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1000片退烧药砸手里,布洛芬扔垃圾堆……此前曾炒到46倍高价
0 d* D$ v6 ?1 @ 2月2日,“网友囤1000片退烧药全砸手里了”登上热搜。热搜内容显示,某网友发视频分享称:“阳之前买的,阳康之后很久,年二十七八才到货”。
# Y, {: t! W M- ~( T 视频画面里,1000片退烧药较为显眼。
: C* M( d3 T$ }7 X& X8 g6 ^) O8 a - ?* l( Y h) c$ c- }, e, Q/ w
对此,有网友评论表示不理解,为啥要买1000片?
- f* z' V! N2 [7 D5 r5 l 还有人号召让这位网友捐出去。8 y" n% w2 `) D. V* \9 O( K, c) {1 m
同时也有网友评论表示,这不是普通网友,是囤货黄牛。
$ ]7 I, F: Y) R7 w$ s! k6 D
" |1 ?3 @( B1 h; Q; K4 `' T r2 g 评论区还有人称自己所在的小区里还有人囤了5箱连花清瘟。
2 _$ I, U8 c) i1 X5 I! [! Y/ a) A0 [ 除此之外,还有重庆网友发视频表示,发现门口的垃圾堆里很多未拆封的布洛芬和其他药物,保守估计有上百盒。
" g6 O+ B$ [# ^( l: U& c 曾经,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都曾一药难求。 曾有黄牛65元收购的布洛芬悬浊液,高价倒卖至近3000元,价格翻了46倍。
/ g) \' S; V0 k, S2 G 此外,新年第一天,药品“蒙脱石散”空降热搜,在很多人还没搞清状况的时候,相关药物已迅速脱销。
0 z) p* ~% s/ ^. s. O% z 高价囤药不仅可能导致药物浪费,还可能影响到别人的救命药。
5 q( s% f$ X5 j$ c' a% d 今年1月初,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登上“抢购榜单”。 正常价格从500元到600元/支的球蛋白,在黄牛处,单支价格蹿升到了2000元。+ P, w( D) E3 x' o
但事实上,球蛋白主要用于免疫缺陷疾病患者、部分罕见病患者等治疗。专家也表示这不是新冠治疗药物,不能用在不该用的人身上。当时,已经有罕见病患者在社交平台表示,担心需要提前高价囤药。
; E F& Y! T( t6 h( W7 |( M4 M
! I# ^' _( a) Z/ R 《中国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白皮书》显示,我国约有 78.6% 的家庭备有家庭小药箱,但80%以上的家庭没有定期清理药箱的习惯,30~40%的药品超过有效期三年以上。如果家庭过期药品没有被分类集中收集, 可以破坏药品包装盒后,随生活垃圾分散丢弃、分类回收, 相对风险较小。而想要解决过期药品造成的混乱现状,最好的方式还是拒绝跟风囤药,按需理性买药。 \# z/ P$ C+ h4 g, }3 \
面对囤药焦虑,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解释,“是因为买不到药,拿不到药”。经历过一药难求的窘迫,不少人对一些似是而非的信息,选择了“宁可信其有”,毕竟“手中有药,心中不慌”。/ z8 x5 X, s; q% E9 ^
要最大程度消除公众的囤药焦虑,药品保供必须做好预案。“乙类乙管”总体方案中明确要求做好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中药、对症治疗药物等的准备。要打破药品短缺困境,必须提前做好准备,稳定药品价格,不断完善药品保障机制,按照市场需求及时调控药品生产供应。市民在需要药的时候买得到、用得对,才会对药品供应和储备有信心。2 @7 V# |8 r' E/ ?& g6 Q
备药本身无可非议,有备才能无患,但再多的药也经不起囤积居奇。对于市民来说,适当准备药物即可,不需要过度囤药。不妨冷静一些,理智看待疫情发展和用药需求,每个人都不被囤药裹挟,才能人人有药可用。
; _ Z7 W7 c" \1 {# I 来源:北京商报9 }! r3 l" O/ k$ M% r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