如今的病毒进化也以强化免疫逃逸为方向,可奥密克戎感染对其它奥密克戎亚株二次感染的防护作用目前看来仍然很显著。例如在葡萄牙,BA.5虽然对BA.1或BA.2具有免疫逃逸,但引起的感染高峰明显低于BA.1时期。而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在间隔约90天的两次奥密克戎疫情中,BA.1或BA.2过往感染对BA.5的防感染有效性高达75.3%: 6 S, a1 S8 A9 j% L3 ?
图.:过往感染对葡萄牙的BA.5疫情仍起了限制作用
! W7 }0 E% a, v ^ 甚至被称为“最高阶”的XBB突变株,如果看新加坡几轮奥密克戎疫情的走势:, g+ l& f4 N& a X9 n: d0 r
图:新加坡三次奥密克戎疫情峰值逐渐减弱 : {# { Q6 q0 _$ z0 Z
2022年,新加坡先后经历了BA.1,BA.5以及XBB三次奥密克戎感染浪潮,尽管这些突变株的免疫逃逸越来越强,感染的峰值却越来越低。可见出现一个新的奥密克戎突变株未必会带来比以往突变株更严重的疫情,很大程度上这将取决于当地人群的免疫基础。) X- U8 h; O P& [. G2 R% t( F
从个体上来看,即便是在短期内面临免疫逃逸特征不同的病毒株,过往感染仍有降低二次感染风险的作用。因此,个人在短期内发生二次感染的风险是比较小的。而从宏观上看,经历感染高峰后,中国的免疫基础也会和以往不同,不必总是担心XBB或另一个突变株会引起又一波严重疫情。2 Y( ?& X+ J& T* `, d" j
三、需要监视病毒演变,但不应恐慌
+ s" f1 W7 A- h# z7 k7 P 当然,我们仍要做好对新冠病毒的监测工作,比如是否有新的突变株出现,以及地区内流行的病毒株是什么。因为疫情仍然受新突变株出现的影响,而毒株演替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在德尔塔主流时,科学界普遍预测下一个主流突变株将从德尔塔慢慢进化出来,可现实却是与德尔塔平行的奥密克戎横空出世。7 d% Y% v/ S9 Y/ s) m
但同时,我们也没必要整天为某一个突变株被检测出来而提心吊胆。特别是当一些自媒体开始炒作某某奥密克戎亚株如何如何时,我们要明白这些亚株获得的新特征往往只是免疫逃逸上一定增强,绝非彻底的免疫逃逸。疫苗接种、过往感染不仅对这些新亚株仍有限制感染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大幅降低重症的风险,让这些亚株对我们健康的实际影响受限。因此我们更没有必要对某一个奥密克戎亚株恐慌,而应考虑及时接种疫苗,完善免疫基础,同时做好个人防护,保护好高危人群。4 y+ A/ q" R4 @/ c! w- k$ w9 f
本文编辑:ambergchen. W, S% a: t# N! U; l1 |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较真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