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 N: m8 n$ Q" c) ^; } C
1、2022年的人口统计数据释放出人口缩减趋势?
0 ]7 g9 K* L/ [/ D" [% [( o; | 2、未来中国的人口下降速度有多快?0 i# [& f1 m: ^
3、任泽平的“砸钱提高生育率”真的有效吗?
' X& l+ K% n! h4 c 4、人口下降将给中国带来哪些深远影响?
6 p0 u" `2 A: g$ |) W3 h 一、2022年的人口统计数据释放出人口缩减趋势?8 u. L+ ? B: r7 a6 s- s" w; ]
Q& V8 |% n* H) Q! B
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出生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比上年净减少85万人(上一年为净增加48万人),人口总数为 14.1175 亿,比2021年减少 85 万。
/ J' ~9 \: i! ?) x 在人口净减少的同时,我们的老龄化比例明显提高,劳动力人口占比明显减少。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在2022年减少到87556万人,减少了666万人,在总人口中占比62.0%,比2021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则增加到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比2021年增加了0.9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劳动力的养老负担增加到31.98%,一年之内增加了5.5%。& C" F) R6 a5 u: f) h# Y& _
; G% _9 m2 z# {4 S8 y& r% v$ R 2016年,是近7年中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的最高峰。其后开始持续下降。2016年的人口出生率为13.47‰,到2022年已经下降到6.77%,出生率跌了一半;2016年新增人口规模909万人,到2022年减少到负85万,这是自1961年以来中国人口的首次净减少。& Q" |, g3 A" r7 Z9 E
二、未来中国的人口下降速度有多快?, P4 z' @! r8 l4 a+ M3 F
2022年自然人口下降,这确实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是一个长期且不可逆转的人口下降过程的开始。我在1月23日《2022年中国人口60年来首次下降,育儿成本提高并非人口下降的原因》一文中已经告诉大家,导致中国人口减少的主要因素,一是实施了四十年的计划生育人为压低了生育率,二是过高的妇女劳动参与率。而计划生育将对中国未来的人口变化,至少将产生50年以上的负面影响。
$ E/ D9 M4 r, { ! I$ a. H( k6 @! t" k2 }
大家看看上图,全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从2017年开始大幅度下降,但22-50岁适婚人口的增长率,实际上在2013年就开始断崖式下降,2012年还增长17.8‰,2013年就下降3.4‰,2014年再下降12.9‰。之后直到2021年,一直在以超过10‰的速度下降。" @( i( i! K' w9 K
适龄结婚人数大幅度减少,必然导致结婚人数减少。而结婚人数减少叠加女性劳动参与率远超世界平均水平,必然会导致出生人数减少。7 u" b1 q/ B( F2 I, x" z
+ o- n" b% q. g/ X. q
国证大数据依据以上原则构建的人口模型预测,到2032年,中国出生人口将减少到886万人,死亡人口将减少105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为负169万人,总人口将减少到13.98亿人,减少0.95%。5 }' m9 P( a" v, l
到2050年,出生人口将减少到675万人,死亡人口将减少101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为负344万人,总人口将减少到13.55亿人,减少4%。
3 n+ n8 e& e3 z4 g 据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中国人口将减少到13.1亿,到本世纪末将减少到7.67亿。+ `0 z% p6 |( F1 e- T/ k
三、任泽平的“砸钱提高生育率”真的有效吗?& i' U- ~0 T9 d1 d/ u8 c
不少人以为,政府能够采取计划生育措施,对降低生育率立竿见影,就一定可以反过来激励生育,促进生育率的逆势提高。这种观点肯定是错误的。/ S/ C' G1 S- K) s8 X
第一、法国的生育率回升并非生育激励措施起作用,起作用的是黑绿移民。& l7 _* H) ~' h+ F; l( C0 _5 E
; f6 a, O' `0 @2 W/ I- {& x+ P1 J6 l
任泽平等人以法国鼓励生育效果明显为例,认为法国通过完善细致的津贴体系、多样化的托幼服务和打造家庭友好型企业氛围等来实现工作和家庭的平衡,使得法国的总和生育率从1.5提升到2018年的1.88。所以他们得出一个结论:只要认识到位,办法总比困难多。+ U- I' V: }. j
任泽平等人的激励生育可以扭转生育率降低趋势的结论,忽略了法国生育率回升中移民、特别是占移民三分之二的黑绿族群的贡献。
. O _* m( O) T5 ~2 s5 J$ i 法国自己发布的统计显示,2020年人口中黑人占比增加到8.43%,其综合总和生育率为4.3。伊斯兰增加到9.56%,其综合总和生育率为3.6。减去他们的生育率,剩余法国人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43,比之前的1.5还低。这说明,如果没有黑绿移民,法国的所有鼓励生育的措施,并未起到增加生育率的明显作用。0 X A1 i( [* S. x
第二、行政强制权对降低生育率有效,对增加生育率无效。
8 z0 P* |% |% f+ T 从逻辑上看,作为我们这样一个政府拥有绝对权力的国家,计划外怀孕的强制堕胎,超生的罚款、开除公职、不准上户口让孩子无法上学,这些暴力措施对降低生育率是立竿见影的。) u f/ O+ P @0 Y
但是,不管你有多大的权力,你无法强制育龄夫妇夫妻生活时不戴套,你无法强制越来越多的不婚一族和迟婚一族按点结婚。我们的劳动力规模从2012年就开始下降,你也无法在总人口都开始下降的今天剥夺不愿生育人群的工作机会。2 b) O0 U- Q* h
所以,基本上我们的强制行政权力对降低生育率有效,特别是超生罚款还增加了行政机构的收入,对他们带有激励作用。而鼓励生育的辅助奖励措施,需要他们掏出真金白银,客观上对行政机构只有负激励,所以行政强制权力对提高生育率并无立竿见影的能力。0 A* U4 R+ n( {9 Z( f D* Z4 i
; m( Y* f2 u* M 第三、2016年以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激励生育的措施,但并未遏制生育率下降的趋势
2 I0 V* M1 c( j6 Y 近几年,我们的政府一直在努力说服公民生育更多孩子,从而遏制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迫在眉睫的人口危机。2016年我们放开了二胎,2021年我们出台了三胎政策。一些省市对生育二胎、三胎的父母给予现金补助。上周,深圳市还宣布为拥有三个孩子的家庭提供3.75万元的经济支持。
2 r( z0 O& t ?6 W5 Q 但事实是,我们的出生人口和生育率已经持续下降了6年。2022年人口总数出现了 60 多年来的首次下降。: I( m% f* M; l# |) A+ J$ _
第四、既然生育率降低并非育儿成本增加所致,那么靠砸钱也很难提高生育率* I; q0 }8 H2 K4 c6 K- B: i4 N
所有的发达国家,包括中等收入国家俄罗斯,都在砸钱鼓励生育,并没有一个国家的本土人群生育率没有继续下降。法国就是例子证明了砸钱也未必能起到明显提高生育率的作用。* m; T* s9 {& u- N
如同经济学家陈小鲁所言,如果不断用短期政策进行干预,今天要让人口少生,明天又要让人口多生,这样左右摇摆急功近利的政策根本就不利于人口稳定健康发展。尤其不要以为钱能解决一切问题。过去限制生育,多生了就拼命罚款;今天希望大家多生育,又大把花钱刺激;这样的政策是缺乏长远眼光的。4 b0 z" J+ S4 ` H- k/ z
四、人口下降将给中国带来哪些深远影响?# x5 n( { v5 D% G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轨迹与亚洲发达经济体相同。结合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特点和日韩人口老龄化的实际情况,新生儿持续减少,人口总数持续下降老龄人口占比持续上升,将产生以下深远的影响:
% q8 X. |0 ], Y$ S9 V 第一、人口衰退将影响(已经影响)劳动力市场和养老金体系。越来越少的工人需要养活越来越多的养老金领取者——增加养老者亲属和社会福利的负担。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62% 的人口现在处于工作年龄,而十年前为70%。4 \* Z6 _$ W; k+ b+ p! f6 L
第二、人口衰减导致购房需求人口持续下降,这将导致我们作为支柱产业和试图继续作为经济主要引擎之一的房地产市场陷入持续性衰退,再也难以恢复到扩张周期。
; W* X, A- n+ `, [* U$ K# z7 o 第三、人口问题将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我们的GDP目前位居世界第二,长期以来一直是最重要的就业和需求来源之一。当人口增长率为正时,GDP总量增长率会高于人均GDP增长率。当人口进入衰减阶段时,GDP总量增长率会长期低于人均GDP增长率。
& {/ M' [- y7 E. l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人口衰减并不一定导致中国经济发展的停滞或者衰减。1年前的2022年1月14日,我在《人口多少与经济发展和国力强弱无关,印钱生娃论可休矣》一文中分析过,经济的发展不再依靠劳动力的规模,而尤为依靠劳动力的素质。人口规模的大小也不能决定国力的强弱,人口的素质高,国家才会强大。因此,人口政策还应该重点关注人力资本培育的问题,而不应只关注生育率。, S$ T2 d- J) j# ~ |8 k
当前随着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互联网等科技的发展,劳动力被替代的趋势越来越强。未来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可能不是劳动力短缺问题,而是就业岗位不足和人力资源供求结构性错位的问题。0 m- J% F( v) O1 u( O- Y
我们千万不要坠入一边花大价钱购买生育率,另一边再花大价钱增加就业岗位还无法制止失业率增加的“唯人口论”陷阱!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